第三十九章 身为婶娘,把糕给孩子吃怎么了

作品:《穿成极品恶妇,靠美食养崽逆风翻盘

    左芊芊直接拐去了贾老太家,花八文钱跟老太太买了两大碗新鲜羊奶,用陶罐装着带回了家。


    晌午的饭食比较简单,左芊芊蒸了个蛋羹,又用泡发好的木耳另外炒了道素菜,配着香喷喷的粟米干饭,大家都吃得很饱。


    见三丫将羹匙上沾的最后一点点蛋羹舔干净,左芊芊开口道:


    “抽空得再去镇上一趟,买两只母鸡回来。”


    上回买的鸡蛋已经没剩几个了,若院子里养上几只母鸡,鸡蛋就能一直续,也好给孩子们补充营养。


    三丫双眼一亮,“娘,我来负责照顾母鸡!”


    说着,她还伸手挽住了身边娘亲的胳膊,难得撒了个娇。


    “娘,带我一起去行吗?三丫真的好想去镇上看看。”


    左芊芊笑着在她的鼻头点了一下,“好,带你们三个一起去。”


    得到这般肯定答复,大丫和三丫都显得很开心。


    饭后,左芊芊开始准备蒸糕要用的东西。


    蒸糕的步骤跟昨日差不多,三丫在一旁已经能上手帮帮忙,打个下手。


    二丫则在院中帮刘二喜的忙,偶尔端盆水,或是递个凿子之类的给爹。


    未时中,经几日打磨而成的饭桌终于制作完成。


    刘二喜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桐油,在桌面反复擦拭,最终呈现出一种深胡桃色的哑光质感。


    桌子线条干净利落,没有任何装饰,四角边缘的地方,刘二喜还贴心地用刀刮成弧形,避免孩子们磕伤。


    左芊芊从灶房走出来,伸手在桌面加力按了几下,纹丝不动。


    她不禁感叹,“很结实啊!”


    “爹!这就是我们的新桌子吗,爹你简直太厉害了吧!”三丫毫不吝啬地夸赞起来,蹲下身子仰着头看桌子里侧。


    “一点毛刺都没有呢……”


    刘二喜瞧着孩子们欢喜雀跃的模样,再看左芊芊眼中那份明晃晃的欣赏,满足不已。


    “再等两日,凳子很快也能做好。”


    未时末,左芊芊留大丫三丫看家,准时领二丫出门,往学堂的方向走。


    刘二喜跟在她们娘俩后头,肩上扛了个木梯子。


    学堂距离许金升家很近,他顺道把梯子给送回去,连带着拎了两斤粟米。


    送粟米是左芊芊的主意,他原本想等下回猎到什么东西,再还人家人情,但左芊芊说不必拖着,还东西顺道就给拿点,是个心意。


    从许金升家出来,他抬头望去,便见大树底下围了一大群孩子。


    有的孩子昨日吃过本就念念不忘,有的孩子则是听闻双色糕好吃,今日特意带了零花钱早早过来买。


    左芊芊今日做了两大锅,整整五十块,刚出锅的时候自己尝了味道,用小麦粉掺着,口感着实比昨日还要好上一些。


    孩子们一蜂窝涌过来,直接就抢了二十多块,弄得二丫收钱都收得手忙脚乱。


    紧接着,昨日那位买糕回家的村妇捏着铜板连跑带颠地过来,直接一次性要了六块,说家里的老头老太太都爱吃得紧,快些给她装热乎的。


    左芊芊一边装,一边朝二丫笑道:“二丫,你婶子卖得多,收45文吧。”


    那村妇一听还给抹了个零头,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她家里不差那两文三文的,但买东西么,图的就是一个舒心。


    “二喜媳妇,那多谢你了。”


    “我才该多谢大嫂这么照顾我生意呢!”左芊芊嘴甜地朝她笑一笑。


    村妇揣着热乎乎的双色糕走后,摊子前的人已经没那么多了,毕竟,下学的孩子们是主要客户群体。


    但左芊芊没急着收摊,而是把剩余的双色糕简单归拢一下,用干净的帘布盖在上头防止落灰。


    学堂的地理位置好,处于村中心,来来往往的人也会比较多,可以再多等一会儿,尤其,她要等的人还没来。


    正思量着,不远处便传来一阵骚动。


    左芊芊余光一扫,便见袁氏牵着她的二儿子银宝径直朝这边走了过来,在那娘俩身后,还跟着马老太太。


    袁氏率先开口。


    “老二家的,大家都说你开了个小吃摊子,说你这双色糕味道不错,怎的都不给家里送些,好叫爹和娘都尝一尝啊?”


    说话间,刘银宝已经挣脱了自家娘亲的手,小跑着到了跟前,脑袋瓜往篮子里望去。


    见有布帘子盖着,他直接伸手就往里头抓。


    光闻起来就如此香甜,不知吃到嘴巴里是什么味道……


    左芊芊可不惯着他,“啪”地一下把银宝的手给打到一边去,冲马氏皮笑肉不笑地道:


    “娘,今日确实有剩下的糕,八文钱一块,您和大嫂准备给银宝买几块?”


    一听还得花钱,袁氏立马就不干了,扯着嗓子嚷嚷道:


    “老二家的,你在那说什么屁话呢?今儿个可是银宝的十岁生辰,你身为婶娘,把糕给孩子吃怎么了?”


    马氏也蹙眉跟了一句,“就是,自家人做的玩意儿还收钱,我看你这小贱妇是掉到钱眼里去了!”


    二丫气得上前一步想要说理,被身边的娘亲一把拽住。


    左芊芊扬起头,语气不再似之前那般示弱,却也没有愤怒。


    她腰背挺直,目光清亮,语气里是近乎疏离的平静。


    “大嫂,你既然承认我是银宝的婶娘,认我们是亲戚,那我倒要问一句。”


    “当初我和二喜从老家分出来单过究竟是什么原因?”


    “那是因为我们两口子不想给爹娘,还有你和大哥增添负担,宁可出来自己吃苦。”


    左芊芊的每一句话都没有刻意压低声音,保证周围看热闹的村民都能听清楚。


    “分出来的时候,大嫂你就只肯给我们拿一点点糙米,我们用糙米和野菜糊度日的时候,你们可曾看过一眼?”


    “现在,我们靠自己的双手,辛苦做点吃食生意,这摊子上的每一块糕,都是我们二房的血汗,是我们活命的根本,不是用来打发亲戚的零嘴。”


    左芊芊说到这里,还轻轻晃了一下篮子里的东西。


    “这糕,是商品,不是贡品。想吃,就请按规矩花钱买,若不想买,就请回吧。”


    整个过程,左芊芊面容平静,对比着袁氏那近乎想要争吵的尖酸刻薄,高下立见。


    其他村民闻言都忍不住开始议论。


    “啧啧,分家就给一点糙米吗,不是说刘大壮给留了不少银子吗?”


    “要是有吃饭的银子,至于把日子过程那样吗,我可记得清楚,那几日二喜婆娘天天领孩子出去挖野菜呢!”


    “人家说的的确在理,之前不管人家死活,现在看人家赚钱了就来占便宜,哪有这样的?”


    “瞧瞧人家二房这气度,当初分家出来还是为了不拖累大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