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听说过‘百虎围村\’吗

作品:《开局被拐?七零俏神医,反杀打脸样样行

    给宋凝做笔录时,已经是三天后了。


    有两位公安同志对她进行问询工作,负责记录的是位姓杨的小公安。


    记录她的名字时,小杨公安很认真地确认了一下,“宋宁?是安宁的吧?”


    “不,不是,是凝望的凝。”宋凝答道。


    “凝望的凝?”


    小杨公安很惊讶,又看了看之前的记录,问道:“你刚刚说,你是湘省株城岩陵县垭口村人?”


    “没错!”


    “哦!你这个字并不常用啊!你们那里都这样取名吗?”


    小杨公安在写了好几遍“凝”,但又不确定笔画对不对时,表现出很强的求知欲。


    “并不是!那个,公安同志,您听说过‘百虎围村’吗?”宋凝的语气中带着些神秘。


    问到名字,这题她会。


    太会了。


    因为从小,原主也觉得这“凝”字难写,问过爷爷很多遍。


    “百虎围村?”


    坐在旁边那位公安要年长许多,他接话道:“是五几年湘省闹的‘虎灾’吗?当时报纸上还登过。”


    “虎灾?是真的老虎吗?当时是出了什么事吗?”小杨公安表示出强烈的好奇。


    “是啊!真虎伤人,据说起因是村民捕杀了小老虎,后来遭到真虎围村,鞭炸不走,炮也轰不走,直到交出了小虎尸,老虎才离去。总之,那一带前前后后不少人因此命丧虎口,全国各地还去了不少人支援,一度闹得沸沸扬扬!”老公安感叹道。


    小杨公安睁大了眼睛,还待追问。


    老公安挥了挥手,“好了!这事儿你后面慢慢了解,先把今天的工作完成。”


    “哦!”


    小杨公安这才转回头,继续问宋凝,“所以呢?你的名字和‘百虎围村’有什么关联吗?”


    “有的!”


    宋凝忙找回主场,一本正经地道:“那百虎围的就是我们村儿,我出生那一年就是‘虎灾’闹得最凶的那一年,我爷爷原本给我取名叫“宋兴”,因为我有个哥叫“宋旺”。那时有上面的同志去我们村支援‘虎患’,受了脚伤,就住在我们家养伤呢!当时就反对了,说小姑娘还是要取个文艺点的名,不如叫“宋凝”,凝望,更深厚,更有意义!”


    “后来,我爷爷觉得上面来的同志有文化,不光让我叫了宋凝,还给我哥也改成了宋望,希望的望。”


    “哦!原来是这样!名字是不错,就是字有些不好写!”小杨公安还在埋头和“凝”字搏斗。


    “原来这闹虎灾的就是你们村啊!这些年好多了吧!”老公安也有些感慨,也有些好奇。


    “好多了!绝迹了!现在老虎也受保护了,不让随便打了。”


    宋凝高兴地引出下面的话题:“那个,不说您二位可能不知道,当年因为闹虎灾,我们村可是政府批准可以公开配猎枪的村子,早些年,村民基本上都会开枪!那个……其实我也学过!”


    “还有,我爷爷早些年上过战场,当过卫生员,后来在村里当赤脚医生,医术可好了!所以,我、我会一点功夫,也会点医术,都是我爷爷教的!那个……小杨公安,我说的是不是快了点,你都记下了吗?”


    “啊——哦——记下了记下了!”


    小杨公安虽然不知道话题怎么跑偏到“打枪”和“我爷爷”上面去了,也不清楚这些与他们要问的有什么关联,但愣了愣,还是尽职地把宋凝的话记录了下来。


    除了刚才那个“凝”字有点难倒了他,他自认为自己做记录还是很专业的。


    宋凝松了口气,又端端正正坐好。


    “那个,二位同志,你们继续问吧?”


    原主是偷跑出来的,连介绍信都没有,身份信息更是一片空白。


    现在公安同志记录下的信息,相当于她以后的“官方”背景证明。


    她得把能想到的都让公安同志写上,相当于把能打的预防针都打上,方便自己以后行事。


    之后的问询工作才转向正轨。


    等把被拐卖的起因经过又详细问询记录了一遍后,小杨公安照例问道:“宋凝同志,根据你所讲述,你是在去找你的结婚对象途中被拐卖的,现在我们会遵循你自己的意愿,你之后是想回村或者是选继续去你对象那里?”


    之前询问的那些姑娘几乎都是在出门的途中被拐,有探亲的,有投奔的,还有出来找活路的,后来问及她们意愿时,大多都没有继续之前的行程,要求回家。


    问到宋凝时,宋凝没有犹豫,“我想继续去对象那里。”


    那个“家”她也要回,但不是现在。


    现在的她一穷二白,她得先弄个身份,还得让这个身份再有些底气。


    显然,去结婚对象那边更明智一些。


    “好的!”


    小杨公安边写边继续问道:“那你的结婚对象能联系上吗?他有没有可能来安平接你?或者,你家里有没有可能来人送你过去?”


    结婚对象?


    宋凝想了想爷爷之前提到亲事时信誓旦旦的表情,估摸着这“对象”是确有其人,但是约定过了两年也没来村里娶“她”,听起来就有些玄乎。


    来接她就更不可能了。


    至于家里来人送她?呵呵!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要是她叔婶知道她被拐子拐了,估计连夜都得把她卖掉,还要远远地卖,否则怕卖不起价钱。


    比起拐子,不遑多让!


    宋凝当即摇了摇头,道:“没有!没有人来接我,也没有人可以送我。”


    “好的!”


    小杨公安例行公事的答道:“那你提供一下你结婚对象的具体地址,由于你们之前的行李和身份证明都已遗失,我们会给你们重新开具由安平市公安局出具的介绍信!放心!去哪儿都管用!”


    这可是宋凝最喜欢的环节。


    她就等着这张介绍信呢!


    遵循记忆,她报出了一个地址:西南军区十三军第七团路长青


    “你是军属?”小杨公安差点蹦起来。


    “那个……不!不!还不是!”宋凝连连摆手。


    只是结婚对象,并没有结婚!


    婚事是原主爷爷和路长青定的。


    当年,还是路长青主动提出定的亲。


    到安平后,宋凝才第一次直面原主身上大大小小的疤痕,刮伤割伤还有烫伤,大多是上山下地以及做家务时受的伤,还有一些是婶子和堂弟妹打的……


    原主这些年过得是猪狗不如的日子,一直指望着这桩婚事能帮她脱离苦海,可路长青却失约了……


    因为他失约,叔婶才会更轻视宋凝,才会更加虐待她,直至将她逼到绝处,逼得她一腔孤勇地逃出来!导致最终病死在被拐卖的路上!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理由,这原主的死,也算得上有他一份!


    路长青这个人……在没见到之前,她暂且不做评价。


    但是——这桩婚事事关原主爷爷,她绝不会这么稀里糊涂地放过。


    漫长的问询工作总算告一段落。


    宋凝道过谢出去了。


    旁边的老同志拿过宋凝的笔录又认真看了一遍,待看到她留的地址时,念叨着:“这地址……嗳!这地址不就是顾团长他们部队吗?”


    说着一拍大腿,“早知道,就让顾团长把这姑娘捎回去了啊!”


    “顾团长?”小杨公安在旁边接道:“说起来,顾团长之前还拜托我妈给宋凝买过衣服,我还以为他们很熟呢!”


    “给宋凝买衣服?”


    “对啊!您知道的,我妈就在商场上班!当时里里外外帮忙买了好几身呢!”


    老同志又看了看手里的笔录,有些困惑,“那这顾团长到底知不知道宋凝是他战友的未婚妻啊?”


    小杨公安凑过来,“瞧您这话……知道的话,不就直接把人捎回去了吗?”


    一老一少眼神相对,竟迸发出丝丝八卦的意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