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感谢大哥送来的物资
作品:《铁血王侯:从小兵开始逐鹿中原》 闪电战是经过实战检验过的战术。
虽是为强攻而生,可战术讲究的是灵活。
陈九缓缓拿起弩,将做好的照明弹绑在箭上。
虽说这样会导致箭矢偏重,准头大幅降低。
可不重要!
只要它射得远,落在哪里根本不重要!
陈九单手拿着弩,一面瞄准前方,一面低声下令。
“第一梯队,预备!”
“簌!”
火折子点燃引信,陈九手指猛然一松,清脆的扳机声响起。
那箭矢带着破风声呼啸而出!
“嘭!”
一声巨响,照明弹在半空中爆开。
强烈的白光刺得人眼球发痛,雪地成了天然的反光镜,又将这白光放大数倍!
一瞬间,匈奴几乎全军失明!
而陇西军全员,早已戴上陈九特质的墨镜。
虽说不能阻挡全部光线,可至少不会刺痛眼球,更不会失明!
“第一梯队!冲锋!”
随着陈九的指挥,传令兵立马举起手中的旗。
战场上,旗语比声音更容易甄别!
“吱嘎!”
城门猛然打开,按捺已久的骑兵早已急不可耐!
“嗡!”
数千骑兵同时冲出城门。
论人数,还不及匈奴十分之一!
可人数在此刻已不重要!
闪电战,打得就是个快!
快进快出,快攻快退!
马蹄上镶了防滑的马蹄铁。
即便是在光滑的冰面,也依然稳扎稳打!
趁着匈奴短暂的失明,长枪短刀已经挥了上去。
方才还能扛能打的遁甲兵顿时成了活靶子!
一枪横拍,震碎遁甲阵!
而后长枪直挑,一枪扎穿护心镜!
骑兵在匈奴中犹如无人之境,冲杀劈砍,简直把匈奴当成练手的活靶子!
陈九掐算着时间,又叫传令兵发信号。
“换!”
冲杀的骑兵立马后撤。
新的骑兵又冲城内杀出。
如此置换,只为每一匹马都有最快的速度,每一个兵都有最亢奋的战斗力!
照明弹发射不断。
一发未熄灭,另一发又燃起。
反光的雪地好似放大镜,将照明弹的威力持续翻倍!
长期在强光下,铁打的眼睛也扛不住。
距离爆炸点近的匈奴,基本到了失明的地步。
人一旦看不清周围,会本能地开始恐惧。
恐惧在人群中如瘟疫一般蔓延。
你撞我,我撞他。
一个个像没头苍蝇,把匈奴的战斗力进一步削弱!
眼见匈奴有后撤的迹象,陈九立马调整炮口。
“给老子炸!”
“咣!”
此刻的陈九,宛如雷公临凡!
一声令下,火炮洗地!
往前进不去。
往后退不了!
那匈奴指挥官也来了狠劲儿,索性来了一出壮士断腕!
数千人留在后面当活靶子,掩护着大部队往回跑。
两万精锐,竟被杀得落花流水。
放眼望去,至少折损一半!
……
匈奴退兵。
陈九叫人清点战乱。
陇西军死了三十几人,伤了百余人。
造成这种伤亡,主要是因为不听指挥,在匈奴阵营里扎得太深!
战况一经公布,全员上下一片欢腾!
莫说是虎豹骑,就算是普通匈奴,能打出这种战损比,也足够任何人吹嘘一辈子!
更何况,那是精锐中的精锐!
此时,陈九虽只穿一身布衣,在众人眼中却是光芒万丈!
他之前做的那些奇奇怪怪的事,都是在为今天做准备!
王枭最为激动,攥着陈九的手腕。
“我终于理解你说的那句话了!”
“胜利未必仅限于刀枪!”
陈九爽朗一笑,转头朗声道:“只有地痞流氓打架才傻拼拳头!”
“战争靠的是脑子!”
“显然,匈奴没有。”
说罢,陈九又高声道:“此值凛冬,可对我们来说,是最好的时机!”
“来年立春之前,势必平定匈奴!”
众人眼中皆冒着狂热。
打了几年窝囊仗,要么输,要么降!
偶尔有一场胜利,也是用成倍的人命换回来的!
如今跟在陈九左右,战场取胜宛如探囊取物!
谁不愿意跟着这样的领导?
此时。
日暮西垂。
黑夜是最好的保护色。
陈九大手一挥:“兄弟们!打扫战场,收缴物资!”
“这是匈奴的精锐!装备肯定差不了!”
……
个把时辰。
战场上能用的物资全被捡了回来。
铠甲,弯刀,长矛堆得像小山似的。
那些被轰烂的边角料直接拉到武库熔炼!
众人眼里都藏满了好奇,想看看这精锐部队到底啥武器!
陈九随手抄起一把弯刀,随手敲了敲,心想这匈奴精锐装备也不过如此!
“叮——”
然而,刀身蜂鸣不断。
陈九一怔,又敲了几下,延长音非常持久!
一时间,陈九脑海中突然有个大胆的想法!
这好像不是铁!
“是钢!”陈九兴奋道。
钢和铁非常容易分辨。
钢里加入更多的元素,所以声音又长又脆,铁器声音则短促而沉闷。
王枭有些狐疑:“你不是也会炼钢么?不就是加点木炭什么的,有啥稀奇的?”
同样为钢,却天差地别。
陈九只是用土办法将碳元素渗到生铁中。
虽说耐用性也不错,可产量低,分量重,实用性差了很多。
反而是匈奴的钢,不但分量轻,韧性和强度甚至能和乌金刀硬碰硬!
了不得啊!
王枭思索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
“匈奴乃是蛮夷之族,世代游牧,怎会掌握如此高深的技术?”
陈九倒是有个答案,但是没出声。
陇西多矿山,后世经常在这开出镍铬之类的矿山。
匈奴兴许不认识,只是误打误撞放在炼钢炉里。
就这么稀里糊涂地研究出好钢!
陈九搓着下巴:“咱的火炮只能固定射击,大规模进攻的时候不敢用。”
“一般炮架韧性和强度不够,打几炮就要散架。”
此时,一个大胆的想法从陈九脑中闪出!
如果把这些钢全部重铸,做成移动炮车,那灵活性就会高很多!
换句话说,那就能直接拉着炮车上战场!
见谁轰谁!
陈九连夜画了图纸,将炮车形态跃然纸上,随即又喊来李海泉。
就照这么做!
李海泉盯着图纸看了半天:“九爷!您是不是画错了?”
“哪错了?”
“这轮子怎么前面小,后面大,这不平衡啊!”
陈九淡然一笑:“前面小轮负责转向,要的是灵活。”
“后面宽轮是为了适应烂路,轮子大了,抓地力就强。”
李海泉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陈九又把各个细节做了重点标注。
这一仗打下来,陈九愈发清醒。
匈奴虽然地处边陲,可掌握许多核心资源。
这强钢就是最好的例子!
只等着炮架子做好,带着这无敌大杀器,一路攻杀匈奴大本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