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逆天的玩意
作品:《铁血王侯:从小兵开始逐鹿中原》 撤下防线的命令,在这寒冷冬季好似春风拂面。
戍边这么多年,就没见过这么好的领导!
老北风继续带人去武陵搞棉花。
陈九孤身回到帐中,仔细琢磨了好一会儿。
许久。
陈九叫人去挖些沙子回来,而后便去了武库。
陇西什么都缺,唯独不缺沙子。
挖开及腰的积雪,很快挖了几箩筐。
而此时,陈九已经将窑炉烧热。
沙子一送回来,立马装进坩埚,全都塞进炉子里。
武库暖和,不少人都挤在这取暖。
眼见陈九烧沙子,所有人都看傻了。
这天底下烧什么的都有,唯独没见过烧沙子的!
不过,众人也好奇,沙子烧到最后会是什么模样!
围观之人越来越多。
“你说沙子烧到最后是啥样?”
“我哪知道,你问九爷啊!”
……
众人不敢大声说话,只敢窃窃私语。
李海泉匆匆跑过来,低声道:“哎呀!九爷!”
“你是将军啊!这哪是你干的活?”
“快快快,我来!”
陈九摆摆手,专心致志地盯着炉子:“现在还分什么将军士兵?”
“你不会弄,起来吧。”
炉内温度持续升高。
陈九又往里添了点自制的土燃油。
随即,陈九又把墙硝拿了出来。
这本应该用芒硝,奈何实在搞不到,只能先用这个代替。
沙子的熔点是两千度。
猛火烧了几个时辰,再一开炉,沙子已成了液体。
众人更为惊骇。
沙子能变成水?
这不开玩笑么!
不过,这水又能做啥?
实际上,这不应该叫水,而是玻璃溶液。
哪怕是现代玻璃,也是用沙子为原料烧制的。
这些在后世看来比较普及的东西,在这个年头看起来更像是神迹。
陈九把墙硝缓缓掺到玻璃溶液中。
又让众人闪开,迅速倒在铁质方盘上。
方盘既是容器,也是磨具。
加入墙硝的液体有了凝固的趋势,渐渐成了半凝固状。
现在只等着自然放凉即可。
又过了几个时辰,自然冷却的玻璃彻底固化。
陈九轻轻敲击几声,清脆的声音随之响起。
“成了!”
陈九小心翼翼拿起玻璃,忍不住哈哈大笑。
荒年饿不死手艺人!
多亏之前见得多,学得广。
如今成了救命的稻草!
众人瞬间围拢过来,盯着陈九手中这个半透明物体。
“哎!真神了哎!这沙子烧完能看见人影”
“可不!这、这是啥手艺啊!”
……
众人惊呼连连。
即便陈九不是神仙,可他定然会点术法!
陈九看着手里半透明的玻璃,又大概比量一下尺寸。
他故意把墙硝少加了一些,导致烧出来的玻璃不是透明。
而是类似毛玻璃,模模糊糊,但是能看见人影。
这种玻璃用来做窗户最好!
既不影响观察敌情,又能阻拦雪反射出的紫外线,从而保护眼睛!
众人都闲着没事做。
正好!
都来帮忙!
人只要一多,干什么都快。
挖沙、运沙、烧制,大家各司其职。
加墙硝这种精细活,只能陈九来做。
做好的毛玻璃摞在墙边。
会安装门窗的兵负责去城楼安装。
等到了晚上,庆阳城的城墙上已经换上一些玻璃窗。
此时,风雪减半。
众人站在雪地里,呆呆地看着玻璃上反光。
王枭更是连连感叹。
原来,窗户不只是纸糊的,还能是透明的!
不过,陈九并不满足。
这最多算防御性装备,尚不足以支撑战斗!
眼见风雪小了一些。
陈九迅速安排人在附近巡逻。
褚虎观察是否有小股起义军,老北风观测匈奴动向。
入夜之前,情报回传。
这场大雪好似天然防御网。
匈奴缩在老窝里,压根不敢出来。
保险起见,老北风扎得很深。
附近没有脚印,也没发现任何匈奴活动的痕迹。
这说明匈奴一整天都没动静!
陈九登时冒出几声冷笑。
“和我猜得一样!匈奴也像半盲似的,不敢有任何动作!”
既然如此,那就等!
很快,褚虎也赶了回来。
“九爷,你猜得准啊!”
“城外郊区,出现几股小规模武装力量,看样子是往庆阳移动。”
说罢,褚虎又试探道:“咱打不打?”
陈九一咂摸牙花子,没出声。
这些小股力量对陈九造不成任何威胁。
但,他们会消耗有生力量。
就像李二明似的,你不打他,他过来打你。
你要是打,就纯粹消耗,一点好处都捞不到。
癞蛤蟆扑脚面,不咬人膈应人。
半晌儿。
陈九低声道:“除非逼到咱家门口,否则不用管。”
“不要被这些蚂蚁浪费精力。”
此时的局面已然清晰。
一切按原定计划布防。
取消了哨兵,增派了巡逻。
要保证城内二十四小时不间断,以此换来一个安稳。
……
众人各自归营休息。
陈九又一次回到营房中。
想在雪地里持续战斗,只靠白天的毛玻璃是远远不够的。
他现在需要的是有颜色的镜片。
可给玻璃染色这种技术,必须有化学制剂。
啧……
陈九调动着脑中毕生所学。
突然,陈九脑中闪过一个狂热而大胆的想法。
随即立马起身,叫左右侍卫叫了进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