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薛定谔的箭

作品:《铁血王侯:从小兵开始逐鹿中原

    半山腰。


    陈九带着众人看着山下。


    如老北风所言,匈奴果然在持续增兵。


    一个时辰内,竟有三股部队同时抵达。


    事态之严峻,已不容任何考量。


    王枭面色阴沉,盯着山下:“不能硬刚,否则损失不可估量啊!”


    “之前就听说过,匈奴有百万雄兵,本来以为吹牛逼,现在……”


    王枭忽然露出一抹苦笑:“现在我有点信了。”


    陈九不经意一瞥,只见山下匈奴忙忙碌碌搭帐篷。


    这一眼,陈九立马看出了门道。


    匈奴冬天的帐篷是棉布加牛皮所缝制,保暖性极高。


    可,这也是极其易燃的材料!


    陈九顿时有了主意。


    这铁石运输、提炼确实需要时间。


    可石脂是现成的啊!


    而且,从某种角度上说,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陈九眼睛一眯,顿时有了主意。


    ……


    入夜。


    陈九火速召集弓弩旅。


    先叫人撕一些破布,而后将破布浸在石脂中,最后再包裹在箭头上。


    一切准备就绪!


    上山!


    半山腰。


    陈九带着匍匐在地面,随即抬手指着山下的匈奴帐篷。


    “箭头点火,朝着山下猛射几轮!”


    修泯有些迟疑:“箭头包了湿重之物,箭道怕是要偏移。”


    “不重要,射出去就好!”


    说罢,陈九声音一沉:“全体准备!”


    “点火!”


    一时间,吹燃火折子的稀窸窣声接连响起。


    山间犹如萤火聚集,漫山遍野,到处都是。


    如此黑夜,星星之火尚且耀眼,何况如此密集?


    山下匈奴抬头一看,刚想喊出声,却发现漫天箭雨带着火扑面而来。


    三千人,三千支箭!


    落在营地的瞬间,整个大营瞬间变成火海。


    火光之大,连三里地外的庆阳城都被映成橙红色!


    大火之下,无处可躲,只能试图在地上打滚,以此换个活命的机会。


    奈何石脂不是寻常火。


    等火灭了,人也烧成了焦炭。


    陈九登时露出一抹笑意:“撤!”


    修泯顿时面露狐疑:“九爷,为何不乘胜追击?”


    “咱的目的是拖垮匈奴进攻的节奏,给咱们争取一举剿灭的时间!”


    一把火,烧得匈奴鸡飞狗跳。


    所谓水火无情。


    一天一夜,这场大火堪堪熄灭。


    ……


    营帐中。


    陈九与王枭商议下一步动作。


    老北风匆匆来报。


    匈奴的火刚扑灭,立马派兵进山。


    现在已经把整座山占据了!


    老北风兀自分析道:“山上的兄弟说,匈奴已经把整座山占据。”


    “咱再下手,就不容易了!”


    陈九的手指在地图上轻轻一划,随即淡然一笑。


    “从这座山发动进攻。”


    身为雇佣兵,陈九对各类战术自然了如指掌。


    当人数不占优势,游击战就是最好的办法!


    王枭点头低声道:“那这进攻频率……”


    陈九从怀里摸出一枚铜板,正面是饕餮纹,背面写着北晋通宝。


    “嗖!”


    铜板轻轻抛到半空,又稳稳落在陈九掌心中。


    “花纹朝上?”


    陈九又喃喃道“今夜休息。”


    “你……”


    王枭明显有些语塞:“战术上,我们从不怀疑你。”


    “只是,你靠扔铜板决定进攻频率,这是不是太儿戏了?”


    陈九拿着硬币,朝着王枭晃了晃:“我把这事交给天意,就意味着毫无规律可言。”


    “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今天打不打,匈奴又如何预判?”


    “兴许连攻三五天,也兴许偃兵息鼓半个月。”


    薛定谔定律的杀伤力,远比想象的更大!


    王枭只觉得脊背发凉。


    换位思考,若他是匈奴,他怕是要彻底崩溃!


    全军每天都是精神紧绷的状态!


    保不齐什么时候就来了大火焚天!


    陈九这脑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玩意呢?


    此时,老北风轻声开口:“放哨的兄弟说,不少匈奴乔装打扮成百姓,好像是要往城里进。”


    陈九一怔,随即脑子迅速旋转。


    “他们应该带着马车吧?”


    “你看见了?”


    “没有,猜的。”


    陈九悠悠道:“这说明匈奴的物资被烧光了!”


    他又一次把目光落在地图上。


    “乌水城往北,是乌尔山,这是匈奴的物资重镇。”


    地图上的走势,让事情明朗起来。


    “乌尔山地势陡峭,运粮估计需要一些时日。”


    王枭接茬道:“所以他们只能选择进城买粮!”


    “对!”


    陈九轻轻敲击地图:“封锁一切入口!绝不能让匈奴得逞!”


    王枭兀自点点头:“陇西最冷的月份马上就到了。”


    “一旦断粮,铁打的兵也受不了。”


    陈九眉头一挑:“哦?现在还不算最冷?”


    “这才哪到哪?”


    王枭无奈地笑了笑:“最冷的时候能到零下四十度。”


    陈九兀自点点头:“如果是这样,那就必须想办法阻断乌尔山的补给!”


    “断补给,几块他们灭亡速度!”


    王枭有些迟疑:“寒冬作战,兵卒和物资的运输都是大问题。”


    “每年冻伤冻死的不计其数,非战斗减员会骤增!”


    陈九满脸无所谓:“没关系,我还有更大杀器等着他们。”


    说罢,陈九缓缓站起身,将怀里的铜板丢给王枭


    “我要回一趟庆阳,你们就按我说的打。”


    “我没回来之前,绝不和匈奴打大规模的仗!”


    褚虎立马起身:“我跟你回去。”


    “你回去干啥?”


    “万一你有点什么事,鞍前马后得有个人伺候。”


    ……


    庆阳城。


    陈九急匆匆赶回来。


    军需补给在关键时候跟不上,这绝对是致命的。


    不亲眼看看,实在是不放心。


    几日没回来,武库外面多了十几座炼铁炉。


    一车车铁矿石从铁安县运回来,又被投入炼铁炉中。


    陈九叫人拿来出入账本,却发现产量低得可怕。


    陈九把李海泉喊来,李海泉见他也是大倒苦水。


    “这铁矿石杂质太多,炼铁时间增加了一倍!”


    陈九点点头:“原因找到了么?”


    “是温度有问题,而且木材短缺。”


    李海泉指着门外:“王校尉说过,这一片山是军事防护林,绝对不能砍。”


    “后山的树基本砍光了,烧柴也是大问题。”


    李海泉蹭蹭脸上的汗:“现在打仗成本太高了,对铁需求也大。”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那股危机感在陈九心中又重了几分。


    如今的战争已变成现代工业对冷兵器,这种打击无疑是碾压式。


    可这对后勤保障是极大考验。


    另外,最冷的时候马上要来了,民间百姓也需烧火取暖。


    资源告罄,压力骤增!


    突然,陈九眼中闪过一道精光。


    “别做炮了,做锅。”


    “啥?”


    “锅。”陈九又重重重复道。


    李海泉满脸错愕。


    现在要解决的燃料问题,做锅干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