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步步为营
作品:《铁血王侯:从小兵开始逐鹿中原》 曲家兄弟的地道挖得不错,这给陈九带来不小的信心。
而此时,李海泉等一众铁匠也传来好消息。
按照陈九的意思,铁锁已经做了出来!
这铁锁长度有几十米,粗细程度,堪比成年人大腿,重量也来到了恐怖的三百斤。
武库的铁匠脸上掩不住的得意。
整个北晋还没人能做出如此重量的物件!
这是创了先河!
陈九望着地上的铁龙,心里也颇为满意。
这和自己想的样子差不多。
不过,是骡子是马还得溜溜!
转头。
陈九叫人找了片空地,又喊来攻城用的铁皮车。
十几人的合力链子拉得绷紧,铁皮车用最大速度连续冲击。
起初问题不大,铁链犹如脚下生根,岿然不动。
然而,几十次以后,链子中间出现了裂缝。
“咔嚓!”
铁锁拦腰崩折,巨大的冲击力将两头的兵甩飞数米!
“六十七次。”陈九轻声道。
“这链子能抗住六十七次剧烈冲击。”
李海泉有些得意:“放眼北晋,只有咱们能做出如此铁器。”
陈九摇摇头:“可是不够。”
“啊?”
李海泉瞪大眼睛:“这还不够?”
“你可知这铁链有何用?”
“这……不知。”
“这铁链是专杀马腿的,马冲过来,突然拉起铁链,定然会来个人仰马翻。”
“等他们摔得七荤八素,咱再杀个措手不及!”
几人不明白,陈九为何突然给他们讲战术。
陈九摩挲着断开的铁链:“这铁锁才是先锋。”
“如果几千匹马同时冲锋,你觉得它能挡住吗?”
“如果所有铁锁都断了,我们又如何发挥后续的优势?”
朝廷里刻下的服从印记,让可李海泉冷汗直冒。
“禀大人,这已经是目前能做出最粗、最有韧性的铁器。”
“绝不可能制作出再坚韧的铁器!”
陈九凝神想了想:“叫人在武库外面砌个泥炉,再把所有柴火集中过去。”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陈九到底想干什么。
难不成,砌个新炉子,就能造出来了?
……
武库。
泥炉已经砌好。
小山似的木头堆在旁边。
陈九把所有木柴都扔进去,又始始终控制火苗,既不让熄灭,又不让烧大。
终于,所有柴火都填进去,陈九亲手在炉顶抹好稀泥,又扎出一些透气孔。
“这炉子要烧够八个时辰,火千万不能灭。”
众人虽然满脸懵逼,可还是立马点头。
两两一组轮番看着炉子。
陈九走后,几人开始低声议论。
“这烧柴火有啥看的?”
“是啊,烧到最后肯定一堆渣子。”
李海泉眉头一皱:“哪那么多废话!守着!”
……
时辰一到。
陈九立马赶了过去。
所有人都瞪大眼睛,想看这炉子里能烧成个啥。
炉子一开,陈九顿时笑了出来。
一夜的高温焖烤,将柴火彻底变成了炭。
分量轻,声音脆,这是绝好的木炭!
可李海泉他们没见过这东西,只觉得是木头烧坏的渣子。
陈九拍拍手上的黑灰:“加大锻打次数,先打成熟铁,再把铁水溶了。”
“二次熔炼的时候,就用这炭做烧材。”
李海泉有点不敢相信:“您的意思是,只需要把木头换成它?就、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
陈九颇为自信:“打出来的东西,肯定更结实!”
这群铁匠是陈九忠实而狂热的拥趸,可在此刻也有些不满。
这不是折腾人玩吗!
“少废话!干活去!”李海泉催促道。
……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外围防御,内在装备都在稳步攀升。
可陈九不敢懈怠。
还有一件最关键的事儿没解决。
士兵的战斗力和士气,很大一部分决定了战争的胜败。
而这其中最关键的,并非战斗力,而是士气!
几天以后,三万兵马压境。
这数量已经赶上一个中型城池的人口。
数万人踏着烟尘,如奔雷一般冲来,单是溅起的黄沙足够淹没这区区百人。
如此境地之下,不尿裤子就算好汉!
若是敢提刀反击,那就是了不得的英雄!
如今陈九最担心的,就是士气!
如今也是点兵之时了!
……
当下。
陈九立马喊来褚虎和修泯。
练兵之事一直是他俩负责,褚虎负责骑兵步卒,修泯则专攻弩箭手。
褚虎带兵数十载,练兵自然有一套。
自从他接手训练,近战训练全面转成真刀真枪,一个不留神非死即伤!
在这种变态的训练模式下,现在的骁骑营早已脱胎换骨,个个能征善战!
修泯的训练情况同样可圈可点,三十步之内全队百发百中,五十步内八成人正中靶心。
即便到了百步开外,至少有五成可一击必中!
如此训练结果,自然是可喜可贺!
陈九满意地点点头:“既然结果喜人,不如咱们练练兵吧。”
“咋个练法?”
陈九指着地图上的鹅头峰:“全都扔进去,两天以后能活着出来的,各个赏银五十两!”
褚虎大为震撼:“这距离匈奴大本营只有几里地,山中还有豺狼猛兽。”
“你、你把这些人扔到这,这不跟送死一样吗?”
陈九淡定地摇摇头:“如果不危险,还不去这呢!”
“你应该对你的兵有信心。”
“如果他在山里生存不了,你凭什么觉得他会在战场上活下来?”
眼见二人还是迟疑,陈九又开口:“你们觉得我战场生存能力咋样?”
“那还用说啊!整个北晋也找不出第二个你啊!”
“我就是这么练出来的。”陈九淡然道。
褚虎更为惊骇:“你在哪当的兵?”
“不能说,你也不必问。”
“恐惧是人的本能。”
“和豺狼厮杀过的人,会忘掉这种本能,会不知恐惧为何物!”
褚虎还是有些迟疑:“可咱们还有几天就要打仗了,现在练兵合适吗?”
“如果这不是练兵,是匈奴突袭呢?”
“你是不是也要问匈奴,这个节骨眼合不合适?”
“还是说……”
陈九又笑了笑:“你的兵不具备突发作战的能力?”
一通连续发问,问得褚虎醍醐灌顶!
他虽为将数十载,他练的是本事,而陈九练的是心,是看不见的战斗素质!
难怪他会在短时间内做到这个位置。
这才是带兵之人该有的严厉!
此时,他摇摆不定的心立马坚定,转身出门,立刻集结全军!
安顿好一切,陈九把老北风从武陵镇先调回来,又将王枭请到帐内。
如今各个部门都在发力,只等着徐广林兵临城下!
等待他的,将是致命一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