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 6 章
作品:《炮灰白莲花生存记录》 考试通过了。
柳湘歌和袁桥双双通过,柳湘歌这种期末考试临时抱佛脚的事干多了,但依旧很有成就感!
但是本该高兴的袁桥也高兴不起来了,她画在徐明昂批注本上的王八被发现,徐明昂已经对她闭门不见好几天,这期间碰见也无视,看来是真生气了。
从没在徐明昂面前低过头的袁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下山去集市买了平时他最爱吃的几间铺子的小吃巴巴的送到门口。
结果,还是吃了闭门羹。
这可气恼了袁桥,拿了吃的分给师弟妹些,挑出几样又带了去寻柳湘歌,要吐吐苦水,“师姐你说徐明昂这次怎么这么矫情,我都这么低三下四的讨好他了,还不领情。”
柳湘歌道,“大家都知道明昂好学,你涂写在他每日认真记录的释本上,我想他应该是很心痛的。”
袁桥不服气道:“那我都下山去买小吃送给他了,他也不能就不给我个台阶下吧,我都知道错了,那,那,到底要我怎样。”
柳湘歌笑笑:“他和你的关系是最好的,如果你都不知道怎么办,那师姐也不知道怎么办了。”
一直在被戳戳戳的小酥肉终于解放,被签子叉起来扔嘴里来了个痛快,袁桥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在吃平日最爱的小酥肉,心情不佳,食不甘味。
袁桥根本没注意到自己给徐明昂买的小吃大多都是自己爱吃的。柳湘歌替徐明昂同学的前路艰辛摸了一把汗。
日子一眨眼就过的飞快,晃神间大半个月就过去了。柳湘歌觉得在这里还挺不错的,有饭吃,不用担心学费,还有陪玩的,要多舒坦有多舒坦,就是少了电子设备的陪伴,不能看两本小说过过瘾,大遗憾!不过偶尔挺袁桥说一些仙门密事,也是很不错滴。
至于袁桥和徐明昂,两人还是没和好,年轻人傲气的很,两人扭着一口气,进行一场拉锯战,谁先示好就输了。有时候迫不得已的交往还要通过柳湘歌传递。
徐明昂:“师姐帮我跟袁桥说今日检查史书批注她不合格要重做。”
夹在两人中间的柳湘歌把左边少年的话转个头传给右边少女。
袁桥:“我哪里写的不好了,师姐你告诉他,让他说清楚!”
于是柳湘歌再把袁桥的话传回去,这一类对话层出不穷。
高中生谈恋爱,真的是幼稚!
要说在这生活唯一让柳湘歌烦闷的,莫过于卤蛋先生也就是琴术授课先生的课了,顶顶的枯燥乏味,真正的来上了才知道七师弟睡觉怪不得他,要不是要保持人设,柳湘歌绝对是课堂上打鼾最响的。
与现实世界的思修老师一样,有着莫名的自我思路,絮絮叨叨一堆风马牛不相关的知识,往往扯不回原本要讲的内容。
而思修老师有着清高的姿态,我讲我的,你听不听与我何干,不懂就是是你浅薄。但卤蛋先生与之不同,极富有责任心,时刻都能将厚厚的书,卷成一卷敲到那不听课的学生后颈,美其名曰的提醒,疼痛也恰到好处,提神不伤脑。实在是尽职尽责。
所以上他的课最为劳累,不敢打盹溜神。
要说是否赶得上学习进度,也许是上天还慈悲,也可能是柳湘歌坚持祈祷阿门,她有着原主对琴的感知能力、指法和技能,所以课业上不至于吊车尾。
像袁桥的琴名为明月琴,取自诗句夜踏明月桥。辛如澹的琴名为若海,取自《西都赋》澹兮其若海。说到自己的琴,名为潇潇,名字没啥文艺感,也很难联系到什么,不知道原主怎么想的。
最喜欢上的课是辛祁的四元史记,辛祁院长对这门课程烂熟于心,讲课风趣幽默,妙语连珠,听他的课就像坐在茶馆里听说书人讲奇闻轶事,虽然对于生长在四元的人扯不上什么奇闻轶事,但对异世界来的柳湘歌来说确是十分新鲜。
这天正讲到西谭历史二卷,辛祁负手而立,朗朗道,“北海现已没落,管辖权大部分落于起义的地主手中,而当年也是叱咤一方。”
原来表哥这一代天师总共三位,现如今分管三道门,而北海现已没落。北海上代的弟子中出了一位旷世奇才,是四大道门创派以来都未曾有过的元师。
“只可惜这位元师——江少凌英年早逝,从此再无英雄,北海秉持正统,只收本族人为弟子,就此渐渐哀败。”辛祁可惜的叹了口气,有点不可察的悔意,接着道“既达元师,人与法器和一,法器也会出现灵……”
正讲着,书院外传来人群吵闹声,学生们有的向外探头看热闹,有的想看碍于正在讲课,忍耐着。
辛祁瞅见学生早不在学堂,如此讲下去也无用,想着今天的课程进行的也差不多了,就提前下课放他们去凑热闹。
在弟子们中拱了半天,袁桥抢到了前排,顺带着把柳湘歌也拉进了前排。
刚到她们胸口的六师弟平日里迫于袁桥的淫威,敢怒不敢言的嘟囔,“四师姐,你挡到我了。”
袁桥才发现一个小萝卜头在身后,伸手将萝卜头拉自己到胸口前站着:“哟,没看见我最可爱的六师弟在这呢,来来。”
柳湘歌顺便也把站在后面的给郑老头起名卤蛋先生的七师弟拽到跟前。
七师弟还没变声,声音软糯道:“谢谢二师姐。”
柳湘歌答:“不客气。”
于是他们一群名门弟子就跟没见过世面一样挤在书院门口看热闹。
原来不是什么打架,是一行穿着整齐钴蓝绸料衣裳的一行人,衣裳上似乎是鸟类花纹,有男有女,和西林弟子一般年纪,每人腰间别一长鞭,长鞭是他们的法器,与西林琴相同,均用术法驱动。队列整齐,很是气派。
他们后排的年轻弟子好奇讨论,叽叽喳喳像一群蓝毛虎皮鹦鹉,似乎对来到西林也感到十分新鲜,果然无论到了哪,看热闹都是人的本质。
为首的人似乎天生笑面,长相硬朗,直观上给人以乐观豁达的感受,这大概就是蒋昭。
“东谭的人啊。”西林围观的人失望道,“没什么新鲜的。”
又有几个人说:“但也没见过这么大阵仗过。”
原书中东谭天师蒋昭于辛如澹交好,看来经常来串门。
等队伍走过,大家一哄而散,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只剩下几个小师弟师妹趴在门栏上观望,同时还有柳湘歌,小师弟师妹们是不想上课,而柳湘歌是想起来男主就来自东谭,正在拼命的想起原著小说这个时间段的情节。
根本想不起来,对于这些垃圾小说,柳湘歌每次都是混论吞枣,但是,她真的不记得这个时候男主来过西林,毕竟原书男主和女主第一次见面是在两年后,宛如晴天霹雳般,柳湘歌自觉自己好日子还没过几天啊!是否老天爷要这样对自己!
正是晌午,蒋昭落座于西林主室,进门茂林修竹四个龙飞凤舞不失遒劲的毛笔字被裱挂在中央,白瓷小碗坐在木雕的茶几上,倒入茶水就变成晶莹的琥珀色,蒋昭看这东西稀罕,张口就说:“你这都是些精致玩意儿,送我套?”
辛如澹道:“好。”
接着续上对方手里的茶,淡淡的说:“你来我这可不是为了这个茶碗。”
蒋昭有了些不好意思,烦躁挠了挠头发,说“你也知道我家那老头身体不太好了,先是嫌弃我二十三了还没成家,又跟我说,临死前就想看我娶妻。也不知道从哪听说你解了婚约,这老头就跟我说湘歌是个好姑娘。”
他一边一小口一小口喝着手中的茶,一边小心的观察辛如澹的脸色,不过他这兄弟一向保持温和微笑,没怎么有表情变化,于是蒋昭接着说:“我说不行,他这就非逼着我来了,也就走个形式,回去有个交代就行。”
辛如澹倒掉壶中的茶叶,重新给蒋昭泡一壶新茶,并给蒋昭填满。
见他脸色淡然,蒋昭敞开了说:“你放心吧,我喜欢什么类型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对湘歌妹妹是一百个尊重,明儿就劳烦你师妹和我出去溜个弯,让我那师弟妹们看到,让我在老头面前有的交差,就行了。”
说罢低头去喝手里的茶,刚入口,蹦起来大叫:“你给我下的什么玩意儿这么苦!”
辛如澹拎起茶壶,出门泼掉,回来后淡定入座,没给蒋昭一个眼神,背对他。
这让拿着茶碗站着的蒋昭明白过来,辛如澹生气了。毕竟是人家从前的未婚妻,刚解除婚约自己就凑上来确实有些不合适,可是两人相熟已久,蒋昭自然知道如何哄辛如澹,讨好说:“我给你讨到了你从前想要的字画,托人去取了。”又补充,“还给湘歌一根暖玉毛笔当作谢礼。”
辛如澹轻嗯了一声,蒋昭就知道他答应了。
接着听辛如澹说:“这事儿我要问问湘歌再给你答复,至于你回去怎么跟蒋老爷子说。”
“放心放心,那肯定是湘歌师妹看不上我呀。”蒋昭心道,这辛如澹可真够护犊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