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 1 章
作品:《绿日长阴》 晚上十点。
水中天际总部。
李竹坐在工位上,一只手撑着下巴,另一只手覆在鼠标上、食指在滚轮上不断滑动,视线一动不动地投在电脑上。
一杯咖啡被放在她左手边,林禾也顺势在旁边坐了下来。
方正的小冰块浮在液体上方,李竹拿起那杯咖啡,冰块因为摇晃与杯体撞在一起,在安静的空间发出细微的清脆的声音。
她仰头喝了一大口,冰凉的温度让李竹的快要停止运转的大脑稍微清醒了一些,她看向林禾方框眼镜下那双狭长的眼睛,对他笑了一下,“谢谢。”
林禾点了一下头,看了一眼她的电脑屏幕,“现在选出了多少个?”
李竹轻轻眨了一下眼,“算上陈煦的话,有三个了。”
顶灯白炽的光映在她的眼底,像覆了一层浅浅的水波,淡漠、平静、不起涟漪,像在说一件举重若轻的小事。
以李竹为总导演、林禾为副总导演的一档农业综艺已经策划完成,进入到选人阶段。
深耕土地近乎一辈子的老人家常常这样告诫自己的儿女子孙:“要努力读书,要不然只能在家种地”,由此可见种地的不易。
愿意与看似乏味、艰苦的农业打交道的年轻人很少,在娱乐圈大概更甚。
节目的农业主题已经决定了嘉宾所应具有的特质——要能吃苦、要性格坚毅。
但这还不够。
现在的网络世界流量当道,如果选的是十成十的新人,那么他们的节目大概也会凉得彻底。
所以挑选的嘉宾还要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拥有一定的粉丝基础。
然而李竹和林禾是新人导演、他们的团队也年轻稚嫩,圈内认可度低,所以拥有的选择更少。
李竹已经在娱乐圈这片汪洋大海中淘了两天的沙子,也才只选出了三个人。
认真算的话,真正选出来其实只有两个。
刚开始选人的时候,按照选人的标准,大家都很一致地想到了陈煦。
当红的年轻演员。
网络上关于他的事迹讨论长久不衰——一路走来,全靠自己拼命。
流量、毅力、颜值,应有尽有。
讨论人选时,大家在第一时间脱口而出他的名字,但也在下一秒纷纷叹气——觉得根本不可能请得到陈煦这个量级的人物。
然而圈内有流传陈煦接戏只看本子的言论。
于是李竹将本子打磨到当时能做到的最好,然后给对方工作室发了邮件。
林禾手指在桌面轻轻敲了一下,“陈煦给我们回了邮件。”
他几不可查地笑了一笑,“说对我们节目很感兴趣,想约导演聊聊。”
李竹挑了一下眉,双眼微微瞪大,“真的吗?”
陈煦主动约导演,这代表成功的几率很大。
如果真的签下陈煦,那么对他们节目是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林禾点了点头,“嗯。”
林禾:“约的时间在明天下午三点,你做一下准备。”
李竹无意识地握紧掌心的玻璃杯,骨节都泛了白。
她半垂着眼睛,不直视林禾的眼睛,“明天你去可以吗?我还有点其他的事情。”
她跟陈煦在最后一次见面时场面并不好看,李竹担心对接下来的签约不利。
也许瞒不了太久,但只要瞒到签约之后,事情就算成功了百分之九十。
林禾应了声“好”。
李竹暗暗松了一口气,僵硬紧绷的身体也舒缓下来。
第二天中午十二点。
李竹坐在客厅的地毯上,一边有一口没一口地吃着午饭,一边看着手机里的帖子。
帖子关于陈煦。
陈煦最新拍完的一部戏的导演曾与他动过手,然而两人互相殴打完后又握手言和。
李竹正翻找他们是在争吵过后又一起合作的原因。
还没找到方法论,她就接到了林禾的电话。
林禾:“李竹,陈煦那边我去不了了。”
人的声音在经过无线电传播之后会被模糊掉一些特质,李竹不知道林禾语气里一向的冷淡消失是不是这个原因,不过除此之外,她还听出了一丝哀求的意味。
李竹愣了一秒,柔声道:“没事,我去,你忙你的。”
林禾沉默了一会儿,“谢谢。”
李竹笑了一下,“不客气。”
留给她的时间不多,李竹无法再继续往下探究那个帖子,点了收藏之后就退出。
李竹接收了林禾准备好的材料后,认真浏览并快速记忆,又在文档上补充了一些。
其实关于这档节目的一切她都烂熟于心,但遇到重要的的节点,还是无法放松一丝警惕。
看到一点半,李竹化好得体的妆容,扎了一个低丸子头,换上米黄色衬衫和黑色直筒西装裤。
衬衫袖子挽到手肘处,露出修长白皙的小臂。下摆塞进裤子里,腰身薄薄一片。
整个人干练且不失严肃。
地址在一个私密性很强的咖啡店。
李竹被店员引导着走到二楼,然后走过弯绕的有些昏暗的走廊,最后在一间门外停住。
她抬起手、曲起手指敲了三下。
里面传出一声懒散的调子,“请进。”
李竹拧开门走了进去。
房间不大不小,桌子位于窗边。
没关窗的原因,空间窗明几净。
陈煦一头海王红的发,一身简单的运动套装,左耳的黑色耳钉不时折射出光芒。
他身体靠着椅背,双腿随意地敞开,双眼一瞬不瞬地看着来人李竹。
外面应该是起风了,窗外往各个方向伸展的枝木在轻轻摇晃,被夕阳覆上一层浅金色的树叶摇摇摆摆。
一时间只剩安静。
只剩空调低声运转的声音和树叶被吹动然后碰撞在一起的“沙沙”声。
时间被好像无限拉长,其实也才过了几秒。
李竹把门关上,走到对方面前,嘴角扬起柔和的弧度,“陈先生你好,我是《新农少年行》的总导演李竹。”
陈煦没有立刻接话,表情似乎在思考,静了好一会儿,开口时声音紧绷又干巴,“厘烛?”
对方的视线太过强烈,李竹感觉她的灵魂好像要被洞穿。
递给陈煦的节目剧本总导演名字用的是“厘烛”。
是她故意的。
以防陈煦在看到她的名字后直接拒绝。
李竹眨了一下眼,“对。”
陈煦把拿在手里的手机转了一圈,然后放在桌上。
金属机身与木桌碰撞出一声沉闷的音响。
他拿起面前的柠檬水喝了一口,喉结因吞咽的动作上下滑动。
对方的声音经过冰水的浸润变得松弛很多,“你坐。”
说着陈煦朝对面的椅子轻抬了一下下巴。
语调和声音带着在高位浸泡过的傲慢,然而李竹并不在意。
她只是应声坐下。
李竹顺势切入正题,“您说对《新农少年行》很感兴趣,我们节目组都感到非常的开心,然后我也非常荣幸能在这里跟您讨论与节目有关的进一步话题,您有哪一方面想要更了解一点吗?”
陈煦皮笑肉不笑、答非所问,“你确定是想要让我更了解吗?”
本子是递给他的,现在坐在自己面前的也是他。李竹在一时之间不懂对方为什么这么问,只是顺着本能、表情不显疑惑地回答:“当然是的。”
陈煦冷哼一声,“这次用不用让我给你引荐哪个‘**柿’啊?”
**柿是陈煦的一个发小,在陈煦还是一个刚进圈的小透明时**柿已经蛮有名气。李竹从学校渡过到社会的第一年,准备自己导一部戏,**柿是她选中的男主,但以她的空白资历并不能请得动对方,于是她选择从陈煦这入手。
李竹所拥有的时间并不能让她徐徐图之,所以当她像陈煦提出请求时,陈煦对她的所作所为恍然大悟,然后声色俱厉地质问李竹。
李竹最开始的目的确实如此,但她下意识地辩解说不是。
可能她觉得陈煦作为朋友其实很好的,李竹不想失去。
于是陈煦说那他来当李竹的男主,李竹说这个角色不适合他。
理由太无力,李竹的辩解太苍白。
两人不欢而散,一别三年。
当李竹从过往回忆回过神、重新抬眼时,面前的人正拿着手机,修剪地圆润干净的指尖在屏幕上点触。
李竹也不能出声打断对方,被动地呆坐着沉默。
窗外的世界阳光明媚,然而没有一丝流淌进这方空间。
沉默之间,木质门被敲响。
陈煦并没有最开始那种随意,声音重了一个度,“请进。”
是引李竹上来的那个店员。
对方端着一个托盘走进,然后把放置在上面的柠檬水放到李竹面前,“您的柠檬水。”
李竹说了声“谢谢”,店员又退了出去。
她没有点单,那么这就只能是陈煦点的。
李竹并不感到口渴,但又无事可做,只好捧起那杯柠檬水慢慢喝了几口。
当她放下杯子时,陈煦也从手机里抬起头。
李竹在此时给出她的回答,“不用的。”
以她当初与**柿的合作,对方就是一个进娱乐圈玩玩的大少爷,并不太愿意吃苦,所以他不适合这档农业节目。
李竹知道他对以前那件事耿耿于怀,所以补充道:“给您发剧本只是想与您合作。”
陈煦用吸管搅动着他面前那杯剩一半的柠檬水,小小的漩涡在杯子形成,“为什么选我当你们节目的嘉宾?”
李竹双手交叠在桌上,“农业节目对性格有一定要求,我们节目组充分肯定你的勇敢坚毅,这是我们选择你的原因。”
陈煦轻笑一声,“只有这个吗?”
李竹沉默一会儿,“不可否认流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量因素。”
陈煦停下搅动吸管的手指,“我就知道。”
李竹立刻说道:“但流量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我们选择的其他嘉宾里大部分都粉丝基数比较小。”
陈煦拆穿她的模糊说法,“粉丝基数小不也是有粉丝吗。”
李竹不慌不乱地微笑道:“在圈里的人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粉丝基础吧。”
陈煦学着她的语气,“娱乐圈里最不缺的就是籍籍无名的人吧。”
是。
李竹其实还有很多理由可以讲,但她无言地沉默下来。
娱乐圈大部分导演选主要角色都会关注流量,这是不置可否的。
陈煦在圈里也待了这么久,他不可能不知道。
他还在耿耿于怀自己以前拒绝他选**柿当男主的这件事。
对方杯子里的小漩涡已经归于平静,好像在酝酿下一场更大的风暴。
拆穿她说法后陈煦又自顾自肯定了李竹的话,“如果你们真是这样,那三年前的我和此刻的我同时站在你面前,你选哪一个作为你们节目的嘉宾。”
陈煦脸部的所有线条都凌厉,但眼神是柔和的狗狗眼,很多时候,在三年前、在大银幕上,李竹看见的都是热切真挚,但是现在那双眼睛充满了攻略性、直直地看着她,“李竹,我不想再听你虚与委蛇的官腔,也不想继续听虚情假意的回答。”
眼神有太强的侵略性,李竹下意识地舔了一下嘴唇,垂下眼睛、好像想要遮掩住自己的情绪。
问题像“女朋友和妈妈掉水里先救谁”一样难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