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作品:《八零,换崽后我被腹黑首长狂追》 “好了,刘妈,快带大金去睡觉吧,也不早了,孩子明天还上学呢。”叶涟漪站出来说着。
“哎,好,这件事我们明天再说,你们的损失我会努力补上的。”刘妈深感抱歉的说着。
“刘妈,又不是你偷的东西,跟你有什么关系啊?”叶涟漪皱眉说着:“好了,这件事不要再说了,都说了交给警察了,你就不要管了,再说了你也丢了东西不是吗?”
刘妈嘴张了几张还是带着大金回屋睡觉了。
而叶涟漪让霍绍安带着女儿乐乐上楼哄睡觉,她则是给李政打个电话,说一下这个情况。
小软最后一个回的房间,给了叶涟漪一个笑脸就回去了。
叶涟漪把这件事跟李政说了一下,李政没有太意外。
因为他们其实已经查到了这个方向,主要是这个案子太明确了,所有的证据和经过,基本没什么太难的点。
现在就是把袁板凳捉拿归案就好了。
李政他们动作很快,第二天就找到了袁板凳在海市暂住的地方,只是袁板凳并不在家,而是只有袁大伟在家里。
另外在屋里搜到了大部分的赃物,但是还是有小部分没有了。
这已经不错了,袁板凳没有第一时间就把所有的东西都卖了,还能找回来。
不过,李政还以为很快就能抓到袁板凳,可神奇的是袁板凳好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找不到了。
按理说像袁板凳这样的人,在海市除了刘娟,他没有任何的关系网络,对海市也是比较陌生的,应该来说是好抓的,可偏偏找不到人。
李政只能跟叶涟漪说让他们小心一点,家里的门窗锁好,所有的锁最好都换一换。
他们也加强了巡逻,在叶涟漪家附近和袁板凳暂住的地方附近都埋伏的有人,有什么情况立刻把人拿下。
而为了安全,这几天两个孩子上下学都是霍绍安接送的。
本来霍绍安还要送叶涟漪,但是叶涟漪觉得他这样太累了就没让。
家跟学校距离那么近,她走路也就十分钟不到,还有警察在这附近,叶涟漪不怕。
说什么都不让霍绍安送。
霍绍安没办法,给叶涟漪弄了个防身的匕首,让她要是有什么意外情况就拿出来吓吓人也行。
而刘妈和小软她们两个的态度更刚了。
刘妈说:“被那个死老头子欺负了一辈子了,他要是真的还敢来,你看我不打死他,我也反抗一回。”
而小软什么都不用说,直逼一米八的个子往那一站就是实力,要知道当时捡到生病的叶涟漪的时候,可是小软一个人把她扛上山的。
就这样,他们的日子就这样过了一周,一点事情都没有,但是袁板凳还是没抓住。
叶涟漪这边蓝迪教授给她布置的任务,她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
一大早没课,她就带着自己写的分析论文去蓝迪教授的办公室了。
敲门进去的时候,办公室里还有两个学姐和一个学长在开会。
叶涟漪见状抱歉的说道:“你们忙,我下午再过来。”
说完她就准备关门出去,但是被蓝迪叫住了。
“哎哎哎?走什么呀?正好你过来了,一块听一听吧,顺道帮我记点东西。”
“哦,好。”
叶涟漪听话的进来了,笑着跟三位前辈颔首打招呼,“学长学姐好,我叫叶涟漪,是蓝迪老师研一的学生。”
那个学长和其中一个短发的学姐也笑着回应她。
“你好,我叫彭鹏。”
“你好,我叫白月颜。”
说完三个人又笑了笑。
只有另外的长头发的学姐看到她跟没看到一样。
不要说介绍自己了,头都没抬一下。
叶涟漪抿了抿唇,心里安慰自己这也没什么,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得对自己笑脸相迎的。
这个世界上就是有人热情有人冷淡,但是这都是别人的态度,只要不影响自己事情的开展就没必要太在意。
蓝迪扶了下眼镜,拍了下手:“好,小叶你记录一下他们说的重点,可行点和不可行点,记住要详细,每个案子要标清楚。”
说完看到叶涟漪点头了,才又说:“把你的论文给我吧我看看。”
叶涟漪赶忙从包里掏出了自己的论文双手递了过去,顺嘴问出了声:“那老师不听吗?”
她说完就后悔了,因为办公室里的所有眼睛都移到了她的身上,不管是学长学姐还是老师蓝迪。
眼神中都传达出了一个信息,那就是:“你怎么会问这个问题的?”
叶涟漪想了想也是,要是老师打算听的话,怎么会让她来记录呢。
但是很快她就知道了,她的想法都是错的,不过现在的叶涟漪只能想得到这个理由。
叶涟漪看了一下,蓝迪教授已经开始看她的论文了。
那个叫白月颜的学姐轻咳一声,指了一下她的后面。
叶涟漪看了一眼,看到了一个凳子,心领神会的搬了凳子过来坐在一边,拿出了自己的本子和笔。
彭鹏学长看到她准备好了,才开口说:“那我们继续吧。”
接着他们开始对负责的案子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叶涟漪本来以为是自己不知道的案子,结果竟然是自己写的论文里的其中一个案子。
学长学姐们讨论的非常激烈,简直是唇枪舌战,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而且每个人都很有自己的特色。
白月颜学姐是那种笑着说出自己的观点,但是却让你感受到了强势,有一种温柔刀刀,刀刀致命的感觉。
彭鹏学长是那种非常急切的人,迫切的想把自己的观点塞进你的脑子,并且获得你的认同。
而那位叶涟漪不知道名字的学姐,在白月颜和彭鹏说话的时候,倒是没什么反应。
但是只要他们两个人说完了,她则会一针见血的说出他们的问题,然后缓慢又面无表情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看起来像极了一个走程序的机器人一样。
更重要的是,她的观点和想法确实比另外两位更对,更深刻,更有宽度和广度。
而且角度都还很特别,是大家都忽略的或者说根本想不到的方向,但是又对案子有着釜底抽薪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