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

作品:《重生:先知的我,一路狂飙

    第二天上午,陈元生接到了宋乔安的电话,他在电话里说了三件事,每一件都很重要。


    第一件事:恒指最近反弹的很厉害。今年一月中旬的时候,恒指最低到过7900点,然后一路上涨,目前已经涨到了10500点。


    按照这个涨幅区间来算的话,金融公司少赚了近二百亿。


    从目前得到的消息综合来看,恒指似乎还有很大的上涨趋势,接下来该怎么办。


    第二件事:因为宋乔安不是太注重保密工作,金融公司的消息现在被传出去不少,不但引起了外界资本大鳄的关注,就连港府负责金融的司长,都找宋乔安谈过话,虽然没有明说,但意思很明显--希望宋老板做个正面的榜样。


    第三件事:高文盛失踪了。


    失踪就是字面意思,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高文盛的家属已经报警,案子正在查,但香港每年失踪的人太多,连某身价百亿的大老板被绑架,最终都没查出来,高文盛这个大概率也是查不出来。


    对于恒指的变化,陈元生知道今年8月份的时候,大陆和港府会同时出手,跟资本大鳄进行7500点保卫战。


    理论上来说,恒指还有很大的跌幅空间。


    但既然已经引起了外界的关注,就不要去赚最后一个铜板。


    资本没有国界,但资本家有肤色。


    陈元生的意思是抛,抛完之后分散投资,买一些苹果、雅虎、微软的股票,不用太多,意思意思,转移别人的注意就行了。


    趁这个机会,要展现出足够的统战价值,让别人去争取你。


    到时候,你获得了爱国商人的称号,名利双收;


    官员们写报告,统战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


    你有了面子,别人有了功劳,这才叫双赢。


    至于高文盛失踪,陈元生没有多问,失踪就失踪了,我又不认识他。


    接下来,陈元生准备在香港注册两个公司。


    一个是投资公司;一个是地产公司。


    他这个风投公司其实类似于一个资本中介机构,幕后投资人不想对外界公布自己的身份,就以风投公司的名义去投资。


    地产公司主要目的是进军大陆市场,陈元生希望宋乔安可以入股并顶在前面,以港商的身份在大陆买地皮、搞地产。


    陈元生有意识的让自己退到幕后,出头露脸的事,尽可能的让别人去干,自己躲在幕后闷声发财就行了。


    不过现在还不是大规模投资的时机,陈元生要等亚洲金融风暴结束之后,再进行大的布局,差不多要99年了。


    另外,陈元生自始至终对宋家都存有一定戒心,其实也不单单是宋家,身边的人都一样。


    涉及的资金量小,彼此相安无事。


    可一旦资金量过大,谁敢保证好人没有坏心?


    他现在从宋乔安那里调配资金,每次都是一两个亿的小规模资金量,如果一次性拿走几十亿、上百亿,万一对方犹豫了咋办?


    嫌隙从种子萌芽开始,一旦有了这个念头,后续很难控制。


    所以虽然陈元生很急,但是你先别急!


    …………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陈元生跟布朗、海顿、王新座谈了两次,还跟布朗打了一次篮球。


    只不过这次篮球就玩了十几分钟,对陈元生而言,那感觉就跟上台听相声一样,区别是不用买票。


    布朗动不动就扣篮,咱上场纯粹是看人家表演,这咋玩?


    由此可见,不要小看全美大学生职业篮球联赛的板凳球员,能去那儿坐板凳,来国内搞不好能打CBA。


    通过这几次接触,陈元生惊奇的发现布朗智商非常之高,来大陆短短几天,布朗已经会说十几句普通话。


    隔壁的弗朗克来这里都三个多月了,到现在也没整利索几句。


    在私底下跟海顿聊天,陈元生才知道,布朗本来不是学编程的,大二下学期才对编程感兴趣的,学习不到两年时间便超过了很多专业的大学生。


    但布朗也有个很大的毛病,他如果突然对某件事来了兴趣,啥都可以抛弃不管。


    去年,布朗迷上了《暗黑破坏神》游戏,连工作都不管了,一直通关才回来上班,导致整个项目拖延了十几天。


    布朗的生活主打一个洒脱,自我、无拘无束,很容易专注某件事,不喜欢管理,也不喜欢被管理。


    他们虽然是一起创业,但公司的事,布朗从来不过问,按时给他薪水就可以了。


    这种高智商,低情商的人才谁用谁头疼,但他确实很聪明,只要他专注的项目,大家都以他为核心。


    其实布朗这种人,还是很对陈元生口味的。


    第四天下午,陈元生与海顿、布朗很正式的讨论了合作模式。


    王新也准备加入进来,但他那边的工作还没辞职,所以暂时先作为第三方居中协调。


    远盛实业在国内成立“黑石软件公司”,出资1500万美元收购布朗和海顿公司75%的股份。


    硅谷的分公司,主要开发企业级软件,分公司开发的软件及其源代码,归母公司所有。


    这也是传说中的“软件国产化”,它虽然是在美国开发,但产权属于远盛实业所有。


    陈元生目前没有跟国际大公司竞争的想法,但提前要做好准备,因为竞争是早晚的事。


    而且源代码在自己手中,以后还可以做国内军工、央企的生意,这很重要。


    黑石软件在青州的公司,主要是负责网络应用软件,以及配合电脑公司、连锁网吧的扩张。


    按照海顿的意思,他不希望陈元生注入太多的资金,因为注入的资金量越大,创业团队的股份就越少。


    但陈元生表示,黑石软件公司有很强的排他性,短时间内不会再引入第三方资金,直到上市(软件公司就没有不上市的)。


    当然,黑石软件的硅谷分公司有一定的自主话语权,除开发陈元生指定的软件外,还可以开发其他软件,但投入资金必须双方管控。


    布朗准备留在青州发展,但现在必须回去,因为签证的原因,等青州的黑石软件正式筹建,布朗随时可以过来。


    对于王新这个华人,陈元生有心让他来负责青州黑石软件总部,但对于王新提出来的60万美元年薪心中犯嘀咕。


    这不是薪水多少的问题,而是王新虽然有独自管理项目的经验,但并没有运营一个大公司的经验,万一你搞不好呢?


    王新的心里很迫切,他看出来了,陈元生不差钱,而且他的项目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搞不好会成长为一家独角兽企业。


    于是王新提出一个折中方案:我拿20万美元年薪,试用期两年。两年后如果合格的话,剩下的80万美元转化为公司原始股份,如果不合格,我自己辞职走人。


    说白了,王新是想要黑石软件的股份,他想做黑石软件的联合创始人。


    股权激励,是大公司发展的必备手段,陈元生对这个并不反感,他要的是人才,只要你能完成我的布局,多给你一些股份又有何妨。


    方案初步确定,陈元生短时间内还要带人去一趟硅谷,至少要对布朗他们公司进行一个初步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