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心态很复杂

作品:《重生:先知的我,一路狂飙

    忙碌中的日子过的挺快,转眼间已经是七月中旬。


    先锋镇楼盘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完工,现在进行的是外墙粉刷美化、安装门窗玻璃。


    虽然中间发生了一点曲折,但在陈元生的补救下,基本没产生什么影响。


    二期工程还没确定下来,因为宋乔安要先看看一期房子卖的怎么样,再确定二期开工的时间。


    四栋楼的工程,总算下来陈元生不过赚了380万。


    主要是因为孟庆喜公司那1200万的窟窿,这还是陈元生让供货商压缩了200万的利润,新签转让合同时,宋乔安又多给了150万的利润。


    不然的话,这380万他都赚不到。


    好在高速公路那边的盈利确实高,即便是半路接手,陈元生现在的账面盈利已经超过1500万,预计完工后可以轻松达到2000万。


    随着洪源山拆迁补偿款的到位,陈元生个人资产已经达到了1.4亿。


    7月13日,农历5月28,是个乔迁的好日子。


    新建成的总部小院,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足足响了五分钟。


    办公楼的西侧,竖排的“远盛实业有限公司”8个艺术大字被揭开红绸,露出金黄本色。


    为了把旗下的产业集中起来,陈元生重新注册了公司,除东森木业、远东建筑之外,也是为了下一步进军地产行业做准备。


    陈老板在业内已经有了相当的知名度,这次公司乔迁,有近百个单位或个人送来贺礼,什么雕塑、帆船、景泰蓝花瓶、摆件、绿植、挂画收了一大堆。


    这栋六层的办公楼属于现代建筑,而且很奢侈的安装了电梯,因为陈老板的办公室在六楼,天天爬楼梯可受不了。


    办公楼整体设计,以陈元生后世的眼光来看,虽然还达不到要求,但跟原来那栋八十年代的建筑相比,绝对是鸟枪换炮,哪怕放在整个青州市也能算是特色建筑。


    毕竟陈元生现在的主要业务是建筑,一家建筑公司的办公楼,半点设计都没有,实在说不过去。


    陈元生自己的办公区就占了132平,分别是办公室、会客室、休息室,每个都是两大间的面积,很敞亮。


    这都是排面,亏了谁,也不能亏待自己是吧!


    连朱九深来到陈元生的办公室,都羡慕的眼红:这么大的办公区,不整两个女秘书,糟蹋了,要不要我给你推荐几个?


    …………


    二色织的破产改制终于提上日程。


    企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首要一点还是管理层的无能和腐朽。


    厂子有两千八百余名职工,其中女职工近2500人。


    厂里从班长、副班长、带班长、技术员、安全员、作业长、副作业长、主任、副主任、主任助理、车间书记、小车班、……一直到科室、科长、副科长、科员、党工团,女职委、计生办、厂长、副厂长,厂长助理,光这些挂着头衔不干活,还要拿大头的管理层就占了近800人。


    这些挂着头衔的,要么是跟领导有关系,要么就是靠拍须溜马、送礼上来的。


    除此之外,还有拿着工资不上班的;


    内外勾结,从厂里偷成品、半成品出去卖的……


    二色织能走到今天的这个地步,真不是一句话能解释了的。


    其实厂里最底层的职工也都知道,厂子积重难返,没救了。


    但即便如此,职工们也不希望厂子被私人老板收购,以前再怎么说,自己也是企业的主人。


    哪怕厂子再困难,也不敢随意的开除职工。


    但换了私人老板,开除就是一句话的事。


    所以,现在的二色织职工们的心态很复杂。


    第一派,也是势力最强的一批人。


    这些人都是有头衔的,或者领导亲戚,或者各级领导的跟班,狐朋狗友。


    这批人掌控着绝对权力,很强大。


    哪怕破产改制后他们中的某些人也面临着下岗的风险,但这帮人首先想到的,是跟领导走的更近一些,哪怕请客送礼,下岗也别轮到自己。


    总起来说,这帮人是领导的拥护者、顺从者,就算心里有想法,但表面上绝对拥护领导的决定。


    就如同挤公交车,这帮人要做的是维持秩序,维护自己靠前的上车地位:后面的穷酸不要闹,别挤,保持队形,谁闹事就打出去。


    比如一些科室的科员,他们也听到了不少小道消息,也对自己的渺茫的前途充满担忧。


    但他们绝对不敢在办公室里议论,甚至还要下基层给一线职工开会,让大家不信谣、不传谣。


    第二拨,明哲保身派,也是人数最多的一批人。


    这其中大部分是软弱者或聪明人,信奉明哲保身,信奉天塌砸众人。


    他们喜欢看别人闹,因为别人如果闹成功了,他们可以跟在后面享受福利。


    如果别人闹失败了,惩罚的是别人,与自己无关。


    私底下传播小道消息、拱火、骂厂干部,撺掇别人闹事,他们乐不此彼。


    但他们永远不会出头,见了领导还是点头哈腰,满脸微笑。


    领导稍微给点甜头,这帮人立刻就会改变立场。


    第三拨,妥协派,这帮人大概占总人数的五分之一。


    她们愤愤不平,他们有情绪,但在各级干部的管控和威慑下,逐渐妥协。


    现在纺织厂对谣言的管控相当厉害,如果某人散布小道消息被举报,从班长到厂办主任,连着三天给你开小灶。


    信息怎么来的?


    你听谁说的,你还告诉了谁?


    为什么要传播负能量,是何居心?


    然后检讨、考核、待岗、外加改制后不得录用,一条龙服务下来,谁不怕。


    宣传的阵地如果你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必须严防死守。


    这也是前世二色织裁员大半,却没有引起动荡的最主要原因。


    从上到下,几级管控。


    于是,职工们默默承担了所有。


    至于第四批的激进派,最多也就二三百人,他们有决心、有勇气,但是没组织。


    敢撺掇领头的,从班组到车间,再到居委会,全面监控。


    甚至你的家属都要被做工作“你老婆再闹事,你自己的工作也保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