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太子,我等欲要力压叛军,您为何先投降了!

作品:《大唐:朱棣魂穿李承乾?朕是太子?

    朝臣之中。


    有一垂首老者,他听到这消息后震惊得胡须乱颤。


    此人正是朝中重臣长孙无忌。


    这长孙无忌听闻大皇子造反后,他的脑海中掀起了一阵狂风暴雨。


    “大皇子造反?这怎么可能呢,他难不成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于是乎。


    长孙无忌迎面走出拱手称道。


    “圣上,若大皇子造反,那他便是犯下滔天大罪!还请圣上裁决。”


    这话传来。


    站在长孙无忌身后的一位老臣重重咳嗽了两声。


    这位老臣颇为年迈,容貌上布满了皱纹,但是那一双眸子闪烁着寒芒精光。


    此人是魏征,他其实对于李承乾是带着些许遗憾的。


    李承乾是他的弟子,他看着李承乾从小长到大,对于这个弟子被贬黔州是无比遗憾的。


    但他魏征庆幸于李承乾能够从谋反之罪中脱身,保全身家性命。


    可如今,他却在朝中听到了李承乾起兵造反,并且掌控了黔州。


    “哼。长孙无忌这老头怎么说也和大皇子乃是舅孙关系。真是无情无义啊。”


    魏征嘴角扬起嘲讽冷笑动作道。


    随之。


    他魏征上前拱手称道。


    “圣上,此事事出突然,我等对黔州情况尚且不知,还虚从长计议为妙。”


    魏征的提议说出后,那李世民表情动容露出了疑惑表情。


    他甚是不解魏征这老匹夫居然说出这话。


    “魏征,你可知黔州发生何事,你就要为大皇子说话。”


    李世民直接冷笑问道。


    魏征耸肩不语,他那表情明显也不知道李承乾在黔州做了什么。


    而后。


    李世民站了起来,他背负双手仰头叹息片刻。


    随之他缓缓回眸暴露出凶煞表情道。


    “你们可知!朕这个逆子在黔州做了什么不成!”


    长孙无忌等人一言不发,准备聆听接下来的大皇子震撼事迹。


    “他身为罪民,枉顾朕之圣恩。他身为大唐皇子,却公然起兵造反。他胆敢割据朕的土地,反抗朕的统治!”


    李世民越说越愤怒,他那鹰视狼顾的表情吓了满朝文武一跳。


    毫无疑问。


    大唐太宗怒了!


    而后。


    一位朝臣走出好奇问道。


    “圣上,大皇子只是一介庶民,他怎能起兵造反呢。臣认为黔州有奸臣当代,大皇子应该是被蛊惑心智了。”


    这位朝臣的话说出后,不少臣子都是点点头认可了。


    在他们开来,李承乾哪怕曾经是太子,但到了黔州那种山高皇帝远的地方,他哪里来的资本起兵的。


    “是啊圣上,大皇子他孤身一人在黔州,他怎能造反呢。臣认为其中必定有黔州刺史乌学林的蛊惑,甚至是此人引诱大皇子造反。”


    “没错啊!这个乌学林我记得,他先前与魏王有矛盾,而魏王殿下与大皇子素有恩怨。此人若是在大皇子耳边吹吹风,他说不定就造反了啊。”


    不少臣子们纷纷讨论道,这也让长孙无忌与魏征等人叹息不已。


    “李承乾他糊涂啊。”


    “我说这承乾怎能做到起兵造反呢,原来是刺史乌学林的帮助啊。这个乌学林真该满门抄斩啊。”


    “乌学林,这老匹夫好心机啊,妄图利用大皇子回归朝堂。”


    这话让李世民沉默下来了。


    他双眸冷漠横扫朝堂众臣身影道。


    “刺史乌学林?他!已经死了!李承乾攻破黔州城那一日,他便于满城百姓面前斩首乌学林。”


    “还有。”


    “他在黔州养兵数千!武装割据!他甚至称咱的朝中奸臣当道,蒙蔽圣心。”


    “怎么,诸位大臣你们说说,谁是奸臣,谁蒙蔽朕心。”


    李世民双眸猛然凝起寒光说道。


    他的眼神如同锋刀般扫视众臣。


    文武百官们被李世民的眼神给看得吓哭了。


    这话传下后。


    朝堂中鸦雀无声了。


    长孙无忌:圣上你看我做什么?我是奸臣?


    魏征:奸臣当道!应该不是说老夫吧,圣上你再看我就要开喷了。


    杜如晦:陛下怎么在看我?李承乾你害人不浅啊。


    众多名臣都缩了缩脖子,他们不敢与李世民的眼神对视着。


    同时。


    他们的心中也在大骂李承乾。


    好家伙!你造反就算了,你这还说什么奸臣当道,这不是害我们被天下人讨伐不成!


    还有他们对这个造反皇子有些后怕了,因为从李世民的口中知晓了很多消息。


    其一。


    李承乾居然没有当地州府的庇护,而是靠着自己的实力打下的黔州。


    其二。


    这李承乾怎么能做到养兵数千的!


    其三!


    大皇子他太会玩弄人心了,以他的皇室嫡长子身份加上一句奸臣当道,不知多少人会追随他的啊。


    众多名臣们深思片刻后,他们立刻就明白了李承乾造反会引发大唐的灾难。


    于是。


    长孙无忌第一次站出来喊道。


    “圣上!大唐在您的带领下扬威天下,万国来朝!百姓安居乐业,如此繁荣兴盛的国家怎么会出现奸臣!这大皇子是在污蔑我等臣子,更是挑衅圣上龙威!”


    随之。


    长孙无忌党羽们全然列位喊道。


    “请圣上!发兵黔州,镇压叛军!”


    “请圣上!严惩大皇子!”


    而这时候。


    房玄龄站出来了。


    他并没有提议严惩李承乾,也没有提议发兵黔州。


    “启禀圣上,臣有话要说。”


    房玄龄拱手称道。


    而李世民也等他说话很久了。


    “梁国公有话要说?”


    “是的圣上,臣对大皇子造反之事有不同看法。”


    “准了。”


    李世民大手一挥袖子喊道。


    “是!圣上,这大唐正处进攻高丽的关键时期,数万精锐以及几位将军都在前线。”


    “此外,再过几个月便是冬天了,我等需要防范北边突厥南下骚扰大唐边关。”


    “如若我们从长安发兵黔州,北方战争不断的话,难以保证长安安危。一旦我们在黔州吃了败仗,后果不堪设想。”


    这话说出后。


    李世民也是眉头舒展开来,他点点头道。


    “梁国公分析得不错,那你说应当怎么办?”


    “臣认为,圣上应当与大皇子和谈。不如先派出钦差大臣入黔州,许以大皇子回归长安城的好处等等,让他原地解除叛军兵权。这样便能兵不血刃地解决叛乱了。”


    如此言语说出后。


    满朝文武开始了喧闹议论。


    “可笑!简直就是可笑!咱堂堂大唐帝国还需要与叛军和谈!”


    “他李承乾早已被贬为庶民!让他回归长安?回归朝廷?那这把当今太子李治殿下看作什么了!难不成,一朝两太子不成!荒唐!”


    “梁国公,那李承乾在黔州的叛军虽说数千,但以黔州那种资源贫穷,经济匮乏的地区能养出精兵吗?”


    “说得没错啊。这黔州叛军岂能和长安精锐相比较!我看啊,对方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民兵!”


    “梁国公,你莫不是和大皇子勾结了吧。”


    这众臣讨论声让房玄龄的面色沉了下来,他当即回头将污蔑自己的臣子给揪住喊道。


    “你敢说老夫和大皇子勾结?你何来的证据!”


    “那你为什么庇护着大皇子!”


    “我那是为了大唐疆土稳定,为了百姓安危!”


    “为了疆土!这黔州丢了,下一个是哪个地方?是辰州?还是黔中道所有州县?”


    这些话吵得跟个菜市场一样,所以李世民也听得心情烦躁,而后他将目光投射到了下方的一位俊俏青年。


    这青年身穿锦绣长袍,气质不俗。


    此人就是如今的大唐太子李治。


    “太子,你怎么看。”


    这话传来。


    李治也从思考中惊醒过来了,他的身旁站着长孙无忌和杜如晦等人。


    “殿下,圣上叫你呢。”


    “殿下别发呆了,圣上这是问你怎么处置大皇子。”


    “你可千万要让圣上严惩他李承乾,这要是让李承乾回来了,您的太子位就有危险了。”


    长孙无忌以及杜如晦等人警醒道。


    但是李治心地善良,为人柔弱不堪,所以他就站出来喊道。


    “儿臣觉得梁国公所说有理,父皇应当考虑大局,与大哥和谈。我相信大哥他不是为了反抗父皇您,而是想着借此机会回到长安。”


    “而且,父皇不是也想要大哥回来吗?”


    李治的话让众人愣住了。


    他们看着李治的背影跟看个怪物一样。


    你妈的!


    我们为你李治冲锋陷阵,力压和谈就是要保护你的太子位,你居然直接先投降了?


    这些新太子党等臣子都是叹息不已,他们的心中哀叹追随李治到底对不对啊!


    他们更加想不出来如果李承乾这头狼回到了长安怎么折磨李治了。


    这小白兔李治怎么打得过李承乾啊!


    不仅是他们震惊。


    李世民也有些意外了。


    他双眸透露出复杂的眸光看向李治。


    李治你还真是一如既往的柔弱卑微啊!


    一方面。


    李世民赞叹李治的善良。


    但另一方面,他又可惜李治太柔弱了,这样的性格怎能当皇帝啊。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