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萨姆-2防空导弹系统完全体准备试射
作品:《年代军工:让你当厂长,你整出了蘑菇蛋》 电子计算机研究所半导体器件小组的主要成员都紧张的盯着示波器的显示屏。
整个检测过程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却让在场所有人都感觉到度日如年。
好在整个检测过程并没有出现任何波折。
这一批生产出来的PN结型晶体管中,有三分之一通过了测试。
剩余的三分之二自然是属于报废部件。
也就是说目前的PN结型晶体管的良品率在30%左右。
这个良品率在秦风看来是可以接受的。
毕竟美帝刚开始的时候,晶体管良品率甚至只有10%左右。
现在能够达到30%的良品率已经让他非常满意了。
只需要再给他们一些时间,良品率肯定是会有所上升的。
只要能够达到60%以上就算是合格的。
“啪啪啪——”
秦风率先鼓起掌来,脸上带着笑容看向了王守武、黄昆他们。
“恭喜你们,你们在这场半导体的攻坚当中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王守武、黄昆两人也是欣喜若狂。
“成功了!
我们成功造出了最先进的晶体管,我们终于把它造出来了。”
顿时黄昆喜极而泣,他们在这段时间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现在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顷刻间整个车间实验室当中都响彻着狂欢的欢呼声。
PN结型晶体管已经完成了试制,而接下来就是进行大规模量产。
同时在这个生产的过程当中提高良品率。
这也意味着龙国拥有着成熟的PN结型晶体管可以使用,不用再用手工生产的点接触型晶体管。
虽然都是晶体管,但第一代晶体管和第二代晶体管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
全晶体管计算机、雷达、晶体管无线电台、数字式电子控制系统等都可以大规模应用晶体管,可以不用再受到点接触型晶体管缺陷的限制。
他们所跨出的这一步对于龙国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狂欢过后,秦风把王守武、黄昆、王大珩他们叫到了一旁。
“现在我们已经成功打通了晶体管的生产链条,可你们的任务还远远没有结束。
下一步研制场效应管以及集成电路就是你们的任务。
这项任务的难度不比研制PN结型晶体管低,甚至要求还更高。
所以我打算向上级申请,将你们半导体器件小组独立出来,成立半导体研究所。
同时我还打算成立一个无线电专用设备厂,用于生产光刻机、蚀刻机等生产半导体器件所需的材料。”
随即他又看向了王大珩。
“光刻机的技术升级和改进,包括研制新的光刻机,也需要你们光机所的支持。”
在秦风的规划当中,半导体研究所、沈阳光机所联合各大高校负责半导体、半导体生产设备的技术研发任务。
新成立的无线电专用设备厂负责生产任务。
从而形成初步规模的半导体以及半导体设备产业链。
想要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就需要时间,这并非短时间内就可以一蹴而就的。
不过好在现在龙国走在了西方的前面,所以时间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宽裕的。
秦风他也可以保证,龙国在半导体以及半导体设备方面的技术进步会快于西方。
只要一步快步步快,或许他还可以看到卡西方脖子的一幕。
对于成立半导体研究所,王守武、黄昆两人自然那是高兴的。
这也意味着他们在电子计算机研究所当中和电子计算机项目组争抢经费,他们可以自己独立申请,争取到更多的发展经费。
对于半导体的发展来说当然是更有利的。
而对于场效应管、集成电路,他们也在之前秦风提供的资料当中看到过相关的资料。
场效应管属于单极晶体管,是制造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核心部件之一。
所以想要研制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就必须要研制出场效应管。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这个场效应管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他们还需要联合高校、光机所对现在的光刻机进行改进和技术升级,使其适应不同规格的晶圆片。
比如2英寸、3英寸。
秦风在回到了工业部后,便将电话打到了郭院长的办公室当中,给他汇报成果的同时,顺带向他述说了自己成立半导体研究所的想法。
郭院长在听到王守武他们居然成功研制出PN结型晶体管的时候,整个人都变得有些激动了起来。
“他们居然这么快就研制出了三极管?”
场效应管当中也有PN结,所以三极管才是这个晶体管的普遍叫法。
郭院长也看过秦风提供的资料,自然知道这个三极管对于龙国的电子科技领域有多么重大的作用。
“秦风,你和半导体小组的所有成员都立下了大功。
关于你成立半导体研究所的提议我答应了。
对于这个半导体研究所的所长,你有什么建议吗?”
秦风闻言也不客气,沉吟了片刻后便说道:“由黄昆教授担任书记,负责所里的全面工作。
王守武担任所长,主要负责技术领域。”
“行,就按照你说的办。”
在放下了电话后,秦风也松了一口,心又开始肉疼了起来。
成立半导体研究所的事情已经不用他操心了。
可是要新建无线电专用设备厂可是需要用到他的自由经费,这可是一笔千万级的投资。
他刚到手的自由经费直接就去掉了大半。
可这个设备厂又必须要成立,这笔钱可是不能省的。
接下来秦风的主要任务便是成立这个无线电专用设备厂。
厂长的人选他也已经选定了,叫做谢希德。
他也是在2月份刚刚归国的人才,目前在哈工大,负责创办半导体物理专业。
这位大佬可是麻省理工毕业的工学院博士,固体物理学家,在未来属于和黄昆齐名的人物。
所以秦风把他给拉了过来,兼任无线电专用设备厂厂长一职。
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快便来到了3月底。
雷达厂这边的张直中向秦风汇报了一份捷报。
他们成功造出了匙架预警搜索雷达,补齐了红旗-1防空导弹的最后一块拼图。
这也意味着红旗-1防空导弹系统已经完成了所有研制任务。
接下来的就是将这套系统组装起来进行初步调试,然后再进行试射。
而秦风也拿起了电话,准备向几位领导汇报这个喜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