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 章 斗诗
作品:《乱世荒年:我靠每日情报养活全家》 王琦在几个人的簇拥之下,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走了进来。
“两位先生好啊。”
两个老学究虽然心中不爽,不过还是点了点头。
“王公子好!”
“当初我是在你们这开蒙的,今日从外面学成归来,所以想要拜会一下两位先生。”
不过这时,他的目光从众人的面前一扫而过,落在了陈玉的身上。
倒不是他认识陈玉,而是因为这个男人穿着和其他人都不一样。
“这是哪来的菜农,书院这种大雅之堂,你也配进来?”
“赶紧滚出去!”
就在这时,王琦身后的一个男人低声说道:“王老弟,这位可不是一般人,他正是给你姐下休书的陈玉!”
说话的人不是旁人,正是李文儒。
而王琦听到这话,顿时走上前去。
“好好好,原来是你啊。”
“当众给我姐下了休书。让我们王家颜面扫地,本少本来还想找人抓你来着,没想到你小子自己送上门来了!”
陈玉看着这个家伙。
顿时明白了对方的身份。
王语嫣虽然是王家的大小姐,备受宠爱,但是真正让王家所有人都宠爱到过分的,是王语嫣的弟弟,也就是自己眼前的王琦。
当初他和王语嫣成亲,因为只是为了冲喜。
所以王琦这种纨绔子弟压根就没参加。
故而不认识自己。
当然,自己不认识他,也是因为二人圈子阶级都不一样!
陈玉没有看他,反而看向了在王琦身后跟着的李文儒。
“文儒兄,这才几天啊,就从赛诗会的阴影之中走出来,继续在大街上大摇大摆了?”
“这谁家的小媳妇看到你,不得害怕啊?”
他这话让李文儒的脸色变得煞白!
靠!
那一日赛诗会结束,自己还真的成为了大家的笑柄。
尤其是很多人一想到陈玉说的,都害怕李文儒偷家。
就连几个平日里的好友都婉拒了他的邀请。
直到今日,王琦从外地回来,他这才跟着出来。
结果没想到又碰到了这个煞星!
“陈玉,你少在这里血口喷人。”
有王琦在这儿,李文儒倒是胆子大了不少。
“那一日只是你运气好,今日王公子在这里,你可敢比一比?”
王琦则是不屑的说道:“李文儒,你这有点儿太埋汰人了吧!要我跟这种乡野村夫的比,这我赢了他也不光彩啊!”
李文儒眼珠子一转。
立刻小声说道:“你有所不知啊,要是你真的给陈玉打一顿,外面的人最多觉得你是一个莽夫,仗着家里的背景收拾他!”
“如果你在诗书上面赢了他,才会成为全镇举世瞩目的人才,这样的话,才能入仕途……”
李文儒这话让王琦眼前一亮。
“是啊。光是这么收拾他有啥意思,起码要让他心服口服,让大家心服口服!”
李文儒看到王琦这不太聪明的样子。
心中暗道你小子真的拜了名师吗?怎么看着这么像地主家的傻儿子?
算了算了,我要不是为了功名和你姐,怎么会来帮你出主意呢!
李文儒的想法很简单。
自己若是不在,王琦打陈玉一顿,那无可厚非,他甚至还会欢欣雀跃。
可是自己在这里,若是王琦打了陈玉一顿。那么很多人都会认为是自己公报私仇。
甚至会更加确凿他喜欢偷家这件事。
这对于自己能够入赘王家,娶王语嫣这个恋爱脑的青梅近乎是绊脚石一样的存在。
故而,唯有让陈玉主动认输,彻底洗刷他在其中鼓动的嫌疑才行。
比文采的话。
那么跟他可没啥关系了。
王琦走上前去,嚣张的站在陈玉的面前。
“陈玉,你可敢跟我比?”
“比什么?”
“呵呵,不管是诗词歌赋还是琴棋书画,我都随你挑!”
王琦之所以这么痛快的答应李文儒的建议,其实也有一个自己心中的想法。
那就是自己在外面空学了一身本事,今天在镇上,众人的面前,要好好使出来!
陈玉听到这话,差点儿笑出声了。
妈的,这小子真是喜欢往枪口上撞啊。
“好啊,那我们比做诗怎么样?”
王琦颔首。
“当然没问题。”
“为了公允期间,就由两位老先生来随机出题如何?”
陈玉这话,让书院不少人都纷纷侧目。
他们没有想到陈玉居然玩的这么大。
“好啊,请两位老师出题吧!”
两位老先生闻言。
互相看了一眼。
其中一个咳嗽一声。
“那好,今日老朽就出一道题目!”
这个老头露出一抹坏笑。
“二位就出一首关于爱情的诗,如何?”
“好!”
王琦大笑着说道:“陈玉,用不用给你一点儿时间想想啊?别到时候露怯!”
陈玉微笑着说道:“还是你先说吧!我怕我说完了之后,你说不出口!”
王琦冷笑不已。
“我师从名师大家张昌,作诗乃是我的家常便饭。”
“既然陈玉要我先做,那我当仁不让了!”
“笔墨伺候!”
书童连忙在桌子上摆好了笔墨纸砚。
王琦则是刷刷刷在上面写下了四句诗。
众人看到上面的诗句。
顿时纷纷鼓掌。
“好!”
“好诗!”
“王公子不愧是师从名师大家,这首诗太牛了。”
“此诗甚至可以被收录为爱情诗里面的诗集!”
王琦在众人的吹捧之下。
高高昂起头。
傲然的看向陈玉。
“现在该你了!”
陈玉冷笑一声。
“好啊。笔墨!”
书童连忙给他笔墨纸砚伺候好了。
陈玉深吸一口气。
闭上了双眼。
王琦冷笑一声:“呵,装神弄鬼!”
陈玉呼出一口气。
笔走龙蛇!
一行漂亮的字映入众人的眼帘。
一个人忍不住读了出来。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一首诗写完。
书院闹闹哄哄的声音戛然而止。
众人仿佛看到了分隔两地,无法相守的爱人之间那浓郁的思念。
就连两个老先生,此刻都楞在了原地。
陈玉和王琦二人的诗,孰好孰坏,这一刻仿佛无需宣布,光是大家的态度就可以看得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