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赌约?
作品:《重返1977:知青老婆供我上大学》 午后的阳光透过宿舍窗户,在水泥地上洒下几片斑驳的光影。
陈建、王科宝和中天三人各自坐在床沿,气氛里还带着新生初遇的拘谨,谁都没怎么说话,只偶尔传来整理行李的窸窣声。
忽然,走廊里传来一阵脚步声,越来越近,紧接着,宿舍门被轻轻推开,发出 “吱呀” 一声轻响。
陈建最先反应过来,猛地抬起头,目光刚落到门口,嘴巴就不由自主地张大了,声音里满是藏不住的惊讶:
“哎?怎么回事啊?舍友不是郭畅,怎么看着像个女生?”
这话刚出口,门口的人就说道:
“你什么眼神啊,再仔细看看,是我啊。”
陈建这才眯起眼睛认真打量。
藏青色的干部服熨得平整,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鼻梁上架着一副细框眼镜,可不就是负责他们系的辅导员刘芳洁嘛!
他的脸 “唰” 地一下就红透了,手忙脚乱地从床沿站起来,挠着头一个劲儿道歉:
“刘导员!实在对不起,我刚才没看清楚,闹了这么大的笑话,您别往心里去啊。”
刘芳洁笑着摆了摆手,走进宿舍,目光缓缓扫过三个年轻人,最后落在陈建和王科宝身上:
“这间宿舍目前就安排你们俩住,后续还会来一位历史系的同学。人少也好,彼此能多照应着点,也清静。”
“咦,看来人已经到了,那我就不出说了。”
然后她从随身挎着的帆布包里掏出两张叠得整整齐齐的课程表,递到陈建面前,“这是你们中文系这学期的课表,课程时间和教室都标得很清楚,记得提前去占座,别迟到旷课。”
“谢谢刘导员!”
陈建双手接过课程表,小心翼翼地揣进上衣口袋,生怕折坏了。
旁边的王科宝也连忙点头,语气里满是新生对老师的恭敬:
“辛苦导员跑一趟了,我们记着您的话。”
角落里的中天却只是抬了抬眼皮,看了刘芳洁一眼,又低下头继续整理自己的书本。
他是物理系的,跟中文系的辅导员本就没什么交集,课表和叮嘱也跟自己没关系,没必要凑这个热闹,安安静静待着就好。
王科宝用眼角余光瞥了中天一眼,心里悄悄盘算起来:
不是郭畅就好,这样还少个人,这样也挺好,空出来的那张床正好能当储物架,放行李、书本什么的,省得自己的东西堆在床边,看着乱糟糟的。
刘芳洁把课程表递完,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语气一下子变得郑重起来,眼神落在陈建和王科宝身上,一字一句地叮嘱:
“学校每个月会给你们发 20 块钱的补助金,你们可别小看这笔钱。”
“现在食堂一份素菜才几分钱,一份荤菜也不过一毛多,这笔钱足够你们大半个月的伙食费,再买点文具、日用品也够了。”
“一定要省着花,别乱买没用的东西,日子得精打细算着过。”
“我们知道了!”
两人异口同声地答应,认真的说道。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20 块钱可不是小数目,足够让一个学生安稳度过大半个月,谁也不敢不当回事。
刘芳洁的目光在王科宝脸上多停留了几秒,眼神里带着明显的欣赏,语气也柔和了不少:“你就是王科宝吧?我之前看了新生档案,你的高考成绩很突出啊,在咱们系里都排得上号。”
王科宝一听这话,心里瞬间涌上一股激动,眼睛都亮了,忍不住往前凑了半步,语气里带着几分急切地追问:
“导员,您说的‘很突出’是有多好啊?能不能跟我说说具体是多少分?我到现在还不知道自己考了多少呢。”
刘芳洁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
“这个分数嘛,等下次咱们单独聊的时候再说。现在人多,不太方便。”
王科宝心里立刻就明白了。
今年是高考恢复的第一年,很多政策还没完善,考生的分数是不对外公布的,只有入学后通过查档案才能知道具体数字。
辅导员大概是不想当着中天和陈建的面说,免得让另外两人觉得有差别对待,心里不舒服。
他也识趣,没再追问,只是笑着点了点头:“好,那我就等您下次跟我说。”
临走前,刘芳洁又回头看了看三个年轻人,语气诚恳:
“在学校要是遇到什么困难,不管是学习上的,还是生活上的,都可以随时来找我。别不好意思,我就是来帮你们解决问题的。”
陈建和王科宝连忙点头应下,一直目送刘芳洁走出宿舍门,直到脚步声消失在走廊里,才松了口气。
刘芳洁刚走,陈建就一把抓住王科宝的胳膊,语气里满是羡慕,眼睛都快放光了:
“科宝,你听见没?刘导员刚才那话,明显是说你高考成绩特别好啊!不然她也不会特意提一嘴,还说要单独跟你说分数。”
“是啊。”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中天也放下手里的书本,抬起头附和道,“刚才导员看你的眼神都不一样,肯定是成绩拔尖的那种。”
王科宝嘴上随意地应着:
“说不定吧,谁知道呢,也许导员就是客气客气。”
心里却泛起一阵嘀咕:
这年头就算考得是第一名又有什么用?
不像几十年后,考个好成绩不仅有奖金,学校还会敲锣打鼓地把状元横幅挂在家里,走到哪儿都被人羡慕。
他晃了晃脑袋,把这念头甩了出去。
自己毕竟是从后世穿来的,想法太现实了,跟现在的环境有点格格不入,还是别想这些有的没的,免得给自己添堵。
陈建坐在自己的床沿上,晃着两条腿,忽然想起了什么,看着王科宝问道:
“科宝,你为什么选择燕大的中文系啊?是不是从小就喜欢文学,想跟那些经典作品打交道?”
王科宝心里 “咯噔” 一下,这话可没法说实话。
总不能告诉他们,现在政策刚松动,投机倒把风险太大,他想靠写点文章挣点安稳钱,还不用风吹日晒吧?
只能含糊地笑了笑,找了个借口:
“嗯…… 就是平时喜欢看看书,觉得中文系能接触到更多好作品,还能跟老师、同学一起讨论,挺有意思的。”
“我跟你可不一样!”
陈建眼睛一下子亮了,语气里带着几分不好意思,却又藏不住的期待。
“其实我的梦想比较简单,是想当一名作家!以后能写出自己的小说,让更多人看到我的文字,知道我想说的故事。”
“当作家?”
中天皱了皱眉,犹豫了半天,还是忍不住开口道。
“可是我之前听我表哥说,中文系好像不培养作家啊。他就是中文系毕业的,说他们主要学的是怎么鉴赏文学作品,怎么分析文章的结构、手法,跟写作没太大关系。”
陈建愣了一下,随即认真地想了想,反驳道:
“确实有人这么说,说中文系是培养文学鉴赏人才的,不是培养作家的。”
“但我觉得,都差不多,中文系肯定对写作肯定有帮助啊。知道什么是好文章,知道好文章好在哪儿,自己写的时候不就能借鉴吗?就算是间接培养作家了吧?总比自己瞎写,连好坏都分不清强。”
“你这话有道理!”
中天点了点头,觉得陈建说得挺对,“多学多看,总能学到点东西的,慢慢积累,肯定能进步。”
就在这时。
“咚咚咚。”
宿舍门被轻轻敲了三下,打破了三人的对话。
他们抬头一看,门口站着一个穿中山服的男生,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背头,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看着既精神又斯文。
陈建和王科宝一眼就认出来了。
这是上午开学典礼上发言的新生代表:郭坤。
郭坤推开门,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语气礼貌地问道:
“请问一下,王科宝同学是不是在这个宿舍?我找他有点事。”
“是啊,……”
陈建刚要抬手指向王科宝,话还没说完,就被王科宝用胳膊肘悄悄碰了一下,硬生生把剩下的话咽了回去。
王科宝抢先开口,语气里带着点故意的调侃:
“他啊,有事出去了。”
其实王科宝见了郭坤就觉得有点不自在,总觉得他那副斯文的样子背后藏着点什么,心里莫名就冒出个念头。
想捉弄他一下,看看他会是什么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