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笑点太低了吧?

作品:《重返1977:知青老婆供我上大学

    燕大图书馆的晨光刚漫过窗台,落在一排排的古籍上,冯镜先放下帆布包后,便快步走到墙角的电话前。


    指尖在冰凉的金属拨号盘上转动,“咔嗒咔嗒”的声响在安静的阅览室里格外清晰,不过片刻,听筒里就传来王科宝那带着几分急促的声音。


    “科宝,是我。”


    冯镜先率先开口。


    “镜先?你可算来电话了!”


    “之前说的那事儿,怎么样?同意了吗?”王科宝急不可耐的说道。


    “放心吧,我妈同意了。”冯镜先笑着说道。


    “那可太好了。”王科宝的语气里满是雀跃,像是瞬间卸下了千斤重担,可没等这股兴奋劲儿持续多久,他又立马追问道。


    “那投票定在啥时候啊?可别拖太久,我总觉得夜长梦多。”


    “放心吧,时间在明天晚上。”


    “时间紧点反而好,早投票早出接过。” 冯镜先说道。


    “明天晚上……”王科宝点了点头。


    听到明晚上就有有结果出来,王科宝的内心紧张不已。


    2个月的高考他都没紧张过。


    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水平和试题。


    自然不担心。


    可明晚就要要出结果了。


    冯镜先的家里投票状况也不是很明确。


    怎能不紧张。


    冯镜先听出他语气里的焦灼,轻轻咳了一声:“科宝,跟你说个事儿,需要你帮忙。”


    “怎么了?”


    “你尽管说,只要我能办的,绝不推辞。” 王科宝爽快的说道。


    “是我妹妹麦冬的事。”


    “早上她给我说,她喜欢《牧马人》。”


    “想和作者见见面、顺便再签个名。”


    本来学校组织去参加作者的座谈会,还特意准备了笔记本,结果临出发那天,学校的班车坏在半路上了,没去成。”


    “回来之后,她跟我叹惜了好几天,说这么好的机会错过了,太可惜了。”


    王科宝心里一阵后怕。


    他暗自庆幸幸亏是车坏了,不然自己的身份就暴露了。


    他顺着冯镜先的话往下接:“那太遗憾了。”


    “这种能跟作者当面交流、要签名的机会,可不是天天都有,换谁都得心疼好一阵子。”


    “可不是嘛。”


    “她后来听隔壁学校的同学说,作者在你们生活上班,早上就给我说了这事,想让你帮帮忙,安排见个面,签个名。”


    “你在那边上班,平时能接触到的人多,所以你给安排安排,帮帮她。” 冯镜先叹了口气。


    “这事儿简单!”王科宝想都没想就应了下来,心里暗自嘀咕:


    自己就是《牧马人》的作者,别说签名了,就算麦冬想要作者写句鼓励的话,他都能立马写上,还能保证是“亲笔”。


    “你跟麦冬说,她想啥时候要?我这边随时能弄好,一张够不够?不够的话我多弄几张。”


    “明天中午行不?”冯镜先试探着问,“她中午放学有一个钟头的休息时间,从学校骑车到你们生活馆,也就十来分钟,正好能过去找你。”


    “我下午要在图书馆清点新到的图书,一摞一摞的,还得登记编号,走不开,就不陪她过去了,到时候让她自己去找你。”


    “没问题!”


    “让她明天中午直接去生活馆找我就行,我到时候在门口等她,免得她找不着地方。” 王科宝一口应下,笃定的说道。


    “那真是太谢谢你了,科宝。”


    “这丫头平时在学校里不爱说话,跟同学交流都少,唯独对写文章的人特别崇拜,尤其是喜欢《牧马人》里的故事,说想跟作者聊两句,问问他写主人公的时候,是不是有真实的原型,还有那些细节是怎么想到的。”


    “那明天就辛苦你带她去见作者本人了。”冯镜先说道。


    “等等,你刚才说什么?”


    “你说麦冬还要见作者本人?“王科宝手里的听筒差点没拿稳,“哐当”一声磕在了桌沿上。


    他整个人都懵了,刚才尽顾着想投票的事情了,没注意她说要见作者本人的事情。


    此时脑子里像是被塞进了一团乱麻,越理越乱:这可咋整?总不能自己跟自己见面吧?


    他张了张嘴,半天没说出一句完整的话,喉咙里像是堵了团棉花,又干又涩。


    “咋了科宝?是不是不方便?”


    “要是不方便的话,我就跟麦冬好好说说,让她别为难你。”


    “她这孩子就是性子直,想到啥就说啥,没考虑到实际情况,你别往心里去。” 冯镜先听出他语气不对,声音里多了几分担忧。


    王科宝心里纠结得不行,一边是冯镜先的托付,一边是自己没法“见自己”的窘境,可一想到冯镜先后面的话,他又硬起了心肠:


    王科宝没接话。


    “科宝,我给你说。如果你帮了麦冬,这么明晚上的投票麦冬肯定支持我们。”


    “她维持不惜得罪学琴女士,也要支持我们。如果这事不好安排的话,我担心麦冬会心生芥蒂。到时候……“冯镜先分析了利弊。


    “我知道了,镜先。”


    “麦冬这份情,我不能不领,这忙我要是不帮,也太说不过去了。”


    他知道自己没退路了,只能先应下来,走一步看一步,大不了到时候就坦白身份。


    “那我就先替麦冬谢谢你了。”


    “明天中午你多费心,我这边忙完清点工作,就给你打电话问问情况。” 冯镜先松了口气,感激的说道。


    “你放心吧,我肯定把事儿办好。”


    王科宝挂了电话,坐在椅子上愣了好一会儿。


    他看着桌上的搪瓷缸,里面的茶水早就凉了,却没心思喝。


    他琢磨着:如果无法避免你,大不了就直接告诉麦冬,自己就是作者。


    到时候人前显圣,让他们冯家看看,自己的才华。


    这么一想,心里的焦虑倒少了几分,甚至还有点隐隐的期待。


    ……


    第二天中午,学校的下课铃声刚落,冯麦冬就推着自行车冲出了校门。


    车筐里放着一本崭新的《沪市文艺》,封面用透明的塑料纸仔细包着,边角都压得平平整整.


    那是她上周托同学帮忙买回来的,上面转载了《牧马人》全文,她早就把里面的故事翻了好几遍,连一些精彩的句子都抄在了笔记本上。


    她骑得飞快,额前的碎发被风吹得飘了起来,脸颊因为着急而泛红,到生活馆门口的时候,额角已经沁出了一层薄汗。


    她停下车,刚想抬手擦汗,就看到王科宝站在生活馆的台阶上等她。


    “麦冬,这儿。


    “冷不冷啊。”王科宝赶紧迎了上去,伸手想帮她把自行车推到旁边的车棚,却被冯麦冬摆摆手拒绝了。


    “科宝哥,等久了吧,谢谢你帮我忙。”


    冯麦冬擦了擦额角的汗,脸颊依旧泛红,不好意思地喊了声“科宝哥”。


    她其实想跟姐姐冯镜先一样叫“姐夫”,可不好意思。


    总觉得对着王科宝叫“姐夫”,有点别扭,毕竟他们还没复婚。


    “没事,我也是刚出来没多久。”


    “我已经把《牧马人》作者的签名给你弄好了,就在这本杂志上。”


    “你看看,字迹还清楚不?要是不满意,我再找作者重新签。” 王科宝领着她往生活馆里走,一边走一边说。


    他心里其实有些打鼓,手心都冒出了汗,想着等会儿到办公室,就跟冯麦冬坦白自己的身份。


    与其等会儿被拆穿,不如主动说出来,还能显得坦荡些。


    两人很快就到了办公室。


    窗户敞开着,春风从外面吹进来,带着几分暖意,还夹杂着院子里海棠花的香气。


    司明远一早就去歌舞组帮忙排练了,说是要准备月底的文艺汇演,这会儿还没回来,办公室里就他们两个人,显得格外安静,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声。


    “麦冬,你看。”


    “作者的签名在这儿,我昨天特意跟他说,要签得清楚点,省得你看不清。”


    “他还问我是谁要的,我说了是镜先的妹妹,他还挺乐意的,特意找了支新钢笔,写得特别认真。” 王科宝从口袋里掏出那本卷边的《沪市文艺》,小心翼翼地翻到转载《牧马人》的那一页,指着上面的签名递给她。


    “谢谢科宝哥!”冯麦冬接过杂志,惊喜不已。


    她手指轻轻抚摸着签名,生怕把字迹蹭掉,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嘴角忍不住向上翘着,连眼睛里都盛满了笑意。


    她看了好一会儿,才抬头问道:“科宝哥,这签名真的是作者亲手签的吧?不会是你找别人仿的吧?我之前听说,有人会仿作者的签名骗人,我可不想拿到假的。”


    “当然是亲手签的!”


    “我昨天特意去找作者,跟他说了你的情况,他听了之后还说,现在像你这么喜欢文学的年轻人不多了,特意多写了几个字。”


    “你看,这旁边还有一句‘愿文学伴你成长’,就是他特意加的。”他一边说,一边指着签名旁边的小字,心里暗自庆幸自己昨天多了个心眼,加了这么一句。


    冯麦冬又低头看了一会儿签名和那句寄语,才抬起头,眼神里带着几分紧张和期待,环顾了一圈空荡荡的办公室,小声问道:


    “科宝哥,我……我还想和《牧马人》的作者面聊下,怎么样?。


    “他现在在不在这儿啊?我想跟他问问,写里面那个主人公许灵均的时候,是不是有真实的原型啊?”


    “还有,他写许灵均在牧场的那些生活细节,是不是自己亲身经历过啊?”


    王科宝听出她有点紧张。


    他忍不住在心里觉得好笑:


    这丫头平时总是冷冰冰的,跟谁都不爱说话,在冯家基本上不搭理自己,没想到见个作者还会这么紧张,倒挺反差的,像个怕生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