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一分决定命运
作品:《重返1977:知青老婆供我上大学》 见冯镜先还是疑惑,没有动静。
王科宝又见书拿了回来,然后当着她的面轻轻翻开,书页间还带着淡淡的油墨香。
“这本书我之所以觉得不错,是因为这里面的内容写得是真不错,好多文章都特别接地气。”王科宝的声音带着几分自然的随意,像是只是偶然发现了好书想和她分享,完全没露出刻意引导的痕迹。
冯镜先好奇地凑过来看,目光落在书页上。
王科宝指着其中几篇,继续说道:
“你看,这里面分类特别清楚,有专门写人的。像写家里的父母、兄弟姐妹,或是隔壁邻居、远方亲戚的故事,细节写得特别生动,读着就像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样。”
“除了写人,还有不少写物的。春天的迎春花、夏天的荷塘、秋天的银杏,连院子里跑的小猫、门口趴着的小狗都有专门的文章写,把这些东西的模样、习性写得活灵活现的。” 他指尖又往下挪了挪,翻到另一页说道。
“另外还有记事的,你看这篇《难忘的一天》,光看标题就觉得有故事,内容更是精彩。读着特别有代入感。” 说着,他特意停在一篇标题醒目的文章上,语气里带着点赞叹。
说到这儿,王科宝微微顿了顿,眼神里闪过一丝回忆的暖意,像是不经意间被题目勾起了往事:
“这个范文,让我突然想到我来燕大之前,我正跟着我姐去退婚呢,没想到你从城里回来了,真是高兴。想起那一天,真是难忘的一天。”
王科宝这番话像是随口一提,却精准地把话题引到了过去的回忆上。
冯镜先听到这儿,眼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带着点嗔怪的语气问道:“是吗?我当时可没看出来你高兴。我记得你当时就只是跟我打了个招呼,表情看着挺平淡的。”
“是真的,不过我一个男人不能把心里的情绪都写在脸上了吧?要是一见到你就喜形于色,那也太不稳重了。” 王科宝听了,有些无奈地笑了笑。
“好吧,看来你这么难忘的一天,那我就暂且信你。”冯镜先笑着接过王科宝递过来的《作文大全》,指尖轻轻摩挲着书页,“这本作文书看着确实不错,我拿回去看看,说不定还能帮我提高提高写作水平。”
王科宝见她收下书,心里悄悄松了口气,又顺势补充道:
“难忘的一天,你多看看,学学,记住了。’
“还有,这本书记得也让朝阳好好学习下,他底子弱,让他好好学习下。”
“他情书是写的不错,用词还挺浪漫,但高考作文可不是浪漫就能得高分的。”
”得让他多学学人家的写作技巧,比如怎么安排结构、怎么描写细节,对他写作文、甚至以后写别的东西都有好处,对你俩来说都是件好事。”
冯镜先赞同地点点头,语气诚恳:“科宝谢谢你,这么为朝阳着想,我替他谢谢你。“
“朝阳那孩子有时候是有点傲气,让他多看看别人的好文章,确实能让他沉下心来。”
可刚说完,她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眼神里带着几分疑惑,盯着王科宝:“哎,我发现你对他有点过分的好呢?比对一般的朋友要用心不少。”
“那能一样吗,也不看我们是什么关系,他可是我小舅子,我不对他好对谁好啊?”
”因为在乎你,所以也想好好照顾你的家人。” 王科宝很真诚的说道。
“就你会说好听的。”冯镜先嘴上这么吐槽,心里却像被温水泡过一样,暖洋洋的。
她一直希望王科宝能和自己的父母家人处好关系,现在看到他这么在意朝阳,心里别提多满足了。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气氛正轻松愉快的时候,冯镜先脸上的笑容忽然慢慢淡了下去,眼神也变得有些飘忽,渐渐沉默了下来,手里的作文书也无意识地捏紧了。
王科宝很快就察觉到了她的不对劲,刚才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变了情绪?
他急忙问道:“镜先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还是有什么心事啊?”
冯镜先抬起头,眼神里带着几分担忧和凝重,声音比较低迷:“科宝,我突然在想,要是咱们俩高考的时候,不是同一所大学,那该怎么办啊?”
“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呢。” 王科宝听了,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一副满不在乎的笑容。
“这怎么不是大事啊?”冯镜先听他这么说,心里更着急了,她低下头,脸颊因为激动微微泛红,声音也带着点委屈:“一想到我们以后可能要去不同的城市上学,见一面都难,我就特别发愁。人家不想跟你分开。”
王科宝见她这副模样,忍不住想逗逗她,故意装作没听懂的样子,挑眉问道:“谁不想跟我分开啊?你说的哪个‘人家’啊?我怎么没听明白。”
“哼!”冯镜先反应过来他是在故意逗自己,伸手轻轻捶了他胳膊几下,脸颊更红了,带着点娇嗔的语气:“你别在这儿装傻了,我知道你明白我的意思!”
“哎呀,我求饶,不开玩笑了。”王科宝见她真有点着急了,连忙收起玩笑的神色,语气认真起来:
“你放心吧,你别担心,我早就想好了,我到时候填报志愿全都写燕京的大学。到时候我们肯定能经常见面的。”
“但是我还是担心,燕京不比其他地方,燕京的录取分数线比其他地方高的很多。万一你妹录取上,其他地方的大学也读不上了。那样就太可惜了。” 可冯镜先还是放不下心,眉头依旧皱着。
王科宝听她这么说,心里忽然有点不是滋味。
他没想到,在冯镜先眼里,自己竟然连考上燕京普通大学的把握都没有。
“这个问题我也想到了,要是正是如此,我就不读了,继续在生活馆上班,等明年高考继续报考。”话虽这么说,他心里却暗暗下了决心,这次高考一定要好好发挥,考上燕大。让他知道自己男人的厉害。
“你说的也对。”
冯镜先心里却乱糟糟的。
如果科宝考不上大学,到时候连最简单的父亲这一关都过不了。
更别提母亲那关了。
毕竟父亲之前暗示科宝上大学好几次了。
“不说了,说再多也是空谈。“
”现在最要紧的是好好复习,考上大学。“
”等高考后视成绩再说了。“随后她又忍不住叮嘱道:“科宝,现在离高考时间不多了。你一定要好好复习,考上燕京的大学。“
“知道了,我肯定好好复习抓紧。”王科宝嘴上应着,心里却记下了她的叮嘱。
冯镜先看着他这副样子,无奈地笑了笑,带着点调侃:“我看你又是在敷衍我,嘴上说着知道了,说不定转头就忘了。”
她站起身,拉了拉王科宝的胳膊:“别在这儿逛了,时间不早了,咱们各回各家吧,继续复习,多挤点时间看书总是好的。”
“这才逛半小时,怎么就要回了呀?这就要回去了?我还没跟你待够呢。” 王科宝还有点不情愿,脸上露出几分委屈。
“快点吧,等高考完我们慢慢逛。”
“记得我刚才说的话,好好复习。”
冯镜先不由分说地推着他往学校门口走,语气里带着点不容拒绝的认真:“快走吧,别浪费时间了。”
“行行行,听你的。”王科宝被她推着往前走,无奈地吐槽了一句:正是人瘦有肉这么大劲。
冯镜先听了,忍不住笑出了声,手上的力气却没减,一直把他送到学校门口,看着他走远了才转身回到了图书馆。
……
接下来的日子,王科宝遵从冯镜先的话。
好好复习。
白天办公室摸鱼复习。
晚上宿舍和司明远熬夜复习。
但大部分复习的都是史地政。
毕竟这三门只要多背诵,成绩不会差。
但是要考上高分,就要下功夫了。
至于数学,本来底子就不错,在经过不停的复习刷题,应付高考是足够了。
他这股学习的认真劲,可把同宿舍的司明远羡慕嫉妒坏。
司明远数学成绩一直不太好,每天都被各种公式、习题折磨得头疼,看着王科宝轻松应对数学,还能抽出时间复习其他科目,心里别提多佩服了,总说要跟王科宝好好学学。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离高考还剩1天。
下午,王科宝才特意约了冯镜先见面,两人没说太多复杂的话,只是互相给对方打气,说了些“别紧张”“正常发挥就好”“加油”之类的话,可简单的话语里,却满是对彼此的关心和期待。
一天转眼过去。
便来到了1977年12月10日。
这一天,寒风刮在脸上像细针扎。
光秃秃的杨树枝桠戳着铅灰色天空,仿佛在做最后的挣扎。
行人缩着脖子裹紧围巾,呼出的白气刚飘出就散了。
空气冷得发硬,吸进肺里都带着凉意。
这一切的一切都宣告着冬天的正式到来。
可即便天气再冷,报名高考的人们觉得暖意十足。
一大早,王科宝和司明远便早早起了床。
他们裹上了厚厚的棉衣和棉裤。
“科宝,我们俩一起?”
“没问题,刚好有个伴。”王科宝笑着应道,手里拿着准考证和身份证,仔细检查了一遍,又放回贴身的口袋里。
“你记得再检查下考试要带的东西,特别是准考证,没有它,可进不了考场的门。”他前世在新闻里见过太多高考因为忘带证件而错失考试机会的考生,可不想自己或身边的人遇到这种事。
“没问题的,我早就把准考证、身份证都装好了,昨晚还特意检查了三遍,绝对不会忘的。” 司明远拍了拍自己的口袋。
两人收拾好东西,推着自行车出了宿舍。
骑车路上,司明远因为马上要高考,心里格外兴奋,话也比平时多了不少。
他一边踩着自行车,一边转头对王科宝说:“科宝,想到马上要高考了,我突然想到一首诗,你要不要听听?”
王科宝看着他兴奋的样子,无奈地笑了笑。
他太了解司明远的性格了,就算自己说不想听,他肯定也会想办法念出来。
还不如干脆顺着他:“好啊,我听听。”
得到许可,司明远立刻清了清嗓子,大声朗诵起来:
“桂在蟾宫不可攀,功成业熟也何难。”
“今朝折得东归去,共与乡闾年少看。”
他声音洪亮,带着满满的自信,仿佛已经提前感受到了金榜题名的喜悦。
王科宝听了,忍不住点头称赞:“明远,你念的这首诗可真不错。”
卢肇的《成名后作》,这首诗中,“桂在蟾宫不可攀,功成业熟也何难” 两句,将科举功名比作蟾宫中难以攀折的桂枝,而诗人却认为只要功夫到家,功成名就并非难事,既体现了过去科举之路的艰难,又暗示了如今自己考取功名的实力与自信。
后两句 “今朝折得东归去,共与乡闾年少看” 则描绘了诗人如今考取功名后衣锦还乡的情景,他要与家乡的年轻人一同分享这份荣耀,其得意、夸耀之情溢于言表。
“对吧,我也觉得特别好!”
”希望我俩都如古诗一样,功成名就考上大学,衣锦还乡。“
司明远更高兴了,刚想开口再念一首,王科宝突然大惊,看到前方路面上有个不小的坑,连忙大喊:“快躲着点!有个大坑。”
幸好司明远手疾眼快,自行车险之又险地绕开了坑。
两人都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出了一身冷汗,后背的衣服都微微湿了。
“好了,不准念了,好好骑车。玩意出点什么事故,我们 高考就完蛋了。”王科宝拍了拍胸口,心有余悸地说道,刚才那一下实在太惊险了。
“对,对,对,专心骑车。安全最重要。” 司明远也吓得不轻,脸色还有点发白,连忙点头。
接下来的路上,两人都收敛了心神,专心骑车,没再闲聊。
很快他们便来到了一所中学考场。
“明远,我考场到了,你路上可得注意安全,骑车慢点儿。”王科宝停下车,转头对司明远叮嘱道。
“祝你高考顺利,马到功成。考试的时候别紧张,正常发挥就行,加油!我走了。”司明远也对着他挥了挥手,眼里满是鼓励。
“你也别紧张,祝咱们都能考个好成绩!”
……
考场门口人山人海,比上次去新华书店买书对比,新华书店在它面前只能叫做弟弟。
还没走到门口,就看到周围挤满了考生和送考的家长。
他心里暗暗感叹,不愧是高考,首届的高考更是人头攒动。
首届高考,大家都想抓住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校门口两侧挂着两条醒目的红横幅,上面用金色的字体写着以下是两条1977年首届高考的标语:
- “一分决定命运”
- “努力学习,以优异成绩向党和人民汇报”
醒目的标语充满时代印记,王科宝忽然有些恍惚。
他从来没想过,自己竟然能亲身经历这样历史性的时刻。
随后他深吸了一口气,在心里默默对自己说:“加油,加油,加油。”
说完,他便昂首挺胸,带着坚定的眼神,朝着自己的考场教师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