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金某梅?
作品:《重返1977:知青老婆供我上大学》 周一。
早上8.30。
馆长办公室外。
王科宝准备找馆长领取《扶不扶》的创作奖金。
“咚咚咚。”
“进来。”
“方老,早啊。”
方英博正在打扫卫生,看见王科宝到来,停下动作。
“是科宝啊,不用猜,肯定是来拿那笔创作奖金的吧?”
王科宝点点头,没多说话。
方英博又继续打扫。
“这就对了,不像某些同志。馆里通知了好几遍领奖金,还磨磨蹭蹭的到现在都还影。”
王科宝愣了一下,没料到方老会突然说这个。
不过转念一想,方老倒是直爽,有话不藏着,倒挺对他的脾气,就是话匣子一打开,好像就收不住。
“说真的,科宝,你是真有本事。”方英博话锋一转,眼神里满是认可。
“那本《扶不扶》我仔细读了,写得特别好,依我看,到时候文艺表演,观众肯定也会买账,到时候反响绝对差不了。”
“谢谢方老夸奖。“
“徐馆长看到你的稿子后,觉得埋没了你,准备文艺表演后,让你文艺组。到时候专门搞创作,发挥你的长处。”
“啊?”王科宝暗叫不好。
本想拒绝,但作为十几年社会人,绝不能当着领导拒绝。
看来只能另想办法。
自己在维修组本身就是摸鱼准备写稿挣点小钱。
要是去文艺组,摸鱼的机会就少了。
不过最近也听说,文艺组好像也没那么忙,除非搞大型文艺表演才会忙。
“啊……好,谢谢方老和徐馆长费心了。”
“你先坐着等会儿,我给你拿创作奖金。”
方英博说着,从办公桌最下面的抽屉里拿出一沓信封,都是管理给本次参与创作的人准备的,每个信封上都写着名字。
王科宝期待自己到底有多少钱。
方英博一边翻着信封,一边说道:
“要是你等下没什么急事,你给我好好讲讲《扶不扶》创作背景呢。”
王科宝无语。
他太清楚方老的性格了,一旦聊起来,没个把小时根本停不下来,自己有这时间,都够写2000字了。
此时方老终于到了他的信封。
他赶紧摆了摆手,语气里带着点歉意:“方老,要不下次吧。马上就要文艺表演了,组长给我安排了不少事情,我怕耽搁了,不敢偷闲。万一出点岔子,可担不起责任。”
方英博听完,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点点头:“嗯。孺子可教也。觉悟挺高,知道以工作为重。行,那你先去忙,奖金拿着。”
说着,就把手里的信封递了过来。
王科宝接过信封,道了声谢,转身就快步走出了办公室。
一直走到走廊尽头没人的楼梯间,他才停下脚步,左右看了看,确认没人后,小心翼翼地拆开了信封。
手指触到里面的纸币时,他心里一喜。
“1快。2块。3快”
“……“
”30块。“
椰,快赶上一个月工资了。
5000字,看来是给我算的千字6元。
算。
接下来几个月的生活费总算不用愁了,不用再天天算计着怎么省钱。
……
之后的时间。
馆里为了保障八一建军文艺表演能顺利进行,大家手上的工作比平时多了许多。
就连维修组的国宝王科宝,也没功夫投降,被组长安排了不少工作。
每天不是检查演出厅的灯光,就是检修座椅,要么就是调试音响
7月31日。
下午。
演出厅外面。
组长王东升站在走廊,手里拿着个笔记本,正在训话。
“大家对演出厅要仔细检查,一颗螺丝钉都不要放过。馆长给我们下了死命令,这次汇演的设施保障,咱们维修组必须做到万无一失,都清楚了吗?”
“清楚!”所有人大声回应。
王东升满意地点点头:“好,大家先休息下,等领导们开完会,我们再开始检查。”说完,他就朝着馆长办公室走去。
王东升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做事情一丝不苟,难怪能一直得到馆长的认可。
“科宝哥,领导们在开什么会啊?”旁边的孙强好奇问。
“我又没参会,我哪能知道?你要是好奇,等会儿人出来了,自己去问呗。”
“哎,孙强,我知道!”
旁边的秦福突然说道。
“我跟你说,里面研讨什么‘痛苦文学’的代表作,叫什么《班主任》”
“《班主任》?”
“据说这本写的是一个老师解救了被F4坑害的学生。最近特别火。”
秦福立刻来了兴趣,拉着孙强的胳膊追问:“你快说说,我还没看过呢。”
“开篇就特别有意思,”
“有人问张俊石,你愿不愿意和‘小流氓’当朋友。“
“还得每天跟他待在一块儿。“
“你们猜张俊石怎么说?他想都没想,直接就说‘我愿意’!”
听到维修组的同事讨论着痛苦文学的火热小说。“
心里都有点恍惚。
这俩人平时在维修组里,不是讨论怎么修水管,就是琢磨怎么换灯泡,怎么突然对小说这么感兴趣了?
他都快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地方,走进了文艺组。
“科宝哥,你看过吗?”秦福聊得兴起,突然转头问王科宝。
王科宝摇了摇头:“没看过,最近太忙了,没功夫看书。”虽说没读过,但他知道“痛苦文学”的特点。
大多是写特殊时期里人们的痛苦生活。
“科宝哥,我觉得这书肯定特别好看,回头我就去看看。
“就是就是!,我下班就准备看看。”孙强连忙附和。
王科宝看着两人一本正经的样子,忍不住笑了:“你们俩最近怎么回事?以前也没见你们这么爱看书啊,怎么突然转性子了?我看你们俩倒挺适合去文艺组的,比在维修组里天天跟工具打交道强。”
“还不是因为科宝哥你上次点播了我俩吗。要是没有你,我现在还不知道看书的好处呢,哪会喜欢上读书。” 秦福一听,脸上立刻露出感激的神色,挠了挠头说。
“对!都是科宝哥的功劳!”孙强也赶紧点头。
我点播?
王科宝愣了一下,脑子里飞快地回忆。
想起来了!
上次这俩人总跟他抱怨找不到对象,还来问他有没有什么“找对象的秘诀”。
当时他就说了几句。
没想到这俩人居然真信了,还看书了。
想到这儿,王科宝忍不住打趣道:“既然你们都这么努力看书了,那对象找着了吗?”
孙强脸一红,不好意思地笑了:“快了快了,我们正在努力!我觉得肯定是书看得还不够多,等我再多读几本,肚子里有墨水了,肯定能找到。”
“就是!”秦福也跟着点头。
“我们以后肯定能找到对象,到时候还得请科宝哥你喝喜酒呢!”
王科宝强忍着没笑出来。
这俩人也太活宝了。
说什么都信,真是可爱。
“给我说说,最近看了什么?”
孙强: “我在看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肯定特别有深度,我都已经看了一半了。”
秦福:“我在看生命的起源《金瓶梅》。比《红楼梦》更有深度。”
“科宝哥,你最有文化,肯定知道这本书吧?你觉得《金瓶梅》是不是特别有深度。”
“《金瓶梅》?”。
我TM。
这书在这年代能看?
这也不好评价啊。
不然被人揪住小辫子可不好。
“听过,没看过。”
“这都没看过,那我给你讲讲。“
“这本书里写的东西可有意思了,保证你们听了还想听。”
其他同事尽管听过《金瓶梅》的名字,但大多只知道是本“禁书”,没读过,一听秦福要讲,都好奇地围了过来,想听听到底讲了什么故事。
“要讲就去主席台上讲。”一道熟悉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
秦福回头一看。居然是组长王东升!他吓得赶紧低头闭嘴。
组长王东升正准备批评。
就在这时,演出厅的门被打开。
里面的研讨会结束了,参会的人拿着笔记本陆续走了出来,有说有笑的。
“他们结束了。”
“大家开始工作。”
“秦福,你去主席台用话筒讲一讲《金瓶梅》的故事。给我们开开眼界。”
“组长,我错了,我不敢了。”
“我就是随便说说,我也没看多少,讲不好!”秦福急得脸都红了,一个劲儿地挣扎,可王东升的手抓得特别紧,他根本挣不开。
组里的其他人看热闹不嫌事大,都憋着笑。
王科宝也觉得刺激。
跟在人群后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