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文艺活动?

作品:《重返1977:知青老婆供我上大学

    在司明远的软毛硬泡下,王科宝终于答应给他看看。


    看了两个多小时,才看了八首,想着还有九十首,王科宝就头疼。


    又接连看了二首,王科宝眼皮一搭就睡着了。


    翌日清晨,王科宝被吵醒了。


    ”撕、撕、撕。“


    原来是司明远翻出以前的诗稿,觉得以前的笔触太青涩,字里行间满是稚气,竟然咔嚓咔嚓全给撕了,碎纸片扔了一地。


    王科宝顶着俩乌青的黑眼圈,看着满地狼藉,一脸的不高兴。


    “明远啊,你这是干什么啊。”


    司明远倒好,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拍了拍手上的碎纸渣:“这是和以前的我道别。”


    “你是跟过去的你道别了,我现在想那把刀和你道别。”王科宝摇着头,这话虽是气话,可眼里的生气确是真的。


    “别生气嘛,科宝。”司明远见势不妙,赶紧转移话题,脸上堆着笑。


    “都答应请你搓三顿苍蝇馆子了。赶紧起床洗漱,吃完早饭还得去见馆长呢。”说完,他就离开了房间,去了公共洗漱间,是真怕王科宝那股子气没处撒,真对自己动起手来。


    等两人都洗漱完毕,王科宝来到了食堂。


    他就简单盛了碗菜粥,拿着一小碟咸菜,慢悠悠地喝着。


    这一顿下来,总共花了一毛钱。


    好在他肚子不饿,不然就凭这点稀汤,早晚得饿死。


    虽说个子不高,但一米七五的个子,在单位够用了,至少不用仰头跟人说话。


    吃过早饭,王科再一次来到了馆长办公室。


    “方老,早上好啊!”一推开门,就看见方方副馆长正坐在椅子上,一边慢悠悠地啜着茶,一边翻看着早报,神态惬意得很。


    “小王,你来了。”方英博抬眼皮瞥了他一眼,打了个招呼。


    “方老,馆长回来了吗?”王科宝站在门口,没敢往里多去。


    “应该快了,你进来找个地方做,等会儿。”方英博看了下钟表。


    随后目光又落回报纸上,看着看着,突然叹了口气。


    “唉,这索马里又发生战争了,这自古以来最倒霉的从来都是老百姓。依我看呐,这些西方国家就是列强,唯恐天下不乱。”


    王科宝听了,只是默默点了点头,没敢接话。


    昨天他已经领教过方副馆长的“厉害”,这人一打开话匣子就收不住,可不能随便搭腔,不然耳朵一整天都别想清净。


    “小王啊,没事的时候得多关注关注新闻,不能整天闷头过日子。”方英博摇了摇头,想当年他年轻时,谁不是心系国家大事,哪像现在的年轻人,一个个都没啥精气神。


    “是,是,是,方老你教训的是。”


    王科宝嘴上应着,语气里却带着几分敷衍,心里只盼着馆长能赶紧来。


    就在这时,一位穿着深色衣服的中年男人提着公文包走了进来。


    他戴着一副黑色镜,看着不到40的样子,正是精力旺盛、年富力强的阶段。


    “你就是王科宝同志?”中年男人在办公椅上坐下,目光落在王科宝身上。


    “馆长,我是王科宝。”王科宝连忙站起身来点头应答。


    来之前,他已经从司明远那儿打听到不少关于馆长的情况,心里也算有了点底。


    “有什么才艺吗?”徐朗开口问道。


    “才艺?”王科宝愣了一下,一时没反应过来该怎么回答。


    “会不会什么乐器,或者说会不会唱歌跳舞?。”


    乐器?


    唱歌跳舞?


    王科宝心里嘀咕起来。


    上一世他倒是学过吉他,可这话要是说出来,估计得惹麻烦。


    这年代,城里能学得起吉他的人都没几个,自己一个初中毕业的乡下人,说学过吉他,那不是明摆着让人起疑心吗?


    至于舞蹈,要是社会要摇不知道算不算。


    不过这也就是在心里想想,可不敢说出口。


    这么一琢磨,王科宝干脆摇了摇头,干脆地回答:“不会。”


    “诗词歌赋怎么样?”徐朗又接着问。


    王科宝心里清楚,这是要给自己安排工作了。


    按他之前的想法,最好是能进维修组,摸鱼混日子就行。


    所以不带犹豫的回答:“也不会。”


    “这……”徐朗听了憋了憋嘴,脸上露出几分小失望。


    冯教授介绍来的人怎么一无是处?身上一点拿得出手的本事都没有。


    王科宝见徐朗皱起了眉头,心里有些发怵,万一让自己卷铺盖走人,那玩笑就开大了。


    几秒钟后。


    “这样吧,那先去维修组报道吧,先跟着王师傅学点技术。”


    王科宝一听,心里顿时乐开了花,悄悄在底下攥紧了拳头,差点没抑制住脸上的笑容。


    “你怎么看着还挺开心?”徐朗见他这反应,无奈地摇了摇头,心里的失望比刚才更甚了。


    “啊,没有啊”王科宝这才回过神来,赶紧补充。


    “我是觉得,能在馆长的带领下,为燕京的人民群众服务,所以才高兴的。”


    “那就好。”徐朗点脸上的失望淡了写,没再多说什么。


    眼看岗位分配好了,一旁的方英博插了句嘴:“馆长,昨天下午开的会,有什么好消息?”


    “哎!“


    ”马上就是八一建军节了,不过只剩半个多月了,上面让咱们生活馆赶紧组织一场文艺活动,到时候各界的社会名流都会来参加。”徐朗说着,脸上露出几分发愁的神色。


    “那怎么来得及,时间这么紧张。来不及准备啊。” 方英博一听这话就急了。


    “可不是嘛。”徐朗叹了口气。


    “我看这样,老方你马上召集文艺组的人一个小时开会,让大家赶紧想想弄点什么才艺好,不管是诗词歌赋,还是戏曲相声,只要不差,都算过关。”


    “这主意不错。”方英博脸上也露出了喜色。


    “馆长,依我看,时间这么紧,要求这么高,让棺里三个组都动员起来。人多力量大,矮个子选高个子,总能选出几个好苗子。实在不行,就设点奖金,只要节目被选中了就给现金奖励,这样大家肯定更有干劲。”


    “不错。”徐朗一听,脸上的愁云散了不少,“老方赶紧行动起来,你多费点心。”


    “好的,馆长。”方英博也跟着松了口气,觉得这事总算有了点眉目。


    这时候,徐朗才注意到王科宝还在办公室。


    “科宝同志,你怎么还在这里?”


    “哦,我看两位领导在讨论,我准备打个招呼再走。”王科宝随口应着,其实他是刚才听得太入神了,尤其是听到“现金奖励”这四个祖字,眼睛里顿时亮了起来。


    毕竟现在的他,穷的病入膏肓了。


    徐朗这会儿心情好了不少,看着他笑了笑说:“你小子不错,快去忙吧。”


    “徐馆长再见、方老再见。”王科宝应了一声,转身正要走,心里却盘算着这次文艺表演,自己准备点什么东西。


    “科宝同志,你等下。”徐朗突然叫住了他。


    “徐馆长,还有什么事吗?”。


    “你见到师傅后,让他记得开会。”


    “嗯。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