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暂定后的团圆饭
作品:《晚风会说我爱你》 林薇要去报到的单位,是新区经济发展与改革局。
周一清晨,她特意换上了一套质感不错的深灰色西装套裙,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妆容淡而得体。站在气派的新区行政服务中心大楼前,仰望着在晨光中泛着冷硬金属光泽的玻璃幕墙,她深吸了一口气,如同即将踏上战场的士兵。
大厅宽敞明亮,却异常安静。引导台后的工作人员穿着统一的制服,笑容标准,指引她去往三楼的人事科。脚下的地毯吸走了所有脚步声,只有电梯运行的微弱嗡鸣。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混合了中央空调冷气、文件油墨和某种无形压力的味道。
接待她的是人事科的副科长,一位姓李的中年男性,身材微胖,头发梳得油亮,脸上挂着机关里常见的、那种既不过分亲热也不显得疏离的笑容。
“林薇同志是吧?欢迎欢迎。”李科长伸出手,与她轻轻一握,旋即松开。他引着林薇在会客区的沙发上坐下,动作不疾不徐,说话字斟句酌,“你的档案和关系我们都收到了。从福建过来,不容易啊。”
“李科长您太客气了,以后还请多指导。”林薇微微欠身,笑容得体。
“嗯。”李科长点点头,拿起桌上早已准备好的一份文件,轻轻推到她面前,“关于你的岗位安排,局里经过慎重研究,考虑到你对本地情况还有一个熟悉过程,目前暂时安排在办公室,负责文书处理和部分内部协调工作。职级方面,按照相关政策和核定标准,暂定为四级主任科员。”
林薇的心猛地往下一沉。她在原单位已是正科级骨干,如今不仅岗位被边缘化,职级也实实在在降了。她脸上努力维持的平静几乎要出现裂痕,指甲悄悄掐进了掌心。
李科长仿佛没有看到她瞬间变化的脸色,继续用那种平稳无波的语调说:“办公室是局的运转中枢,任务重,要求高,也很能锻炼人。希望你能尽快熟悉环境,进入角色。”他顿了顿,像是想起什么,又补充道,“原来的综合科副科长王敏同志,现在主持办公室工作,是你的直接领导。她能力强,要求也严格,你要多向她学习。”
这番话,滴水不漏,既点明了安排,又抬高了位置,还暗示了上级的厉害。林薇听懂了所有的弦外之音。她知道自己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只能接受。
“感谢组织的安排,我服从分配,一定会努力向王主任和其他同事学习,尽快适应新工作。”她听到自己的声音依然保持着平稳,甚至带上了一丝恰到好处的感激。
李科长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好,有这样的态度就好。走吧,我带你去办公室见见王主任。”
办公室在五楼东侧,采光很好,但气氛似乎比楼下更凝重几分。王敏主任大约三十五、六岁,剪着一头利落的短发,穿着藏蓝色的职业套装,正对着电脑屏幕敲击键盘。听到动静,她抬起头,目光锐利地扫了过来,那眼神像是能穿透表象,直抵内里。
“王主任,这位就是新来的林薇同志,安排在你们办公室。”李科长介绍道。
王敏站起身,不算高,但气场很强。她与林薇握了握手,力道不轻不重,时间不长不短。“林薇同志,欢迎。”她的声音清脆,但没什么温度,“你的工位在那边。”她随手指了一个靠角落、积着薄灰的位置,“这些是近两年的部分收发文登记簿和信息报送要点,还有内部协调流程手册,你先熟悉一下。”她示意旁边的年轻科员搬来一摞半旧的文件盒放在空桌上,语气不容置疑,“我们这里工作节奏快,讲究程序和规矩,有什么不明白的,先看手册,再问同事,最后拿不准的再来问我。”
没有一句废话,没有一个多余的表情。林薇感觉到一种清晰的界限感——她是外来者,是需要从头学起的新人,不要指望任何特殊关照。
“好的,王主任,我明白了。”林薇点头,走到自己的工位坐下。电脑是旧的,开机速度缓慢。她打开屏幕,看着陌生的内部系统登录界面,周围是同事们压低声音的交谈和噼里啪啦的键盘声,没有人主动和她搭话,好奇的打量也仅限于眼角余光。那种被排斥在运行体系之外的孤立感,如同冰冷的潮水,一点点漫过心头。她深吸一口气,逼退鼻尖的酸意,翻开了那本厚厚的《内部协调流程手册》。
傍晚,江南明苑。
为了庆祝哥哥一家彻底安定下来,也庆祝老姜家时隔多年终于在宁波真正团聚,姜涛和陈曼张罗了一桌丰盛的家宴。两位老人——姜建斌和姜涛的父母,几年前就被小儿子姜涛接到宁波买房安顿了下来。当时姜建斌也拿出了一部分积蓄,虽然远不及做房地产销售发了点小财的弟弟出的大头,但总是一份心意。姜涛对此从不计较,在他心里,能让父母安心养老,哥哥一家也能聚过来,比什么都强。
“爸,妈,我们来了!”姜建斌提着水果,带着情绪已经调整过来、但眉宇间仍残留一丝疲惫的林薇,和一脸新奇的姜小谢进了门。
“哎哟,来了来了!快进来!”姜老太太声音洪亮,脸上笑开了花,拉着大儿子和媳妇的手上下打量,“瘦了瘦了,这一路折腾的!小谢,快来让奶奶看看!”
老爷子虽然话不多,只是沉稳地点点头,但眼神里的欣慰藏不住。
厨房里,系着围裙的陈曼正挥汗如雨地颠着炒锅,姜雨桐在旁边打着下手,剥蒜洗菜。浓郁的香气弥漫了整个客厅,是熟悉的闽南醋肉的味道,混合着宁波烤菜的咸鲜,奇异地和谐。
“嫂子,你们先坐,喝口水,最后一个汤,马上就好!”陈曼从厨房探出头,热情地招呼。
姜涛则忙着开酒,拿出珍藏的白酒和红酒:“哥,今天咱们可得好好喝两杯!庆祝咱们老姜家大团圆!”
餐桌上很快摆满了菜肴:陈曼拿手的闽南特色姜母鸭、海蛎煎,融合了宁波风味的雪菜烧黄鱼、苔菜小方烤,还有清爽的蒜蓉青菜和一大盆冬瓜蛏子汤。色彩缤纷,香气扑鼻,瞬间将“家”的氛围感拉满。
众人落座,杯盏交错。姜涛率先举杯:“爸,妈,哥,嫂子,还有咱们的小辈们!今天这顿饭,意义非凡!从今往后,咱们一家人在宁波,算是扎下根了!以后互相照应,这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来,干杯!”
“干杯!”大家都笑着举杯,连姜小谢都被这气氛感染,喝了一大口饮料。
席间,话题自然围绕着新生活展开。
“建斌,学校那边怎么样?还顺利吗?”姜老爷子关心地问。
“挺顺利的。”姜建斌脸上泛起红光,把遇到钟国梁的巧事说了一遍,“……真是没想到,多亏了小涛之前结下的缘分,那位钟老师人确实不错,帮了大忙。”
“那就好,那就好!出门在外,多个朋友多条路。”老太太连连点头。
话题转到林薇身上时,她只是笑了笑,轻描淡写地说:“还行,就是刚去,很多东西要熟悉,机关单位嘛,节奏和流程跟以前不太一样。”她没有提职级的落差,没有提同事的冷淡,更没有提那份让她心寒的岗位说明。所有的委屈和不适,在这样团圆喜庆的氛围里,都被她小心翼翼地藏了起来,化作唇边一抹看似理解的浅笑。
老太太连连点头,用公筷给林薇夹了一大块黄鱼肚皮上的嫩肉:"机关单位是这样的,规矩多,慢慢来,不急。"
陈曼是细心的,她捕捉到林薇笑容底下那一闪而过的黯淡,又瞥见林薇几乎没怎么动过的饭碗,便不动声色地盛了碗热气腾腾的冬瓜蛏子汤,轻轻放在林薇面前:"嫂子,先喝口汤暖暖胃。今天这蛏子特别肥,我特意挑了大的买。"
这恰到好处的体贴让林薇心头一暖,她感激地看了陈曼一眼,低头小口喝起汤来。温热的汤汁顺着食道滑下,仿佛也稍稍熨帖了心底那份难以言说的委屈。
酒过三巡,气氛愈发热络。姜建斌脸上已带了酒意,他环视着满桌的亲人——笑容满面的父母,忙前忙后、从不计较得失的弟弟弟媳,活泼可爱的侄女,还有身边安静坐着、努力融入氛围的儿子。最后,他的目光久久落在妻子林薇身上。
他端起酒杯,站了起来,原本有些喧闹的饭桌顿时安静下来。
"爸,妈,小涛,曼曼,"他的声音因酒意而比平时更显醇厚,眼神却格外清亮,"今天这顿团圆饭,我盼了很久。谢谢爸妈一直为我们操心,谢谢小涛和曼曼为我们忙前忙后,把爸妈照顾得这么好,也为我们安家出了大力。"他顿了顿,目光再次转向林薇,声音里带上了一种深沉而真挚的情感,"最后,这杯酒,我最想敬小薇。"
全家的目光都聚焦到林薇身上。她有些意外,抬起头,对上丈夫深切的眼神。
"小薇,"姜建斌的声音有些哽咽,"我知道,这次来宁波,你牺牲最大。为了支持我的工作,你放弃了经营多年的事业,主动申请调动,从熟悉的岗位调到现在这个……一切都要从头开始的位置。"他没有点破职级的落差,但在座的人都听懂了那份不易。"我心里……都明白。"他举起酒杯,一字一句,说得格外郑重,"谢谢你,辛苦了。这杯,我敬你。"
这一刻,林薇一直强撑着的坚强外壳,终于被丈夫这番朴实却直抵人心的话语击碎了。她眼圈瞬间红了,连忙低下头,不想让家人看到自己失态。但那份被理解、被珍视的感觉,如同暖流冲破了冰层,让她一整天积压在心底的寒意和委屈,都化作了眼底氤氲的水汽。
她深吸一口气,重新抬起头,端起自己面前的酒杯,与丈夫的轻轻一碰。
"说什么呢,"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努力扬起一个温柔的笑容,"一家人,不说这些。都是为了这个家。"
清脆的碰杯声在温暖的客厅里回响。所有未尽的话语,所有的理解与支持,都融在了这一杯酒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