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有了继母就有后爹
作品:《摆烂女配在线作死,疯批反派破防了》 然而,那‘疯癫’的李文元却像不认识他一般,尖叫着躲开。
丞相夫人更急了,她最近给李文元加重了药量,绝不能让府医在这里瞧出端倪!
她连忙上前,哭诉道:“老爷,大公子疯病多年,妾身看,还是先带下去吧,莫要冲撞了贵客。”
李文晋也适时上前,一脸沉痛:“大哥他神志不清,还是先让他回房歇息,我们再请府医诊治,免得在这里失了礼数。”
李丞相在大儿子进来的一瞬间确实有些心疼,他极少瞧他,没想到疯的越来越重了。
可他突然出来,他多少是要表达下父子情深,本来也不是真想在这里给李文元请大夫,便打算借坡下驴,“也好,让各位见笑了。”
李文元只觉得嘲讽,他突然尖叫起来:“不……呀!娘!我找到娘了!”
他直直冲向沈清辞,一把抓住她的胳膊,痴痴地傻笑。
笑着笑着,他又突然嚎啕大哭起来,鼻涕眼泪糊了满脸:“娘……有人要害元儿……元儿好怕……娘,你不要丢下元儿……呜呜呜……”
沈清辞:“.…..”
这演技,炉火纯青,不去梨园唱戏真是可惜了。
同桌的贵女们吓得花容失色,纷纷后退,看向沈清辞的眼神里充满了鄙夷和嫌恶。
许妙仪却怔住了,她死死盯着李文元的脸,总觉得无比熟悉。
她刚要开口问沈清辞,却见沈清辞对她使了个眼色,她便乖乖退到一旁。
李文元的话如同一道惊雷,劈在李丞相夫妇心头。
丞相夫人恨不得撕了李文元的嘴,眼神阴毒。
她强压下杀意,挤出温柔的假笑:“元儿,今日是你爹的寿宴,你乖,先下去,娘回头给你做好吃的。”
“娘,就是她,就是她要害元儿……娘,我不要跟她走……”李文元死死抓着沈清辞,像抓住唯一的救命稻草。
萧玦气得脸色发青,若不是郡主有言在先,他非得上去弄死他。
“元儿,你在胡说什么,我是你娘,怎么会害你!来人,把他给我拖下去!”丞相夫人终于失态,尖声道。
她心中更慌了,早知道就不急于这一时了。
一旁,李丞相看场面不大好,开口劝道:“元儿,别怕,到爹这里来。爹给你做主……”
“不要!她是毒妇!她不是我娘!”
李文元却像被踩了尾巴的猫,疯狂地指着丞相夫人,然后一头扎进沈清辞身后,“这才是我娘,我不要她碰我!”
他这话一出,在场众人都惊呆了
所有的窃窃私语都停了,一道道探究的目光在李丞相和丞相夫人之间来回扫视。
关于李丞相贬妻为妾的事再被大家想起来,难道他原配的死真的有蹊跷,想想看,怎么可能母子先后发疯,恐怕还真是丞相夫人的毒手。
今日能亲眼看到这瓜还真不容易啊!
“老爷,您要看着他再胡说八道下去吗?”丞相夫人声音都带上了哭腔。
李丞相眼神冷漠的看向丞相夫人。
正要下令强行带走李文元,沈清辞却开口了,“丞相大人,既然令公子与我投缘,不如,就将他交给我吧。
“众所周知,贵府二公子的顽疾,是我师姐亲手治愈。想来,大公子的疯病,对我师姐而言,也不算什么难事。正巧我近日要前往神医谷,便带上令郎一同前往。我想,丞相大人应该不会拒绝吧?”
“昭阳郡主,这是我们的家事……”丞相夫人急忙反对。
开什么玩笑!
治好了他,自己这么多年的心血岂不是白费了。
沈清辞嗤笑道:“丞相夫人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当初救二公子时,你可不是这么说的。怎么,李文晋是您儿子,李文元就不是了?都说有了继母就有后爹,丞相大人,您……也想当个后爹吗?”
“你……”丞相夫人被堵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眼中闪过一丝阴鸷,但随即被满眼的‘痛心疾首’所取代。
长叹一声,对沈清辞拱手道:“郡主何出此言,你若肯带元儿就医,我求之不得!来人,即刻给大公子收拾行装,再取一万两程仪送上!
若郡主真能治好元儿,李某必有重谢!”
他就两个儿子,虽然二儿子看着身体是好了,可又怕有个万一。儿子不嫌多,而且,若李文元真被邱婉所害,那这就是他拿捏岳家的绝佳筹码。
“丞相大人果然爱子,”沈清辞淡淡一笑,“那我就不叨扰了,告辞!”
“来人,送郡主出府。”李丞相高声吩咐。
压根没理会丞相夫人的欲言又止。
沈清辞就这样带着李文元离开,后头跟着知春知秋。
上马车的时候,萧玦也上来了。
马车驶出丞相府,车厢内气氛微妙。
萧玦目光冷冷地落在对面那个刚刚还在装疯卖傻的男人身上,强压下内心那些乱七八糟的阴暗想法。
勾唇冷笑,“你可真能装。”
说完,他坐进沈清辞身侧,伸手揽着她的腰,将人整个抱进自己怀里,不留半点空隙。
沈清辞:“.…..”
“过奖。”李文元靠在车壁上,神情淡漠。“比起七王爷藏拙多年,我还差得远。”
遇到比自己还有病的人,算他倒八辈子的霉。
“你准备怎么应对丞相夫人的追杀?”萧玦嘴角的弧度冰冷,眼神中的杀意毫不遮掩。
对于郡主非要帮助眼前之人这件事情。
他很不高兴。
“你若是跟着我们一起出京,追杀的人只会比我还多。”李文元反唇相讥。
“都闭嘴。”
清辞的声音不大,却让两人瞬间安静下来,“再吵,你们俩都给我滚远点。”
“我们何时出京?”李文元问。
“出京的事,需要请示皇帝。”沈清辞道,沈岳出征,她在京里就是人质,不是说走就能走的。
“明日我陪你进宫。”萧玦道。
“好。”沈清辞应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