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杨尚书的拉拢

作品:《夺我军功?重生后我扬了全家骨灰

    “我答应过顾清宴不再查芳婆婆,小蒙,芳婆婆这条线你停下来别查了,去查杨尚书。”


    “查杨尚书?”小蒙惊讶,“杨尚书是纯臣,从不参与各个党派的争斗,清名在外,除了陛下赐给他的宅子,他算是身无长物,属下认为他没什么好查的。”


    “查一查他跟顾清宴的恩怨。”谢昭棠摸着下巴,“五年前顾清宴横空出世,杨尚书就立即从朝堂隐退,这中间指不定有个大故事。”


    小蒙一听也来了劲:“属下明日便立即去查!”


    报春却是有些迟疑:“将军,要不还是等赏梅宴过去之后再让小蒙去查吧?我们在宫里还没安插什么人手,若是因为查杨尚书惹到顾清宴不快,对方单方面毁掉盟约,那赏梅宴那日,若没有顾清宴的人相助,我一个人护不住将军。”


    谢昭棠摇头:“我得仰仗他破局,他也需要我脱困,我们是互相帮助各取所需,而不是只有我需要依附他,更何况,这只是一锤子买卖。”


    这一点,她相信顾清宴和她一样,都无比清楚。


    因着不用去上朝,谢昭棠便也乐得轻松,睡了个自然醒,等到太阳出来之后,她才一路溜达着去兵部。


    路上她边吃边买,到官署时,两只手都拿满了吃食。


    黄郎中和林经承正在官署门口说着什么,两人一看到她,就立即停了嘴,同时迎上来:“谢侯爷,您来了。”


    “早啊二位。”谢昭棠把手上吃食递过去,“这是本侯在街上随便买的热食,二位要是不介意,那就拿去吃。”


    黄郎中一把抓了过去,扒开油纸包就吃:“早上起来晚了,匆匆出门,都没来得及吃早饭,正愁怎么熬过这个早上呢。谢侯爷这吃食真的是救了下官的狗命,来得太及时了!”


    林经承也快速抓了个两个肉包子:“真香!侯爷,小的给关小白带一个过去。”


    谢昭棠笑:“把这些都拿去分了吧。”


    林经承拿到吃食就跑了,黄郎中则是跟在谢昭棠后头边吃边走,突然他想起来个事:“对了谢侯爷,杨尚书早上讲,等您来了,去找他一下。”


    昨晚才让小蒙去查杨尚书,今天杨尚书就主动找他,谢昭棠都要怀疑杨尚书昨晚是不是在她床底下偷听了。


    好在杨尚书只是很客气地问她愿不愿意帮他分担一些庶务,并且还安慰了好几句:“你对陛下有用,陛下很快就会复用你。


    至于顾清宴,你不必放在心上,他这个人嚣张自负目无王法,多的是人想要拿他的狗命,在此之前,你避一避他的锋芒是有必要的。”


    谢昭棠点点头:“多谢。”


    “不必多谢,老夫只是物伤其类。”杨尚书直言,“你我都是庶民出身,不应该被扯进那些无聊的朝堂争斗里。老夫虽没有什么本事,但老夫会尽力去保护每一个真正为朝廷做事的人,不管如何,我们大渊还是得有人去干实事。”


    “杨尚书拳拳报国之心,令本侯深为感动,那日后本侯有什么不懂的,就都来请教杨尚书?”


    “靖海侯要是不嫌老夫年迈无用,老夫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如果哪天本侯在这朝堂站稳了脚跟,定会将杨尚书奉为恩人。”


    谢昭棠略一抱拳便出去了。


    身边小吏给杨尚书奉了杯热茶过来,有些不解地问:“大人,您不是让黄郎中先去试探一下她是不是纯臣再拉拢吗?这才几天,黄郎中还没试探出来,您怎么就主动示好了呢?”


    杨尚书道:“老夫先前以为他只是个自负的莽夫,但这几天观察下来……他在兵部捅了个大窟窿,却只是被降了半个品级,看似是皇恩浩荡,实际上他却是被陛下推出来当出头鸟。”


    “若他没有脑子,他便会仗着这一点在朝堂横行无忌,但他没有,而是借着与顾清宴的矛盾,将事情闹到最大,最后顺利将自己从朝堂上剥离下来,安安静静的在兵部休养生息。”


    小吏静静地站在旁边,看着杨尚书捧着热茶一边吹一边呷,目光幽幽的,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良久之后,杨尚书的声音再次幽幽响起:“兵部堂官,上悬利剑,下履薄冰,非大智大勇者不可为也。就是不知这谢照堂,是否是大渊需要的大智大勇之才。”


    听出杨尚书话中的惜才之意,小吏有点酸。


    自己在兵部待了这么多年还是个绿袍小官,靖海侯才来几天,竟就立即入了杨尚书的眼。


    这是靖海侯的运气,还是杨尚书的偏爱?


    小吏尽量用平静的语气道:“可是大人,靖海侯手中有整个东南大营,又有顾清宴这个盟友,太子他堂舅陈永同将军也跟他称兄道弟的,他不一定会愿意跟大人您一样,去做一个纯臣。”


    “你说到了点子上。”杨尚书笑,“那便让其他人拉拢不了他。这事你亲自去办。”


    小吏苦笑一声,得,他就不该多嘴,多嘴的下场就是,自己没得利,还得多一件苦差!


    他命怎么这么苦啊!


    杨尚书笑眯眯的:“陛下不会无缘无故把谢照堂弄来兵部,这兵部很快就要变天了,等到局面稳定下来,小于,你也该往上挪一挪了。”


    于姓小吏觉得杨尚书是在给自己画饼,但他还是脚步轻快地下去办事了。


    他刚刚走出官署,便迎头碰上了陈永同。


    小于连忙行礼:“陈将军。”


    陈永同爽朗道:“小于大人不必多礼!对了,我家谢老弟在署内不?”


    “在的陈将军,小的这就替您通传。”


    “不必了!我与谢老弟都这么熟了,我自己去找他就行!小于大人,你自去忙吧!”


    陈永同朗笑一声便进了官署,小于冲着他的背影撇了撇嘴。


    都快五十岁的人了,跟一个小了快三轮的人称兄道弟,真是不知羞不要老脸!


    难怪他们家杨尚书都急了!


    要他是杨尚书,也豁出去和靖海侯结拜得了!


    小于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先前在杨尚书那里是怎么暗酸谢昭棠的,但陈永同可是牢牢记着自己过来找谢昭棠的目的。


    一见到谢昭棠,他也不说什么废话,直接将人拉去城中他名下的小酒馆。


    小酒馆已经清场,屋里屋外都只有他们两个人。


    陈永同道:“谢老弟,我有个堂侄女,今年十七岁,容貌厨艺及才情皆是一绝,我将她许配给你当妻子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