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谋划策

作品:《UFC:从被除名拳手到世界之巅

    翌日。


    空气中带着一丝凉意。


    张临渊还在走廊,就听到训练室内,传出“嚯哈”声。


    靠近一看。


    石猛来的很早,神态专注,正在打空击。


    这是任何格斗训练都不可或缺的一环。


    对于成熟的职业拳手,还能在脑海中设置假想敌,根据“对手”可能打出的动作,进行相应的进攻防守。


    张临渊一看石猛的样子,一会提膝格挡,一会膝击肘击,就知道他在模拟泰拳。


    “怎么,不练摔跤,改跟我一样,打站立了?”张临渊笑着放下挎包,“看样子还想打泰式风格,是昨天发现自己有天赋?”


    石猛停下动作,转过头,顶着滑稽的熊猫眼,咧嘴笑道:


    “你今天挺有精神,神清气爽,遇到啥好事了?”


    张临渊打开水壶,没有回答,默默抿了一口水。


    昨晚软磨硬泡,虽然只按上了肩膀,手感确实不错。


    倒是把魏昭阳整害羞,平日里很早起来的她,今天硬是赖在被子里,蒙着脑袋不愿面对。


    “算了,看你这样,问也白问。”石猛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我明天要打泰拳手,帮我想个招呗?”


    “泰拳手你都不知道怎么打?”


    张临渊格外惊讶,看向石猛的眼神,像是在看傻子一样。


    泰拳手的重心通常很高,步伐稀烂,转型打MMA比踢拳手还难。


    照理说石猛对上泰式风格的选手,应该把牙齿都笑掉,怎么会像这样严阵以待?


    “非也,非也。”石猛面色凝重,“我昨天看了对手的比赛,他的防摔很强,在站立阶段要对峙很久,关键我感觉站立打不过他。”


    很少有运动员能大方承认技不如人。


    张临渊倒是来了兴趣:“把你对手的视频给我看看。”


    石猛从挎包翻出手机,打开视频,递到张临渊面前。


    视频里的对手打法很硬,防摔确实如石猛所言相当出色,三局下来总共才被摔倒两次,而且逃脱起身非常快。


    石猛要是抱摔没成功陷入内围,对上泰拳手并没有优势,因为泰拳手擅长的东西就是内围拼膝肘。


    膝击很容易将呼吸节奏打乱,肘击更不用说,“宁挨十拳,不挨一肘”不是瞎话。被人体最坚硬的部分击中,哪怕没有被当场KO,肘尖也很容易划开皮肤。


    锦标赛并不提倡“浴血奋战”,一旦流血不止便会被医疗监督介入,直接判TKO或者无结果。


    石猛收起手机欲言又止:


    “这还好,主要我怕......”


    然后瞅瞅张临渊的膝盖。


    显然是害怕对手像张临渊那样,抓他下潜的时机出膝。


    张临渊很想说“你多想了”。


    那一膝哪能随便就用出来。


    风险比防摔要大得多,因为在摔跤手靠近时,出膝击跟送腿没区别。


    但不排除用这一招摇奖的可能。


    张临渊脱鞋踏上软垫,坐在地上,开始拉伸韧带:


    “泰拳手都是硬骨头,你跟他打站桩,跟打水泥柱子没两样。”


    “所以不要想着硬碰硬,站立以自保为主,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拼拳腿。”


    “但只要你摔跤就会陷入内围,摔倒了万事大吉,没摔倒就会被箍颈,知道站立怎么跟泰拳手对拼吗?”


    石猛露出谄媚的笑容,上来帮张临渊捏肩膀。


    感受到肩膀上的力道,张临渊总觉得差点什么,最终将石猛的手拨开:


    “其实很简单,你对手的武器库,以扫腿、肘击跟膝击为主,拳法称得上稀烂。”


    “风格上节奏慢、防守差,擅长中远距离的腿法输出,近距离虽然同样强势,但因为防守漏洞,伴随的风险也很大,这是绝大部分泰拳手的通病。”


    “而你想跟他拼站立,就得针对他的弱点,硬拼占不到便宜。”


    “但你得先换位思考,如果你是你的对手,会采取什么打法?”


    安排战术的前提是了解对手。


    石猛思索片刻,回答:


    “以控距防摔为主,防住后,用泰式内围对拼。要是双方选择打站立,就控在中远距离打重击,还是不给近身的机会,因为‘我’的站立漏洞也很大,被近身后还要分心去防摔。”


    张临渊点点头,肯定这个回答:


    “所以你得将‘假打真摔’变成‘假摔真打’,靠摔拉近距离,同时骗他防摔,或者骗他出膝,实际上准备的是密集重拳。”


    “也就是在防守跟拳法上动手脚,用出其不意的节奏打乱他的战术。从开局就保持高压输出,消耗他的体能状态。等他开始防你的拳后,你可以顺势换成‘假打真摔’,或者在这之前就将他K掉。”


    说完他便戴上训练大拳套,穿戴全套护具:


    “来,你模仿你的对手,随便防摔或者出膝,我给你演示一遍。”


    石猛快速穿好护具,模仿他的对手,谨慎地控制距离。


    张临渊并没有选择在中远游走,而是主动迎了上去,摆出蓄势下潜的姿态,紧接着虚晃刺拳。


    石猛“本能”地提膝迎击,由于单腿支撑身体,重心产生了较大变动。


    就在这时。


    张临渊停止下潜的假动作,身体似压缩到极点的弹簧,骤然弹起打出一记后手直拳。


    瞄准的目标并不是石猛的头部,反而是抗击打优异的腹部。


    砰——


    宛如出膛炮弹的一拳,结实打在石猛的小腹。


    力道控制的刚刚好,强行打断起膝的动作,并伴随着重心后倒。


    情急之下石猛刚想搂抱,这就要将手臂伸直,将张临渊的颈部揽过来。


    本就松散的防守彻底失效,张临渊的组合拳紧随其后。


    砰砰砰——


    拳头毫无阻碍地穿过抱架,结实命中头部,收着力石猛都感觉到一阵眩晕。


    在这种情况别提搂抱,能保证不被击倒,就算是赛前烧高香。


    张临渊适时收手,待石猛恢复清醒后,笑着解释:


    “如果是八盎司的全包裹拳套,这个法子还不一定管用。可MMA是四盎司分指拳套,给拳头杀伤带来很大的增幅,能轻松穿透抱架造成重杀伤。一波过后对手要是没倒,要么退出去要么直接摔他。”


    石猛仍心有余悸,但有不同的看法:


    “如果‘我’的第一反应是防摔,而不是出膝堵摇奖,被击中后重心不会丢的这么厉害,导致不能及时防守反击。”


    张临渊反倒露出“那更简单”的表情:


    “你的对手要是选择防摔,必然会中门大开下压重心。这时候头部随着身体动,瞄着他的脑袋出勾拳,他很大概率主动撞上你的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