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爷爷不同意
作品:《乱世灾荒,我一个猎户你让我造反?》 对于儿子的话,徐昌感到很惊讶。
主动跟他这个父亲商量事情,这种话还是头一回听说。
似乎作夜掉进河里后,真的变了很多。
临近中午,刚冒出头的阳光又暗了下来,天变阴了,一家人晒不了太阳,也都进了屋。
火炉旁,火烧的不是很大,毕竟烧火也要柴火,如今大雪封山,砍柴都是件难事。
“老二,说吧,有啥事?”
徐昌一边抽着烟斗,一边看着徐若。
自己儿子他最清楚,经过昨夜的折腾,似乎真的变了不少。
“爹,地契你收着,俺有了借粮的法子。”
徐若开口说道。
“娃,你能有啥法子?”
正在烧水的陶有凤忍不住嘀咕一句。
要知道在村子里,徐若的脾性大家都很清楚,别说光手借粮,就算押上地契,也不一定有人愿意借。
说白了,就是没有信用。
这纯粹就像徐若印象中的征信,狗屁的征信,害了多少穷苦人。
徐昌沉默着,还是想听听儿子怎么说。
倒是徐信忍不住多了一嘴,“老二,村里眼下就赵叔家能借粮,但赵叔这人你也清楚,没有地契押着,是不讲情面的,况且眼下这年头,不拿地契押着,人家也不敢借!”
“嗯,你哥说的没错,即便你拿着地契去,赵洪那人不一定借!”徐昌又接着道:“你拿了家里买粮的钱,知道错了就好,古话说的好,浪子回头金不换,年轻时犯点错没事,至于借粮的事,你别管了,明天让你哥去!”
真要拿了地契去,徐家就没有安身之本,往后在村里那肯定是抬不起腰杆的。
徐若绝对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爹,今个俺去赵叔家了,赵叔不在,说去了县城,到后天才回来。”徐若一本正经的说道。
徐昌点了点头,“难怪!”
也就是说徐若是因为没有借到粮,才去后山晃悠。
“那就让你哥后天一早去,再不去家里就揭不开锅了。”
说到揭不开锅,徐昌想到那只野鸡。
本来打算拿去卖了,换点钱拿去买一些糙米。
白白送给阮家母女了,不过转念一想,至少儿子的婚事没有黄,不然以这次偷钱的事,阮家肯定是要退亲的。
徐昌自然不知道偷钱这事,就是阮菊花窜嗦的。
“俺把最后一点糙米,和着野菜做了点饭,再加上老二捡的野鸡蛋,咱还能凑合一顿。”
陶有凤在锅台上忙活,姜秋红在打下手。
徐若看了一眼旁边的两个小家伙,弟弟流着鼻子,脸上露出一丝懵懂的胆怯。
姐姐长的倒是清秀,就是有点干瘦,脸上浮现出一丝病态。
这都是吃不饱,饿成了营养不良。
看到这些,再想着一家人对自己这样的做法都能容忍至今,徐若觉得很难受。
当然,更多的是温暖。
明天就会好了,从明天起,这个家只会越来越好。
徐若在心里暗自想着。
坐在火炉旁,炙热的火焰照在脸上忽明忽暗,一家人都没有再说话。
午后过了两个时辰,饭做好了,鸡汤也熬好了。
陶有凤用两个小碗舀了一些放在灶台上,笑眯眯的朝火炉旁走了过来。
“喝一点没事,这一锅野鸡汤阮家也不会知道,净香跟净文喝一些,剩下一碗给你小叔。”
听到陶有凤的话,徐若莫名的心酸,他都快二十岁的大小伙,在陶有凤眼中还像个孩子。
这可能就是父母老来得子的原因,对他这个小儿子格外的疼爱。
要不然也不至于惯成了这样一个毛病。
“娘,鸡汤大家一起喝吧!就不送给阮菊花了。”徐若对陶有凤说道。
陶有凤显然没听明白。
不送给阮家,那还得了,这阮家母女要是找上门,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你可别想一出是一出,不给那阮菊花送去,她要来了,你怎么说?”
徐昌沉着脸色说道。
刚还认为儿子变好了,这会毛病又来了。
“能怎么说,说实话,我现在看不上阮菊花了!”徐若一本正经的回道。
好不容易捡了只野鸡,要不是说送给阮菊花,以徐昌的节俭,肯定是舍不得吃拿去卖了换钱买粮。
在徐昌眼中,儿子的婚事为大,只要打着送给阮菊花的幌子,鸡是肯定得炖。
只要炖了鸡,那一家人也就可以饱餐一顿。
“这亲事可是你自己要的,现在又说看不上?”
徐昌脸色明显有点不好。
要不是阮家这姑娘名声不咋好,谁愿意嫁给自家儿子。
眼下好不容易人家答应了,虽说要的银子有点离谱,这也是能想办法的。
只要把婚事办了,儿子的终身大事也算有了着落。
现在徐若一句看不上了。
真要看不上,当初谁拼死拼活要跟阮家求亲的?
“当初我是想着随便找一个,不让你跟娘担心,现在不一样了。”
徐若继续胡诌(zhōu)道。
“娃啊!你可不能任性,你跟娘说,是不是见人家要银子多了,你心疼你爹?”陶有凤说着还对徐昌摆了摆手,示意老头子不要生气。
徐昌沉着脸,今个这事不说清楚,他是不愿意惯着儿子了。
越来越不像话了。
“要银子倒是还好,主要我现在有喜欢的人了……”
徐若实在想不到什么话来搪塞,只能胡扯一句。
说完又怕二老不相信,继续说道:“阮菊花有什么好,胖的跟啥似的,还要这么多银子,就咱喜欢的这姑娘,只要我开口,人家根本就不要彩礼……”
还有这好事?
徐昌到底是心疼银子的,一听儿子这样说,赶紧问道:“这姑娘是谁家的?”
“这个以后再说,跟你和娘说这事,就是不想你们担心,我自己婚事不用你们操心。”
“你这孩子,总算懂事了。”陶有凤抹了抹眼泪有些疑惑道:“那你起初要把野鸡送给阮家,还要俺炖汤呐?”
“俺知道小叔为啥这么做?”
一直沉默的净文,突然吆喝了一句。
“大人说话,你一个小孩子插什么嘴?”
净香狠狠打了一下弟弟的手臂,示意他不要多嘴。
“哎呦,你这丫头,打你弟弟做什么。”陶有凤摸了摸孙子的小脑瓜,和蔼的问道:“哎呦,俺家小净文都知道呐,来跟奶奶说说,你都知道啥?”
徐净文左右瞅了瞅,最后目光落在母亲姜秋红脸上,见姜秋红没有反对,才开口说道:“小叔是想吃鸡,怕爷爷不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