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朕的学生,朕亲自考

作品:《大周悍卒:镇北将军家的女婿我当定了

    “兴教育?”


    这两个字从叶凡嘴里轻飘飘地吐出来,砸在金銮殿上,却比刚才那“十税三”的商税还让百官头晕目眩。


    老臣陈源刚刚撑着膝盖,从地上颤巍巍地站起来,听到这话,腿一软,差点又跪了回去。


    他旁边的几名旧臣,连忙扶住了他。


    “陈大人,您挺住!”


    陈源扶着同僚的胳膊,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修路,养兵,减税,抄家……这位陛下的每一个动作,都像一柄巨锤,砸在他们这些旧时代的人心上。


    现在,他还要办教育?


    这是嫌国库的钱太多,烧得慌吗?


    大殿里,一片嗡嗡的议论声,像一群被捅了窝的马蜂。


    “办教育?怎么个办法?难道要朝廷出钱,开办官学?”


    “开什么玩笑!如今识字的,十不存一。去哪儿找那么多先生?”


    “就算有先生,这笔钱,谁来出?刚抄了家,国库是满了,可也不能这么折腾啊!”


    龙椅上,叶凡对下面的议论充耳不闻,他只是看着柳清歌。


    满朝文武,只有她,从始至终,都保持着冷静。


    柳清歌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她从队列中走出,躬身一拜。


    “陛下,兴办教育,乃是开启民智,强国之基,臣,万分赞同。”


    这话一出,陈源等人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


    柳首辅,您怎么也跟着陛下一起疯了!


    柳清歌没理会身后的目光,她抬起头,直视叶凡。


    “然,此事非一蹴而就。臣,有三问。”


    “讲。”叶凡做了个手势。


    “第一问,师资何来?”柳清歌的声音清晰而又冷静,“大夏疆域辽阔,若要广开学堂,所需教习,何止万千。


    如今,天下识字之人,大多出自世家门阀,或是隐于山林。这些人,或不屑,或不愿。这第一批先生,从何而来?”


    “第二问,校舍何建?”


    “开办学堂,便需屋舍。小则三五间,大则数十间。要在全国各地铺开,这笔开销,不亚于再修一条驰道。钱,从何处出?”


    “第三问,教材何编?”


    “各地私塾,所学驳杂不一。若要推行官学,则教材必须统一。由谁来编?以何为准?


    这关系到我大夏未来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人心向背,不可不慎。”


    柳清歌这三问,问得极有水平。


    每一问,都切中要害,都是最现实,最难以解决的问题。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叶凡。


    连苏清影都忘了继续盘算她的小金库,蹙着眉,觉得柳清歌说得有道理。


    这事,比算账可难多了。


    叶凡听完,笑了。


    他从龙椅上站起,缓步走下御阶。


    “清歌这三问,问得好。”


    他走到柳清歌面前,先回答了第三个问题。


    “教材,朕亲自来编。”


    他看向江灵儿的方向。


    “工部负责将朕编好的教材,用最快的速度,印刷一百万册!朕要让大夏的每一个孩子,读的书,认的字,都是一样的!”


    接着,是第二个问题。


    “校舍,也不难。”叶凡的目光扫过那些面如死灰的旧臣,“朕刚刚抄没了三十七家逆贼。


    他们在各地的府邸、别院、庄子,数不胜数。收拾出来,稍微改改,不就是现成的学堂吗?”


    “至于钱,”他看向苏清影,“苏尚书,朕的国库,缺钱吗?”


    苏清影一个激灵,连忙摇头,把脑袋晃得像拨浪鼓。


    “不缺!一点都不缺!”


    “好。”叶凡最后看向柳清歌,“现在,只剩下第一个问题了。老师,从哪里来。”


    他环视大殿,目光落在那些新提拔上来的,还有些拘谨的幽州学子,和刚刚被任命的李默等人身上。


    “朕的学生,还有朕刚刚任命的这些新科官员,就是第一批老师!”


    “传朕旨意!”叶凡的声音,陡然提高。


    “凡幽州学堂出身,及此次新任命之官员,皆有举荐‘教习’之责!凡被举荐者,无论出身,只要考核通过,便可担任官学教习!”


    “其薪俸,由国库双倍支付!”


    双倍薪俸!


    这句话,让不少出身贫寒的年轻官员,眼睛瞬间亮了。


    当官,为的是光宗耀祖。


    可当教习,却能拿到双倍的钱,这吸引力,可太大了。


    解决了所有问题,叶凡话锋一转。


    “自今日起,大夏行三级学制!”


    “凡大夏子民,年满八岁,无论男女,无论贫富,皆须免费进入‘小学’!学制三年!主学识字,学算术!”


    “此为国法!但有父母,阻拦子女入学,以抗旨论处!”


    “什么?免费?还要强制?”


    “连女子也要入学?这……这成何体统!”


    叶凡没理会这些杂音,继续说道:“小学毕业,可自愿参加考核。


    成绩优异者,可升入‘中学’!学制亦为三年!主学经义、策论、律法、格物!”


    “中学毕业,成绩最优者,方可考入‘大学’!大学只设一所,就在神京!朕,亲自督学!”


    一层一层,环环相扣。


    从扫盲的“小学”,到精英教育的“中学”,再到顶尖的“大学”。


    一条清晰无比的,从底层直通天际的阶梯,被叶凡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展现在了所有人面前。


    就在众人还在消化这颠覆性的“三级学制”时,叶凡抛出了最重磅的一锤。


    “凡大学毕业生,无论出身,无论门第,皆可参加‘殿选’!”


    “殿选,由朕亲自主持!”


    他的目光,如利剑一般,扫过殿内每一个人。


    “凡入选者,不论名次,皆为——”


    “天子门生!”


    “轰!”


    这四个字,像是一座无形的大山,轰然压下,砸得整个金銮殿都晃了三晃。


    “天子门生!”


    柳清歌握着奏报的手,指节瞬间发白。


    她猛地抬起头,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睛里,第一次,流露出了难以言喻的震动。


    她瞬间就明白了叶凡的用意。


    自古以来,官员之间,靠的是同年、同乡、师生、故吏这些关系,结成一张张错综复杂的大网。


    世家大族,更是靠着门生故吏,掌控朝堂。


    而“天子门生”,这四个字,意味着,叶凡要亲自下场!


    他要亲自培养一批,只忠于他自己,只听命于他一人,思想完全由他塑造的,崭新的官僚!


    这些“天子门生”,他们的老师,是皇帝!


    他们的靠山,是皇帝!


    他们将不属于任何派系,不依附任何世家,他们只属于大夏,只属于皇帝本人!


    这是要用釜底抽薪的法子,彻底斩断世家门阀赖以生存的根基!


    比抄家灭族,还要狠上一万倍!


    陈源张着嘴,呆呆地看着龙椅上的那个年轻人,浑身的力气,像是被瞬间抽空了。


    他终于明白,自己,还有这满朝的旧臣,从一开始,就输了。


    输得彻彻底底。


    他们还在想着怎么守住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时候,人家想的,已经是如何换了这片天。


    叶凡很满意这个效果。


    他走到柳清歌面前,将这个艰巨而又伟大的任务,交给了她。


    “此事,由你全权负责。”


    “户部,工部,全力配合你。朕从国库里,先拨三千万两白银,作为启动资金。”


    他顿了顿,语气不容置疑。


    “朕只有一个要求。”


    “一年之内,朕要大夏的每一个县,都至少有一所小学!”


    “臣……遵旨。”


    柳清歌深深吸了一口气,接下了这个足以改变大夏国运的重担。


    叶凡处理完这件事,转身走回舆图前。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跟了过去。


    他们不知道,这位总是不按常理出牌的陛下,又要做什么。


    只见叶凡的手指,在舆图上,从北方的幽州,一路划到南方的镇越关,画出了一条贯穿大夏南北的直线。


    他的目光,落在了工部尚书江灵儿的身上。


    “吃饱了肚子,读上了书,可这腿脚,还是太慢了。”


    “路不通,则政不通,军令难达。”


    叶凡看着一脸兴奋,似乎又想到了什么新玩意的江灵儿,开口说道。


    “江灵儿。”


    “臣在!”江灵儿蹦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