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清歌,这笔血债,朕给你记着
作品:《大周悍卒:镇北将军家的女婿我当定了》 叶凡看着柳清歌,她的身子站得笔直,就像一杆随时待命的长枪。
可当“魏征”这两个字从她嘴里说出来时,叶凡捕捉到了那转瞬即逝的僵硬。
她的肩膀,有那么一刹那,收紧了。
叶凡走下御阶,站到她面前。
殿外山呼海啸的“万岁”声,似乎被隔绝在了这片小小的空间之外。
“你怕他?”叶凡问。
“臣不敢。”柳清歌低下头,避开了他的视线,“臣只是为陛下的大局考量。
魏征此人,在大周旧臣和天下士子心中,是一面旗帜。若动了他,无异于告诉天下人,陛下容不下忠直之言,恐怕会……”
“会让他们觉得朕是个听不进劝的暴君?”叶凡替她把话说完,语气里听不出情绪。
他绕着柳清歌走了半圈,站到了她的身侧,目光同样落在那幅巨大的舆图上。
“你说得对,朕现在确实需要这面旗帜,替朕挡一挡风,也替朕安抚一下那些心里还念着大周的读书人。”
柳清歌心里松了口气,以为陛下听进去了她的劝谏。
“所以,臣以为……”
“你柳家的卷宗,朕在幽州的时候,就看完了。”
叶凡的声音很轻,却像一把烧红的烙铁,烫在柳清歌的耳膜上。
她的话,瞬间堵在了喉咙里。
整个人,如同被冰水从头浇到脚,僵在了原地。
“你父亲是大周前任首辅,忠君体国,上书弹劾彼时还是吏部尚书的魏征,结党营私,贪污受贿。可你父亲明知那里面有大周老皇帝的授意,却还是执意上报。
只因其太过正直,惹恼了大周老皇帝,三日后,魏征反诬柳文渊勾结匈奴,意图谋反。”
叶凡一字一句的说出了,柳家被灭门的真相。
“证据确凿,人证物证俱在。大周老皇帝震怒,下旨,柳氏一门,满门抄斩。”
柳清歌的身体开始轻微地颤抖。
那些她以为自己已经埋进记忆最深处,用层层冰雪覆盖起来的画面,伴随着叶凡的声音,破土而出。
彼时的她只因为在城外庙里上香,躲过了一劫,可当她从庙里赶回,柳家满门的头颅,被悬挂在神京的城门之上。
这些东西是她的噩梦,数年来她午夜梦醒时分,那被汗水打湿的里衣,在提醒她、告诉她不能忘了柳家灭门之仇。
“好一个‘证据确凿’。”叶凡的语气里,终于带上了一丝嘲讽,“好一个‘忠直’的魏征。”
他转过身,重新面对着柳清歌。
这个平日里运筹帷幄,算计天下,能让苏清影都头疼不已的大夏首辅,此刻脸色苍白,嘴唇紧抿,眼眶里蓄满了水汽,却倔强地不让它掉下来。
“你……”叶凡伸出手,似乎想替她擦掉那呼之欲出的泪,手到半空,又收了回去,只是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这笔血债,朕一直给你记着。”
柳清歌猛地抬起头,眼睛里全是无法置信。
“陛下……您……”
“朕说过,你是朕的人。”叶凡看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朕的人,受了委屈,朕这个做主子的,不能当没看见。”
“那为什么……”柳清歌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为什么留着他,还让他当上了监察御史,在朝堂上风光无限,是吗?”叶凡接过了她的话。
他叹了口气,走到舆图前,手指点在神京的位置。
“因为朕需要他。需要他这块‘前朝忠骨’的牌坊,让那些首鼠两端的世家看看,让天下千万的读书人看看,朕连大周的前任首辅都能容,自然也能容得下他们。”
“朕需要他,替朕唱反调,替朕把那些敢怒不敢言的家伙,都给朕钓出来。”
“他骂得越狠,叫得越凶,那些藏在暗处的老鼠,就越觉得朕软弱可欺,就越会迫不及待地跳出来。”
叶凡转过头,看着柳清歌,目光里带着一种让她心悸的锋芒。
“一条养在朝堂上的狗,总比一群藏在阴沟里的狼,要好对付得多。”
柳清歌的呼吸,停滞了。
她看着眼前的男人,心中那座用理智和谋略筑起的高墙,正在一寸寸地崩塌。
原来,他什么都知道。
原来,从一开始,魏征在他眼里,就只是一个用来钓鱼的饵,一块用完即弃的抹布。
“清歌,再忍一忍。”
叶凡的声音柔和了下来。
他走回柳清歌面前,看着这个替自己扛起了整个朝堂,却把自己的血海深仇压在心底的女人。
“在忍一下,等我们一切进入正轨,等大夏百姓安稳之后,等我们幽州的新政施行的时候,这些前朝的贵族,以及大夏的世家,就是施行新政的资粮。”
“那时,朕会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把他的罪状,一条一条,公布于众。”
“朕会亲自下旨,将他的脑袋,送到你柳家宗祠的牌位前,让你父亲在天之灵,亲眼看着。”
叶凡的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砸在柳清歌的心上。
那座名为理智的墙,终于轰然倒塌。
积攒了多年的委屈、仇恨、不甘,在这一刻,尽数化作滚烫的泪水,从她眼眶中决堤而出,划过苍白的脸颊。
“扑通!”
柳清歌双膝一软,重重地跪在了冰冷的金砖地面上。
她没有哭出声,只是用尽全身力气,将额头抵在地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臣……”
她的声音,因为剧烈的抽噎而断断续续,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
“愿为陛下……万死不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