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朕的烟花,该放了

作品:《大周悍卒:镇北将军家的女婿我当定了

    紫宸殿内,空气像是凝固了。


    柳清歌的声音还在发抖,那份八百里加急的军报,在她手里仿佛有千斤重。


    “陛下,张成将军和周立将军的急报。大齐和大越两国,在半个月前,就已秘密集结了四十万大军,兵分两路,同时对我玉门关和镇越关发动了猛攻。”


    话音落下,整个大殿,瞬间炸开了锅。


    刚刚因为王家被灭而心惊胆战的大周旧臣们,此刻一个个脸色惨白,像是天塌了下来。


    “四十万大军!天哪!大齐和大越这是倾巢而出了!”


    “国朝刚刚建立,怎能再起刀兵!百姓经不起折腾了啊!”


    那名曾劝谏过叶凡的礼部尚书李光,再次颤颤巍巍地走出队列,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涕泪横流。


    “陛下!老臣有罪!老臣早该料到,国朝更替,四邻必有异动!如今强敌压境,我大夏根基未稳,万万不可再动刀兵啊!”


    他一边哭,一边磕头。


    “国库虽因世家‘捐献’而充盈,可那都是用来安抚百姓,恢复民生之用!不是用来打仗的啊!”


    “为今之计,不如……不如派遣使臣,与两国议和。割让边境几座无足轻重的小城,换取和平,先让我大夏安稳度过这最艰难的几年。待国力强盛,再图后续,方为上策啊!”


    这话一出,立刻有几个旧臣跟着跪了下来。


    “李尚书所言极是!请陛下三思!”


    “和为贵,和为贵啊!”


    武将队列里,王奎的一张黑脸已经涨成了猪肝色。


    他身上的甲胄因为愤怒而发出轻微的摩擦声,一双牛眼瞪得血红,死死盯着跪在地上的李光,那眼神像是要活剐了他。


    他胸口剧烈起伏,粗重的呼吸声,在满是哭嚎的大殿里,显得格外刺耳。


    当听到“割让边境几座小城”时,王奎再也忍不住了。


    “放你娘的屁!”


    一声暴喝,如同平地惊雷,瞬间压过了所有声音。


    王奎猛地从队列里跨出,一脚重重踏在金砖上。


    他指着李光的鼻子,破口大骂。


    “割地?我镇北军的兄弟们,拿命换来的土地,你说割就割?你他娘的怎么不割自己的脑袋去换和平!”


    李光被他骂得一哆嗦,缩着脖子不敢还嘴。


    “打仗打仗,你们这帮酸儒就知道怕打仗!敌人都骑到咱们脖子上拉屎了,你还想着跟人家摇尾巴求饶?我镇北军的字典里,就没‘投降’这两个字!”


    王奎越骂越气,“呛啷”一声,竟直接抽出了半截佩刀。


    “陛下!末将请战!给俺十万兵马,俺现在就去把那大齐皇帝的脑袋拧下来!看谁还敢放屁!”


    “王将军!殿前失仪,快快收刀!”


    “李尚书也是为国分忧,何必动刀动枪!”


    大殿乱成一团。


    就在这时,一个清冷的声音响起。


    “都闭嘴。”


    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都像是被掐住了脖子,争吵声戛然而止。


    叶凡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他没有看跪在地上的李光,也没有看暴跳如雷的王奎。


    他一步步走下御阶,径直走向大殿中央那巨大的沙盘。


    所有人的目光,都跟随着他的身影移动。


    他走到沙盘前,看着上面被柳清歌插上的,代表着大齐和大越军队的红色小旗。


    那两片密密麻麻的红色,像两把尖刀,直刺大夏的腹地。


    “朕说过。”


    叶凡伸出手,轻轻拂过沙盘上玉门关和镇越关的模型。


    “大夏的国门,是用铁血铸成的。”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殿内每一个人的脸,最后定格在李光那张惨白的脸上。


    “谁碰,谁死。”


    整个大殿,落针可闻。


    一股无形的压力,让李光等人连呼吸都变得困难。


    叶凡收回目光,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


    他转身,看向了站在角落里,一直没说话,只是睁着一双好奇大眼睛看着沙盘的江灵儿。


    “灵儿。”


    “臣在!”


    江灵儿兴奋地跑了出来,小脸通红。


    叶凡看着她,脸上露出了一点笑意。


    “朕让你准备的‘新年烟花’,送到前线去了吗?”


    “烟花?”


    殿内的旧臣们都愣住了。


    这个时候,皇帝居然在问烟花?


    江灵儿却像是听到了天底下最好听的词,她挺起小胸脯,拍得“啪啪”响。


    “陛下放心!三日前就已装车出发!我派了最好的工匠跟着,还写了厚厚一本说明书!保证让张将军和周将军,给他们放一场最大最漂亮的烟花!”


    叶凡点了点头,很满意。


    “好。”


    他再次环视大殿。


    “登基大典,照常举行。”


    “退朝。”


    说完,他转身就走,留下了一殿茫然、惊恐、疑惑的臣子。


    ……


    数日后,玉门关。


    城墙之上,朔风如刀。


    张成一身铁甲,手按城垛,面沉如水地看着城下。


    关外,黑压压的敌营一望无际,无数大齐士兵如同蚂蚁一般,正在组装着巨大的攻城槌和冲车,喧嚣声隔着老远都能听见。


    一名副将快步走到他身边,脸上是挥之不去的忧色。


    “将军,斥候来报,敌人的冲车已经超过五十辆,投石机也架起来了。他们的数量,至少是我军的三倍。明日拂晓,恐怕就要总攻了,这一战……”


    他的话没说完,但意思谁都明白。


    这是一场几乎没有胜算的仗。


    张成没有回头,目光越过敌营,望向了遥远的南方。


    他的脸上,没有半分紧张,反而露出了一点笑意。


    “急什么。”


    他淡淡地说道。


    “工部江尚书的‘贺礼’,应该就快到了。”


    副将一脸茫然。


    “贺礼?”


    都什么时候了,还贺礼?


    就在这时,城楼的阶梯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负责瞭望的斥候,连滚带爬地冲了上来,脸上带着无法抑制的激动和狂喜。


    “将军!”


    斥候的声音都在颤抖。


    “工部的运输队到了!就在关后十里!他们说……他们说……”


    斥候因为激动,一口气没喘上来,剧烈地咳嗽起来。


    张成转过身,拍了拍他的后背。


    “他们说什么?”


    斥候终于缓过气来,用尽全身力气吼道。


    “他们说,带来了二十车‘霹雳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