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埋头苦干

作品:《胡同槐下

    宋嘉树并不沮丧。他咬紧牙关,不吭声,继续埋头苦干。


    他把这当成和揉面一样的功夫,讲究的就是熟练和用心。


    他仔细观察旁边女工的手法,默默记下要点,手上不停地练习。


    渐渐地,他的动作越来越熟练,锁出的边越来越齐整,钉好的扣子也越来越牢固标准。


    中午休息时,其他女工拿出自带的饭盒吃饭,宋嘉树才想起自己没带干粮。小梅看到了,掰了半块烙饼给他:“吃点吧,下午活儿还多呢。”


    “谢谢。”宋嘉树也不做作,感激地接过来。


    吃饭间隙,他听到女工们的闲聊,大多是抱怨活多累人,或者议论哪家布料便宜,偶尔也会说起外面的事情,比如哪里又开了新的服装市场,听说南方的款式最新潮等等。


    宋嘉树默默地听着,把这些零碎的信息都记在心里。他来这服装加工点,不仅是为着积累经验,还要拓展自己的认知。


    下午,他的速度明显快了起来,出错也少了。


    吴师傅来检查的次数变少了,偶尔拿起他做好的活看看,虽然还是没什么表情,但也没再扔回来。


    等到傍晚收工时,小梅帮他数了数他今天完成的件数——锁了多少边,钉了多少扣子。


    数字并不惊人,甚至比最快的女工差了一大截,但对于一个第一天接触这些的生手来说,已经相当不错。


    吴师傅按照约定的单价,给他结算了工钱。


    钱不多,捏在手里薄薄的几张毛票,但宋嘉树却觉得比在包子铺拿月钱时更沉甸甸——这是他自己一针一脚踏踏实实做出来的。


    宋嘉树拖着更加疲惫的身体,却带着十足的充实感回到包子铺。


    赵瘸子已经做好了晚饭——简单的白菜豆腐,却给他留了一大碗。


    “咋样?”赵瘸子依旧是那句。


    宋嘉树把兜里的毛票掏出来放在桌上,虽然少,却带着骄傲:“按件算的,今天做了这些。”


    赵瘸子瞥了一眼钱,又看了看宋嘉树明显疲惫却发亮的眼睛,哼了一声:“没饿死就行,吃饭吧。”


    从此,宋嘉树的生活节奏变成了双线并行。


    凌晨依旧在包子铺帮忙,揉面、调馅、卖早餐,忙过清晨的高峰期,把事情交代清楚后,便匆匆赶往服装加工点,投入到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忙碌中,直到傍晚再回来帮忙准备第二天的材料,或者处理野菜包子的事务。


    他像个飞速旋转的陀螺,辛苦,却异常充实。


    在加工点,他从最开始的锁边钉扣子,慢慢接触到更多的工序:缝合简单的直线、上袖子、装拉链……每学会一样新技能,他都如饥似渴地练习,直到熟练为止。


    他的手脚越来越麻利,眼力也越来越准,甚至能发现一些裁剪或布料上的小问题,提前避免损失。


    吴师傅虽然依旧话少,但派给他的活渐渐多了起来,也复杂了一些。


    同时,宋嘉树也耳濡目染地学到了不少东西。比如各种布料的特性——哪种软滑容易跑偏,哪种厚实吃厚,哪种容易起皱;比如一些省料的小技巧;再比如听女工们讨论哪些款式好卖,哪些颜色流行。


    他开始隐隐约约地明白,做衣服不仅仅是技术活,还关系到眼光和市场的需求。


    这天晚上,宋嘉树去了回收站王老头那里。


    这次他不再是单纯地找书看,而是同王老头聊聊加工点的见闻。王老头见识广,偶尔会蹦出一两句点醒他。


    “布料是衣裳的骨肉,版型是衣裳的魂。光会踩机器,顶天是个好裁缝,成不了气候。”王老头嘬着酒道,“你得琢磨,为啥这么裁?为啥用这料?人家南方为啥款式新?那都是琢磨出来的!”


    宋嘉树把这些话都记在心里。他开始有意识地观察街上行人穿的衣服,看它们的款式、颜色搭配,甚至偷偷画一些简单的图样。加工点里废弃的纸样,他也捡回来仔细研究。


    日子在忙碌中飞逝。宋嘉树在服装加工点挣的工钱渐渐多了起来,虽然依旧无法和包子铺稳定的收入相比,但他看到了另一种可能,一种凭借更精细手艺和更快节奏获取报酬的可能,更重要的是,他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广阔的领域。


    他的视野不再局限于珠市口这条胡同,通过加工点的布料来源、成品流向以及女工们的闲聊,他仿佛看到了一张正在缓慢铺开的、巨大的市场网络。


    而孙奶奶当初那句“政策要变了”的话,如同远方的闷雷,预示着这片土地即将迎来一场甘霖或风暴,而他已经提前站在了屋檐下,感受着了那变天前激荡的风。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在服装这条路上,他要学的还有很多很多。但他不怕,就像当初揉面、就像后来挖野菜琢磨新馅料一样,他相信只要肯学肯干,一步一个脚印,总能走出条路来。


    背包里那本野菜笔记旁边,渐渐多了一些他收集来的废弃纸样和画着歪歪扭扭服装草图的小本子。夜深人静时,他偶尔会翻看它们,眼里闪烁着和当初看到野菜图谱时一样、却更加明亮坚定的光芒。


    北京的春天彻底过去了,初夏的阳光开始变得有些灼人。宋嘉树走在胡同里,身上带着包子铺的烟火气,也沾着加工点的棉絮味。


    “宋嘉树!”一道清越的声音在宋嘉树背后响起。


    “怎么样?在服装加工点还好吗?”沈砚快步追上来,轻轻一跳,手臂勾住宋嘉树脖子。


    “嗯,现在已经适应很多了。”宋嘉树笑着回答。沈砚常来包子铺找他,自然关心他在服装加工点的近况。


    “那就行,可以啊你,做什么都行。”


    宋嘉树笑得眼睛弯弯的,却突然想起了什么,把沈砚手臂从颈边取了下来,表情也变得严肃了些。


    “我弟弟的事情……有消息了吗?”


    沈砚知道这是宋嘉树尤其看重的事情,当初宋嘉树继母来大闹一场后,沈砚就主动说会帮宋嘉树打听他弟弟的去向。


    “当初你继母说,你弟弟不是坐火车跑的,我爸托人查了一下,确实如此。那么想要在那么短时间逃出锡安县,你弟弟只可能坐长途客车。可是也没有查到记录……”


    沈砚说着,声音也变小了,小心地看了看宋嘉树的神色。


    “我没事儿。”宋嘉树露出一个笑,却勉强得厉害,“那么他是怎么离开的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7章 埋头苦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