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在旅途

作品:《胡同槐下

    宋嘉树收拾收拾那莫名的情绪,好奇地打量车厢内部。


    车厢整体看起来是干净的,就是这地上实在是杂乱。过道上尽是背包,蛇皮袋,塑胶桶,让人落脚都有些困难。每排座位坐着三两个人,车内是拥挤的,但宋嘉树不反感这样的氛围。


    “欸,娃子,看够了没有?还不把书包放下干啥?”


    宋嘉树回头,对面座的一个中年男人呲着一口大牙冲他笑着。


    “噢,噢好。我这第一次坐火车,就想着仔细看看车里头是啥样的。”宋嘉树卸下书包放在脚边,也不露怯,和男人说起了话。


    “哟你这小娃娃,大白话说的倒好,上过学?”男人乐道。


    “上过一年高中,就不学了。”


    “那可算是高材生了啊,这小孩厉害,是吧哈哈哈哈……”男人转头和另一个中年男人一起笑道。


    两人似乎相识,许是工友。宋嘉树猜着,也问出了口。


    “小孩眼睛够尖,我俩是老乡,一起在那天津工地上干活。你嘞?进城去寻家人?”男人反问道。


    “我到北京去,去讨生活。”宋嘉树笑道,那副乖巧的模样倒是让两人惊奇了:


    “你一个半大孩子,去北京?诶哟,看着是个有志气的。好在上过学认得字,认得字,路就宽些。”


    宋嘉树一笑揭过,从包里掏出原先那张玉米饼,继续吃了起来。就在这时,一道温润的声音小声问道:


    “你要去北京?真巧,我们也去的。”


    宋嘉树转头一看,正是坐在他旁边的那妇女。这妇女看起来年纪不大,顶多三十来岁,眼睛里却显得疲惫,带着的女娃娃往她怀里钻,一双大眼睛却是看着宋嘉树。


    宋嘉树把她的疲惫看在眼里,有意活泼道:“好哇,那咱路上还能有个照应。我也不害臊,就唤您一声婶子吧。我叫宋嘉树,这是您……女儿?”


    妇女轻笑一声,道:“婶子倒还把我叫老了,你叫我秦嫂吧,这是我女儿,佩佩。佩佩,叫哥哥。”


    “哥哥。”那女娃也听话,怯生生地叫了声。


    “欸!哈哈哈,您女儿真可爱。”宋嘉树开心地应了,“秦嫂也是去北京寻生活吗?”


    秦嫂闻言却是面显忧愁,宋嘉树心里暗叫不好,怕是戳了人家难过事。


    “孩子她爹在北京工地上干活,往常一向一个月往家里寄封信报平安。不知怎的……近来他已经两个月没来信了。我实在担心,不得已只能带着孩子去北京寻他。”


    宋嘉树皱皱眉,失去联系两个月了,秦嫂她男人恐怕是出了什么事。但他嘴上还是温言宽慰道:“秦叔定然是没事的,您放宽心吧,别急坏了身子。瞧这女娃娃,耳垂大,想来肯定是有福气的。”


    秦嫂听他这么说,也是笑了出来,道:“那就借你吉言了……但愿这孩子的福气,可以保佑她爹。”


    “保佑爹爹……”小女孩一字一顿地重复了一遍。


    这么一通聊天下来,几人也渐渐熟络了。接下来的路上就是畅聊天南海北,讲那各种新鲜事儿,听得宋嘉树眼睛都睁大了,这些事情,可是他在宋家村里从来没听到过的。


    “诶小子,等你到了那北京站,记得去试试那叫什么……自动扶梯,听说是工程师从老外那里学来的技术,用电的。人只要往那玩意儿上一站,它就会自动把你连同行李一起送出去,省了驮重、走路的气力,你说神不?”


    宋嘉树听了,心中连连称奇,记下了。


    这时,有身穿制服的乘务员来到了这节车厢,只看他拿着只大喇叭,吆喝道:“来来来,大家把过道上的东西收一收喽!”


    整节车厢的人们就动了起来,纷纷把东西塞到座位下头。


    见过道上清空得差不多了,有乘务员推着辆小车走了进来,粗犷的大嗓门叫卖道:“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八宝粥!来,腿收一下哈。”


    小推车越来越近,宋嘉树睁大眼睛看了看,那小推车上花头真不少,尽是五颜六色的零嘴和乒乒乓乓的酒水,简直叫人看迷了眼。


    这边宋嘉树正认真看着,手突然被轻拍了一下,对上了对座男人的眼。


    “小子,这就看花眼啦?那北京城里的东西还不知道比这好多少哩。买这推车上的东西可要仔细想两想啊,比外头卖的总是还要贵上了几分呢。”


    宋嘉树答应了下来。听这中年男人压低声音告诫自己,心里觉得暖暖的。他并不是抵不住诱惑的人,还不知那北京城如何呢,兜里的钱自然要先护好。


    想到这里,宋嘉树起身往车厢尾巴走,寻了处没什么人的地方蹲下,从兜里掏出钱布袋子和董老师塞的红色布袋。


    “10块,20块,五毛……”


    宋嘉树把手在裤缝边擦了擦,小心仔细地数了两遍钞票。


    现在身上一共还有33块5毛,当时从家里带了40块钱出来的,董老师又塞给了他30块钱。


    董老师真的是……30块钱属实不是个小数目,要知道,一个乡村高中老师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100块钱。


    如果能在北京赚到些钱,以后可一定要答谢董老师。


    宋嘉树把所有的纸币小心折了两折,用红布条子包了进去,塞进了书包最里边夹层里。


    回到座位时,对座的两个中年男人已经眯上了眼,佩佩也在秦嫂的怀里睡着了。


    宋嘉树抬头看向挂在车厢里的钟,已经是下午两点了,不知不觉间他已经离开锡安县四个小时了。从前他听说火车速度能达到60公里每小时以上,也就是说他现在至少离锡安已经240公里了……这个数字放到以前,宋嘉树想也不敢想。


    许是困倦能传染,宋嘉树也迷迷糊糊闭上了眼睛,摇晃的车身成了此刻的的摇篮曲,他很快就睡着了。


    ……


    宋嘉树抽动了两下鼻子,缓缓掀开了沉重的眼皮,他分明闻到了饭菜的香气,恍惚间他甚至以为回到了宋家那间平房。


    待能看见周围事物后,他也清醒了过来,瞥了一眼墙上的时钟。


    七点半。


    居然已经是晚上了,宋嘉树“唰”的一下坐直了,这才发现自己的脑袋一直靠在秦嫂肩膀上。


    “哎哟,不好意思啊秦嫂,您肩膀酸不酸啊,您其实直接把我叫醒就可以了的。”宋嘉树脸上实在是臊得慌,自己居然靠着人家肩膀睡觉,看秦嫂的样子,不知道受累了多久呢。


    “没事儿,不打紧的。”秦嫂笑着道。


    她轻轻揉揉肩膀,低头柔声对女儿说道:“佩佩,咱继续吃饭好不好?”


    宋嘉树这才看见桌上摆着一碗米饭和一盘西红柿炒蛋。车厢里许多人也点了小菜,吃得正欢。想来是到了饭点,火车上售卖的。


    “娘,你也吃。”


    “娘不饿,佩佩自己吃,啊。”秦嫂摸了摸佩佩的辫子。


    察觉到宋嘉树的目光,秦嫂转头笑道:“火车上饭菜虽说不便宜,但也不能苦着孩子是不是?你刚睡醒,肚子饿不饿呀?要不要我也给你买些吃食?”


    “不不,不,不用了,我包里有着呢。”宋嘉树连声拒绝。就算此前聊得再怎么相熟,但他终归是个陌生人,怎么好受得这恩惠?


    “瞧你,自己也本是一个半大孩子,要是叫你娘看见了,也是不希望你饿着的。”秦嫂见他这副样子实在好笑,说道。


    “我娘……她早就不在了。”宋嘉树挠挠头,不好意思道。


    “啊……这样啊。”秦嫂面露难色。


    宋嘉树见她这样,连忙用秦嫂的原话打趣回去:“没事儿,不打紧的。”


    秦嫂见他似乎真不在意,松了口气,低头去管顾女儿吃饭了。


    “小娃娃,你这觉可睡得久啊,这车子这样晃,你都不带醒一下的,真厉害。“宋嘉树对面的男人开玩笑道,“看你这样累,你前些天在家做什么啊?”


    “前段时间我家赶着‘双抢’呢,我也正好放假,就每天帮着家里下地干活。”宋嘉树回答道。


    “双抢”就是抢收和抢种,一年中最是农忙的日子,宋家村的劳动力天不亮就得起床,拿上农具去地里干活,做到天黑才能回到家里。宋嘉树也不例外。


    车厢里的灯光是昏黄的,有人吃饱喝足了以后就继续打盹,有人还在啃干粮,嗑瓜子的脆响混着车轮“哐当哐当”的节奏。


    宋嘉树把目光投到窗户外面去。借着月光,他看见远处的田埂舒展成起伏的弧线,偶尔有几株叫不出名字的树站在道旁,枝桠张牙舞爪地伸向夜空。


    “要不咱们换个位子?你也好看看夜景。”秦嫂笑着商量道。


    “诶,好。”这次宋嘉树没有拒绝。


    坐到靠窗的位子,宋嘉树把脑袋靠在了车窗上。火车许是钻进了隧道,窗外世界突然暗了个彻底,只有车窗上自己的影子清晰起来。


    “是想家了吗?”秦嫂手上做着针线活,柔声问道。


    “不想,没什么好想的。”


    “家里……待你不好么?”


    “从前或许是好的,我娘死了以后,就不一样了。”宋嘉树回答道。火车驶出了隧道,几处人家在大地上依稀可见,窗棂透出微弱的光。


    “你这书包……是你娘做的吗?”秦嫂问道,手上轻摸着宋嘉树抱在怀里的书包。这书包针脚细腻,结实耐磨,做它的人一定用了心,下了真功夫。


    “嗯。我娘病着的时候,给我做了好些个书包,叫我以后初中背,高中背,大学背。”宋嘉树松开怀里的书包,也用手摸了摸。


    “她会保佑你的。”秦嫂笑了笑,摸到了书包的一处孔洞,“这里破了,我给你补补吧,正好我针线都在手头呢。”


    尽管宋嘉树再三推辞,但还是招架不住秦嫂的坚持。他把书包里的东西全部拿了出来,虽然包鼓鼓囊囊的,但除了两件换洗衬衣,一些干粮,还有一本从学校带出来的书,就没什么东西了。


    “这是……语文?”秦嫂认字认得吃力,问道。


    “是啊,我寻思着带本书出来,无聊时候可以看看。”


    “那你给嫂子读读上面写了些啥行不?”


    “好哇,那我给您读篇文章。”


    于是在昏黄的灯光下,少年用着轻缓的语调读着课文,妇女灵巧的双手缝补着书包。


    宋嘉树很感激这路上的人情温暖。他知道,他离北京越来越近了,这一路上的火车发出的“哐当”声,一直在替他数着路呢。


    感兴趣的宝宝点点收藏呗~谢谢啦,我会努力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在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