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在安南
作品:《从崖山开始的流浪大宋》 刚刚将工业与劳工部侍郎李耀打发走,后脚人口与农业部侍郎张贤光就求见。
“官家,外面看起来非常繁华,但恐怕繁华持续不了多久了。”
赵昺长叹了一口气,他知道张贤光说的是什么事情,他们这里快要爆发粮食危机了。
本来来的时候船上所剩的军粮就不多了,到达此处之后,虽然依靠着捕鱼,能够获得一些食物。
但是中国人向来没有只吃鱼不吃饭的习惯的,所以存粮数量一直在下降。
而且之前还调拨了一半粮食来作为种子粮进行春耕,粮食更加不足。
若是没有新的补充的话,那么粮食根本没办法支撑到地里的水稻收获。
“张侍郎,之前我让你去寻找香蕉,寻找得怎么样了。”
张贤光从袖子里掏出了一个发青的香蕉,递给赵昺,“官家,岛上的野人有在栽种这种东西,味道不错,但是产量不行,而且曾分发下去,让同僚们试着当主食,很多人都反映把这玩意当主食会闹肚子。”
赵昺有些苦恼,也是,香蕉虽然很早就开始栽培了,可是要达到后世那种色香味俱全的香蕉,还要几十代的培育。
古代又不懂什么嫁接技术,也不懂基因工程,很难大规模培育优良品种。
“爱卿先下去吧,从今日起实行粮食配额,暂停粮食自由买卖,每人每日的口粮由官府配给。
妇女儿童等非劳动力,每人每日12两米,有工作的劳动力,每人每日22两米,除鱼肉外,其他的肉类也严格限购。”
张贤光呆了一会才道,“这,这恐怕困难重重吧,从来没有人实行过那么严格的粮食配给。”
“困难时刻共克国艰,所有人,包括我,都按现在这个标准执行。”
见张贤光准备退下,赵昺想了一下之后叫住他,“还有一件事,你暗中观察一下杏仁、枇杷仁、李仁这些,有没有人在暗中收购,有的话及时汇报我,另外不要声张。”
送走了张贤光,赵昺看向窗外,简陋的皇帝行宫外,阴雨密布,山雨欲来。
内有粮食危机、走私奴隶,外有本地土著势力环伺,更远处,元朝的威胁始终在天边隐隐作现。
现在大宋虽然看起来已经转危为安,但实际上仍是危如累卵。
“陆秀夫,你已经去了三个月了,怎么一点信都没有,大宋还等着你回来呢。”
赵昺看着窗外的乌云,喃喃道。
安南,升龙城内,皇城偏殿内。
“陆相,我们来到此地已经有近两个月了,刚开始在红河口登陆时,安南官府还非常热情,怎么现在突然又变了态度”
见侍卫宇项开口,陆秀夫摇摇头,“现在我也不知道安南国王的态度了,现在他们是父子,共同主持朝政,恐怕对于我们的结盟要求,国王和太上王有不同的意见。”
宇项烦躁地在房间中踱着步,他们刚一来到安南的首都升龙城,就被带到了皇宫。
随后安南的太上王陈晃见了他们一面,接受了南宋的国书之后,就客客气气地把他们安置在了皇宫的偏殿内。
随后就再也没有新的消息了,无论他们如何上书询问,都没有收到任何官方的消息。
而他们想要离开也遭到了皇宫侍卫的阻拦,显然他们现在被软禁在了皇宫之中。
如果安南最后决定倒向蒙古,那么他们就会立刻变成阶下囚,成为安南先给忽必烈的礼物。
那样,不仅要不来粮食,陆秀夫自己都会深陷囹圄。
不能坐以待毙!
陆秀夫终于决定不再等了,哪怕冒着风险,他也要拿到消息,最重要的就是安南的立场。
示意侍卫们把帘子拉上,陆秀夫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示意宇项单独过来,
“宇将军,我能相信你吗?有一件非常危险的任务。”
“官家既然安排了在下照顾陆丞相,那么在下就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陆秀夫轻轻地捋了一下胡须,“升龙城中有我一位老友,我陆家也曾是大族,认识一些海商。
此人名叫陈平继,是安南陈朝王族的一员,也是此地的首富,居住在离此地五里地的福康宫内,耳目众多,你亲自去他那里一趟,报上我的名帖,询问下如何行事。”
宇项拱手,“定不辱命,今夜子时,我想办法翻墙出去,会一会这位陈大人。”
“这是名帖。”陆秀夫从袖子中抽出一个锦囊,“交给陈平继,他会知道的。绝不可让皇宫里的人发现,否则会把安南推向蒙古那边。”
入夜子时,一个黑影绕开巡逻的守卫,几个蹬墙间就翻过了围墙,躲开王宫城墙上的士兵,落入了下方的树林,消失在了黑夜中。
陈平继此时正抱着他新娶的小妾,睡得正香,突然感到脸上有微风刮过,猛地睁开眼睛,发现有一个穿着黑衣服的人正站在他的床边。
“有刺客!”陈平继刚想大喊,却发现。那黑影的两根手指顶住了自己的咽喉处,让他一点声音都发不出。
小妾此时也醒了,被眼前的场景吓了一跳,躲在被窝里瑟瑟发抖。
“有人派我来的,我想单独聊聊,不想惊动任何人”黑影道。
陈平继不敢动,眼前这个黑影武功高强,他刚刚都没有看清楚,黑影是怎么出手的。
陈平继给小妾使了个眼色,让她先出去,那黑影才放下手,让陈平继能够说话。
“你是谁派来的,应该不是为了取我性命吧,如果要取我性命刚刚我睡着的时候就可以动手了。”
黑影摘下斗篷,半跪拱手道:“小人宇相,俸陆丞相的命令,前来转交一物。”
“陆丞相?”陈平继脸色一变,“快快把此那来。”
从宇相手中接过锦囊,取出里面的信纸,点燃油灯看了一遍,陈平继沉吟片刻,将信纸放到油灯上点燃。
“其实你们一进到升龙城的时候,我就已经收到消息了,不过现在情况很不妙。
太上王现在是倾向于你们大宋的,但王上却因为蒙古的淫威,而不敢轻举妄动。
告诉你们的陆丞相,蒙古的使臣现在就住在紫宸殿西苑,你们陆丞相知道该怎么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