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得与失,奖与罚
作品:《从崖山开始的流浪大宋》 “报告官家,此次交战我方共损失士兵42人,受伤士兵120人,损坏盔甲75套,刀62把。”
听着军曹的话,赵昺心中一阵绞痛,那些盔甲兵器它短时间内可没办法补充。
“有没有点好消息?”他追问道。
军曹点点头,“盔甲虽然有损坏,但大部分仍能修复,军刀如果有能用的铁炉的话,也能修复大部分。
另外,我们俘获了682名野人,都是青壮年,可以极大地补充我们急需的劳动力。”
这还算是个好消息,赵昺点点头,“六成押送回海边,四城留在此处。”
“留下?这是为何?”军草有些不解,“难道官家是要把他们编入部队吗?”
“那自然不可能,我大宋的军队都要由最忠诚的军人组成,怎么可以编入这些还未开化的外族人,那不是减少军队战斗力吗。”
赵昺举起手,指了下刚刚的战场,“死去的将士需要埋葬,那些人也需要掩埋,此处是河流上游,若是不及时处理,很有可能会造成瘟疫。”
“另外,这里是一个盆地中心,此处水流平缓,而且东岸地势较高,很适合作为定居点,我打算先在这里建立一个哨岗,以后再慢慢发展成城镇。”
“官家远见,臣难以望其项背。”军曹心服口服,拱手告辞,开始进行安排。
赵昺看着远处的丛林,若有所思。
不过没一会儿,他的沉思就被打断了。
“罪将陈为公,指挥不利,让我军蒙此损失,罪该万死,请官家责罚。”
“罪将李小二,不听军令,擅自出营迎敌,导致手下兄弟折损过半,按律当诛,请官家定罪。”
暗道一声终于来了,赵昺转身看下两人。
陈为公浑身浴血,脸上满是疲惫,二十几岁就一已有白发,看来这几天他精疲力尽。
李小二更惨,手上挨了几个刀伤,脚上虽然长了几个绷带,但还在从里面渗着血。
将两人领到军前,他开始今天的审判。
略微想了一下,赵昺决定先从李小二开始
“李小二,你作为指挥使,陈都指挥使的直属部下,却违抗其命令,这是罪一。
轻率冒进,致使我军防守部署差点崩溃,这是罪二。
结阵自保时,轻率出击,不顾上司命令,试图斩首对方首领,导致战阵崩溃,这是罪三。”
“都是臣指挥不力,请官家……”赵昺挥手打断了试图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的陈为公。
“陈为公,作为领军,识人不明,轻信部下,且未做好制衡,有罪。然作战骁勇,指挥防守得力,有赏。”
他今天要抓个典型,立一立威,亲自进行军事裁决,加强皇帝对于军队的直接控制。
“军正官!”
“臣在!”一个穿着军装却戴着乌纱帽的官员从队伍中出列。
“记!指挥使李小二,违抗军令,贪功冒进,致使部队损失惨重,剥夺其指挥使的职位,削至兵卒,仍留军查看。
都指挥使陈为公,降为指挥使,罚俸禄一年,另,其作战勇猛,赏田百亩。”
军正官飞快地把赵昺的话记在纸上,他本来就是负责军队里的惩罚之事,主要职责就是严肃军纪,监督将领。
他是由皇帝任命的,插在军队里的一颗钉子,是军令的执法者,保证军队能够听从命令。
现在赵昺是皇帝,那么他当然无条件听从赵昺的话。
“朕的处置是否妥当。”赵昺看向两人。
“谢陛下不杀之恩。”李小二叩首。
“陛下明断!”陈为公叩首。
挥手让两人下去,赵昺看向其他守军将士,
“诸位英勇奋战,击退数次进攻,其行可嘉,着每人赏田十亩,仆役两名。”
剩下的300多名守军面面相觑,有一人斗胆拱了拱手,“敢问官家,地在何方。”
赵昺指了指脚下,“土地就在脚下,从此之后此地改名为镇南城,每名将士配两名野人仆役,共同开垦此地,陈为公!”
“罪臣在!”
“你改封为镇南节度使,六品,领军八百人,开垦此地,负责军事民防。”
陈为公本来都做好了,被一脚踢开,当个闲散官员的准备了,没想到还能被官家赋予如此重任,自然感激涕零,
“臣遵旨。”
赵昺看向军正官,“军正官许可证,改任为镇南市长,从六品,负责民事邢狱,即刻上任。
你上课的第1件事情就是沿河筑城,组织那些俘虏修缮城墙,我会再调拨500民夫工匠协助,把镇南市狠狠地钉在这里”
“臣领旨,谢主隆恩。”
许可证跪谢,虽然他没太搞清楚官家口中的市长是什么意思,但从六品的含金量在哪里。
而且听起来似乎是知州的话,这让他心中一阵狂喜,要知道他现在虽然也是六品承知郎,但是军队的品阶并不受人待见。
如果想要从军队转成文职官员,除极少数皇帝特别开恩之外,惯例都是要降一品级的。
就是不知道官家又在谋划什么,创造出了一个市长的位置?市者,交易之场所也,难道指的是一个市场的长官?
可一个市场的长官怎么可能从六品?
市长当然不是赵昺随口胡诌的,他打算借鉴现代的行政框架,重新塑造宋代的中央与地方体系。
原本的官、职、差遣分离的制度,虽然确实能够很好地制衡官员,但也造成了行政效率低下,官员队伍过于臃肿。
说到这里他不禁有些庆幸,现在大宋虽然流落到了这个新世界,但也好像是一张白纸,能够有他发挥的空间。
如果他穿越到的是南宋北宋中期,那改革可就难如登天。
不过现在,改革的事情放在一边,他得先对付野人的威胁。
如果之前陈为公所说的一切都为真的,野人刚遇到的时候被他们吊打,毫无组织能力。
可下次见面的时候却能够组织大规模的进攻。
那么肯定有一个野人首领存在,而且那首领绝不是粗鄙无知之人。
无知之人怎么会知道用钝器来对付盔甲,采用分割的方式来对付军队。
不过现在野人败退,被宋军抓了不少俘虏,宋军又在河谷打了一颗命名镇南城的钉子。
而且他故意卖了个破绽,留了一些野人帮忙筑墙。
现在时间站在宋军这边,赵昺打算给野人来一个声东击西,诱敌深入,教教他们什么叫《孙子兵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