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风息

作品:《随南望

    “诶呀,先生您看这孩子多认真……”春分看师徒二人间的气氛不对,忙插话道。


    “无规矩,不成方圆……”


    是了,在这个“规矩”的世界里,无规矩不成方圆。


    『但能成风筝!』


    “不必在意……哈哈,请随我来吧。”


    无论是院内还是堂中,这里都是这样一番景象,四面高墙环绕,唯顶部透光。想是匡衡凿壁借光留下的口子,未被填补。人站在这口子里瞻仰神明,请求神明的庇护。


    未免有些荒谬,可规整的现实比这更加荒谬。三人踏过每一块石板,留下的每一个脚印,反倒像是在规整里强行刻下的特殊符号了。


    三人被领到茶水间,石矩为三人沏上茶。日照绿,双手奉上,规整的儒礼传统。


    石矩听闻拾遗问及“不落之鸢”,神色立刻变得无比庄重,他先是向着谷地中央一座最高的工坊方向深深一揖,然后才转过身,眼中闪烁着混合着崇拜与敬畏的光芒,用一种近乎吟诵的腔调说道:


    “上使垂询,乃是我风息谷之荣幸。那‘不落之鸢’,并非凡间造物,它是芒种祖师功德圆满,飞升化神之际,留给人间的最后神迹,也是我风息谷的至高圣物!”


    好熟悉的一段发言。


    他抬起手,指向天空中那些按照固定轨迹飞行的风筝,语气带着一种对完美的笃定:


    “您看天空上的它们,它们能飞,是靠着匠人遵循祖师法度,精准计算每一分重量,每一寸骨架,借由这谷中不息的天风。但它们终有落时,或因线断,或因力竭,此乃凡物之常理。”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


    “然而,不落之鸢不同!它自祖师手中诞生那刻起,便挣脱了凡俗的引力,超越了时光的磨损!它无需风,因为它自身便是风之法则的化身;它无需线,因为它与祖师的神意始终相连,永不坠堕!”


    又不坠落!


    他微微眯起眼,仿佛在瞻仰那想象中的神圣景象:“据古老卷轴记载,它通体流转着温润的霞光,其飞行轨迹并非我等所能理解的直线或曲线,而是…而是如同天道运行的轨迹一般,玄奥而完美。它静悬于空时,便是永恒的坐标;它翩然移动时,便是活着的法则!”


    说到这里,他转向拾遗,语气变得无比严肃,甚至带着一丝警告的意味:“它是我风息谷的信仰核心,是祖师留给我们,用以衡量世间一切的工与艺是否契合法度的终极标尺。任何偏离祖师规制、追求奇技淫巧的‘异端’之作,在不落之鸢的神光下,都将自惭形秽,无所遁形!”


    『好像这边是他训斥徒弟的原因了』


    “它就在风息阁的最顶层,由历代执事守护。它并非死物,它在…沉睡。唯有当谷中出现真正能继承祖师衣钵,完全领悟并恪守‘绝对法度’的传人时,它才会再次苏醒,引领风息谷走向新的辉煌!”


    那个时候!整个风息!整个海右!都会沉浸在法度的齿轮里!随着机械的运转而转动!


    ……


    太阳埋进了这同方盒子般的山谷间,大街小巷的喧闹慢慢被拉成一条条平行线。天空中依然悬着那些有规律的线缠绕的风筝,线与线空缺的格子间,点山零星的碎银。


    这显得这一切更加规整,每一步都像是特定程序提前编写好的代码。


    『月黑风高,往往是武侠小说里最容易出意外的时候。』


    一个小小的身影灵巧地跃入,偷偷寻到三人下榻的客舍。他从木匣子里取出一只风筝,那风筝造型灵动如雨燕,与谷中千篇一律的制式风筝截然不同。


    “是谁?……你是那个学徒?”烬被细碎的响动惊醒,确实没料到眼前的是这个孩子。


    “我这样做确实冒犯……不过,我只是来给你们看这个的!”阿卯把那个风筝举到三人眼前。


    “这……这才应该是祖师爷最初想做的风筝……”阿卯的声音发颤,却带着倔强。


    “我是按照祖师最早的手札笔记做的……可师傅说,这是异端,是邪道!”


    “就因为无规矩吗?”


    他掏出一本兽皮封面的边缘已被翻得毛糙的古老手札。递给三人。


    “那是师祖的真迹。”


    当拾遗的手指触碰到那些充满狂想与生命力的草图时,一阵强烈的眩晕感袭来。


    记忆的涓流,不同于先前大暑的灼热,而是带着一种沉重的悲哀,缓缓涌入:


    他看到一个不修边幅,眼中闪着光的年轻工匠,在同一个山谷里,为了给一个无法奔跑的孩子造出能飞得最高的风筝,彻夜不眠地试验,失败,再试验……没有规尺,只有燃烧的热情与对让人快乐的执着。


    那……就是这孩子口中的祖师爷?芒种……


    “手艺的真谛,不是做出最华丽的东西,而是做出最能承载心的东西。风筝的线,牵着的不是风筝,是放风筝人的笑颜。”


    他看到自己为残疾的孩子制作能单手操控的风筝,为想念远方亲人的少女制作能飞得极高极远的信鸢……每一个作品,都充满了对人的关怀。


    是自由的温度,是人间烟火,是阖家团圆。


    “唯有天街可保文明火种,你的技艺可惠及万世”


    记忆的最后片段,是已成神官的芒种,沉默地站在山谷之巅,看着他制定的“标准”如何变成扼杀灵感的枷锁。


    他抚摸着那把后来被奉为圣物的青铜规尺,眼中是无尽的疲惫与悔恨。


    “我予人以尺,是为丈量天地,开拓无限……而非,禁锢人心。”


    这声叹息,伴随着他对“自由匠心”最后的眷恋,封印在了这本最初的手札里。


    拾遗猛地抽回手,脸色苍白。这一次,他感受到的不再是崇高的牺牲,而是理想的背离与无声的窒息。


    “祖师他……并不快乐,对吗?”阿卯敏锐地捕捉到了拾遗的神色,颤声问。


    烬看着窗外被规则切割的天空:“他把这里变成了一个最精美的笼子。所谓神迹,就是让所有人都活成一个模子印出来的。”


    春分听闻,犹豫开口:“法度乃是秩序根基,若无规矩,世间早陷混乱……”


    事实上,谷中这令人窒息的“秩序”,与她想象中的神圣相去甚远。


    各位中秋快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