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山长郭庆
作品:《科举作弊被抓,一首将进酒惊女帝》 书院,采星台。
这里是山崖书院的最高峰的建筑,如同真要上天采星般,此楼高耸近乎如云。
站在楼台之上,大半个京城就都看得一清二楚。
此时,采星台七楼。
有两人正在手谈对弈。
其中一人是魏文昌魏夫子,他执黑先行,盯着棋盘眉头紧皱。
坐在他的对面的,是一位形容枯槁、皱纹遍布的老者,目光不落在棋盘上,而是裹了裹身上的素衣。
“这几天,秦嵩上下奔走,最终敲定了佛儒之争的时间位置。”
“走一步算十步是他的性子,这次行事却匆匆忙忙,何解?”
他的声音沙哑至极,如金石摩擦。
魏文昌抬起头,面露难色:“山长,我哪里能知道那位大人是怎么想的。”
“您也知道,最近陛下对科举舞弊案查得严,虽然就死了主考官,可朝堂上下人人自危。”
“秦嵩既要安抚人心,又要为接下来的佛儒之争做准备,有点分心乏术很正常。”
思虑再三,魏文昌谨慎地将一颗棋子下在一个看起来安全的位置。
‘山长’甚至连视线都没移过来,轻启一颗白子,像是随意般撇到一处位置,接着说道:“今年又是一个寒冬,已经连续三年寒冬,北边的蛮族可会南下,进犯我大虞边境?”
魏文昌摩挲着下巴,大半的注意力都在棋盘上,“山长啊,我只是个教书的,蛮族一事……应该不会,毕竟签订的契约还在,我大虞那批龙卫边军还在,他们掀起不了多大的风浪。”
他又下了一颗,反问道:“郭山长,那苏九歌你看到了吗?资质如何?”
郭庆提起一子,轻飘落下,转瞬间棋盘上如同一条走江黑龙的凶猛攻势,被白棋一柄利剑直插心脏。
虽然还能断身以求自保,但也只能苟延残喘一时。
魏文昌叹了口气,果断投子认输。
郭庆缓缓说道:“三年入品,十年治学,无至圣希望。”
治学,便是文修中三品的统称。
也就是说,苏九歌要十年时间,才能到达中三品境界。
魏文昌闻言眉头一皱,下意识地就想要反驳。
毕竟苏九歌的天赋已经展露无疑,文运如瀑的含金量,就是整个大虞的读书种子加起来都赶不上。
怎么在山长郭庆口中,竟会这么平庸?
但反驳的话刚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山长郭庆,字三甲。
这三甲并非是他自己取的,而是天下人给他取的名号。
神算第一,天文第一,占卜第一。
在那个豪杰并起、人才辈出的时代,他却能独占三道巅峰。
此生算错之事,只有两件。
“唉……”
魏文昌叹了口气,被寄予厚望的苏九歌,难不成只是个幻象?
正在他长吁短叹的时候,
郭庆猛然转过头,看向某一个方向。
眉眼之间带着惊讶。
“竟有这样的事!”
“山长,您怎么,嗯?”
魏文昌也感受到了那股蓬勃的浩然之气。
错不了,是有学生入品了!
最近接近入品的学生就那么几个……
他正思索着是谁时,郭庆竟直接站起身来,裹紧衣服说道:“别猜了,你真是个榆木脑袋,一月前教你该如何分辨每个人体内的浩然气,你竟到现在也没学会。”
魏文昌不由老脸不红,心中暗道:您当谁都是您啊,看上一遍古书,就能把上面的术法全学会了。
“走,去看看新入品的学生。”
嗖!嗖!
两人身形一闪,消失不见。
眨眼间,便来到了东南角的凉亭外。
魏文昌轻挥衣袖,一道无形的屏障将细密的阴雨隔绝在外。
随后他定睛一看,顿时面露惊讶:“是苏九歌?他怎么会入品了?!”
“怪了,他的浩然气应该远远不够能打通奇经八脉的程度啊。”
郭庆佝偻着背,笑着道:“上去问问不就知道了?”
他轻吹一口气,无形之风托举起亭中的罗铭和智坚,送至各自房间。
苏九歌咕哝一声,酒劲散了大半,迷糊睁开眼睛,率先看到了魏文昌。
“魏夫子!”
苏九歌赶忙站起,有些尴尬的笑道:“夫子怎么来了,今日阴雨,学业也基本做完,这才来到这里休息娱乐一下。”
魏文昌摆了摆手,他现在最关心的是苏九歌的修行情况。
他将手搭在苏九歌的肩膀,微微眯起眼睛,随后满脸惊讶地道:“真的入品了……这才入学多久?……秋闱结束到现在不足一个半月,这么短的时间内便修至九品蒙学,这……”
一旁的郭庆也是心中巨震,一个半月从零到九品蒙学,在他那个时代,还是有一些绝世天才能够做到。
但问题是,他曾卜算过苏九歌的根骨资质,卦象上只有四字评语:平平无奇。
他甚至还花了大气力,推测苏九歌的未来前途,卦象上便是他和魏文昌说的:三年入品,十年治学,无缘至圣。
可这仅仅过去了一个半月!
难不成是卦象出了问题?!
郭庆占卜一辈子,只出现过两个算错的情况。
“……看来,是要多错一道了。”他自嘲一笑。
“魏夫子,请问这位是?”
苏九歌这才注意到身后的老者,赶忙开口问道。
“山崖书院的山长,郭庆郭夫子。”魏文昌介绍道。
“郭夫子。”苏九歌躬身行礼,心中掀起波澜。
山崖书院的山长,按前世的话来说,那就是清北校长了。
郭庆笑着坐下,问道:“苏九歌,现在感觉怎么样?”
“非常好,感觉整个人都通透了,耳清目明,思维清晰。”苏九歌老实回答道。
“可有气息不平稳,或是阻塞之感?”
“没有。”
郭庆满意地点点头,“强行突破入品会导致根基不稳,你没有这些情况,说明你是经过了沉淀,没有急功近利。”
“不过,老夫很好奇,你修行速度怎么如此之快?”
郭庆顿了顿,像是想到了什么,补充道:“一首将进酒,可达不到这样的成效。”
听到这话,魏文昌恍然,说道:“苏九歌,我听说那两首歌也是你作的?……那应该也没这么快啊,是你是又作新诗了?”
苏九歌点点头,一脸不解地问道:“是作诗了,这和我的修行速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郭庆出言解释道:“你们小辈不知倒也正常,毕竟现在很少能出顶尖的才子了。”
“修行速度,或者说浩然气的积攒速度,一是靠自身修行,练字行文沟通天地,锤炼才学,一点点修出浩然气。”
“二是来自天道的直接反哺,打个比方,你是将进酒的作者,那么每当有人或书写或吟诵的时候,天道便会向你反哺浩然气。”
“当然,这浩然气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但只要这诗足够出名,让更多的人知晓并追捧。”
“那天道反哺的浩然气,就是一个很恐怖的量级了。”
苏九歌顿时了然,怪不得他修行得会这么快。
按照前世的说法,就是他身为原创作者,其他人但凡引用,都会收取一定量的版权费。
将进酒自然不用多说,要是有前世的网络时代的话,那这首诗肯定会被整个大虞文人津津乐道。
青花瓷和发如雪,这两首已经在京城的风云场所圈子里大爆特爆,无数琴姬歌姬翻唱。
而西游记更不必多说,有传闻说就连当朝首辅秦嵩看过西游记后,也是赞不绝口。
光是这些,就已经带给了他非常可观的成长。
那把其他的诗词搬来,
岂不是彻底无敌?!
穿越这么久,苏九歌第一次感觉到开挂的爽感。
总算有捷径可以走了!
当然,这是在苏九歌的眼中是个捷径。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这根本就是吃力不讨好。
古语有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单是作出一首令人拍案叫绝的诗词文章,就已经殊为不易。
更不用说靠连续产出优质作品,不断依靠着天道反哺来修行升级了。
郭庆目光深远,感慨道:“其实,老夫一直认为,前一种自身修行是对武修的拙劣模仿,唯有后者深入人心,才是一条真正的康庄大道。”
他看着面前的苏九歌,面露欣慰,突然问道:“苏九歌,你可愿意替书院去参加佛儒之争?”
一旁站着的魏文昌闻听此言,脸色一变,“山长,这恐怕不妥吧。山崖书院此次的名额仅有五个,其中四个都已经定下,这最后关键的位置,本是留给您的……”
郭庆冷哼一声,道:“老夫可不去和那群秃驴吵架,吵输了郁闷,吵赢了更郁闷,谁爱去谁去。”
“再者说,让年轻人上去历练历练,露露脸,多好的事。”
说完,他转头看向苏九歌,笑着道:“你自己说,想不想要这名额?你只要一句话,老夫准保你能站在那台上。”
苏九歌汗颜,顿了顿后诚恳道:
“谢过山长,只是我刚入蒙学,对儒道只有浅薄的认识,对佛道更是一窍不通,实在是难以担此重任。”
“而且我老家有一句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现在京城都在传我是京城第一才子,这名声实在过大,我接不住。”
“我最想做的就是提升实力,无心佛儒之争的事情,希望山长请理解。”
开什么玩笑,参加佛儒之争?
既然写诗就能变强,那当然是要狠狠的苟起来发育啊。
浪笔难逃一死,苟着才能长生。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郭庆眼睛一亮,不光是在赞叹这八个字中暗藏的普世智慧,更是对苏九歌果断拒绝此等良机的坦然心态的认可。
此子秉性良善知进退,以后必然大有作为!
“不去便不去吧,不过有一件事,老夫希望你能慎重考虑一下。”郭庆道。
苏九歌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当我郭庆的学生,怎样?”
还没等苏九歌有所反应,郭庆摆摆手道:“别急着回答,回去好好想想,什么时候想通了,就来采星台上找我。”
话音刚落,他便起身,扯了扯身上单薄的衣服,一眨眼不见了。
苏九歌:“……”
他心中大喊:还怎么样,那我肯定是答应的啊!
这世界对师徒一事相当宽容,只要拜的师父所修的道不同,便可拜在多位师父门下。
毕竟到最后,除非是一等一的天才,能兼修多道,否则只会在一道之上精通。
拜多师,是弟子选师父,但又何尝不是师父选弟子。
总之,这是互利共生的关系。
苏九歌此前拜了沈伯兮,乃是琴瑟之道。
而郭庆他有所耳闻,是天文卜算三道。
拜了,不是坏了规矩。
郭庆的话刚说完,苏九歌就想纳头便拜了。
可偏偏连说话的机会都没给,一瞬间就没影了。
“算了,等明后天去一趟采星台吧。”苏九歌心中暗道。
魏文昌看着郭庆离去的方向,躬身行礼后,才说道:
“九歌啊,既然你已经修至蒙学境,那便要挑个日子去一趟国子监,拿‘文修’凭证。”
苏九歌闻言面露尴尬,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魏夫子你也知道,我没想过这么快就入品了,对文修凭证这事,不是很了解……”
魏文昌眉头一皱,刚想出言训斥,想了想又把训斥的话咽了下去,将此事娓娓道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