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讲故事,吃肘子

作品:《风雨人生路

    87年1月16日星期五


    我和爸爸,小二把老房子里卖不出去的陈年稻种推回家,用了大半天的时间。


    下午,天空飘下来小雪花。


    87年1月17日星期六


    小雨和大波来我家。


    我们翻看人书,打扑克,玩了一天。


    我的书,自然就写的不多了。


    傍晚太阳下山的时候,一个衣服脏脏的中年人来要饭。


    我一见到要饭的,心里就觉得很难受。


    是他们家乡真的遭了灾?还是故意装出来的?


    据说有的要饭人当面一副可怜相,转头就下馆子吃好吃的去了。


    87年1月18号星期日


    今天很没兴趣写书,勉强写了一集《东京寻母记》。


    这本书的书名起的不好,不过这是我的第一本非武侠的小说。


    下午三点左右,我出去走走,和小潭、二露、姜伟到春江家的老房子。


    我给他们讲了《飞狐外传》的《商家堡遇劫》、《铁厅烈火》。


    我觉的近年来很不愿讲故事了。


    以前我讲故事,都是围了一群小听众。


    这次收到的效果却令我吃惊。


    他们听得津津有味。连五六岁的顽童也呆立不动,认真地听着。


    《铁厅烈火》讲完后,五六岁的顽童连声叫:“这个故事好,有意思,好。”


    我顿时对金庸先生的作品更加敬佩了一层。


    人说有井水处皆知柳永。


    金庸的作品不但在中国的广大地区流行,还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各国传扬。


    更让我无法想象的是,我还没有出生时,他的作品已经在报纸上连载完毕,出版了很多不同版本的书籍。


    连小平同志都读了他的书,并接见了他。


    87年1月19号星期一


    白天开始有电视节目了。


    我无力写书。只想出去走走,大概是大脑要求我休息几天。


    可能就是闲的。我感觉干活越累时,灵感反而越丰富。


    三点多钟,我去郭叔家剪头,天色暗淡下来。


    我洗了头,刮刮脚。来了兴致,写完了《东京寻母记》第十七回。


    这部小说的回目,是我写过小说中的最短回目了,只一页半。


    而且标题也不像《红纱侠女》那样费尽心思。


    电视剧《重庆崽儿》里的男主人公塑造得很好,我把前三集看完了。


    87年1月20号星期二


    也许是受琼瑶小说的影响,也许是我已经长大了,我想写一部爱情小说《冰山的溶化》。


    素材是很少的,全凭无脑的思维想象。


    在小店遇到岳德海,他说十点到我家借小人书。


    我在小雨家坐到十点半,才回家。


    他随后而来,借了《萍踪侠影》,《七剑下天山》。


    我到他家拿回本《南叶》,上面有梁羽生先生的《联剑风云录》,是《萍踪侠影》的续集。


    两本书可以相连,也可独立成文。不过看不多时,被一个很爱看书的老头借走了。


    春江,二露,姜伟来找我,我把三张贺年片写上他们名字赠给他们。


    晚上,他们也回赠了我。


    87年1月21号星期三


    《冰山的溶化》我写了两集。


    头一开,我不禁松了口气。


    87年1月22号星期四


    今天过小年。


    不少人家放鞭炮。


    下午,吃猪身上最好吃的肉:肘子。


    我去韩春维家找妈妈,妈妈正和大维哥的爷爷,妈妈唠嗑。


    我们家刚来韩家时,就是住在大维哥家。他的爷爷和我爷爷也是表兄弟。


    我妈妈回家吃饭,妈妈说一会儿就回来。


    爸爸做的肘子肉真是香。


    可是,吃饭时妈妈没回来。


    爸爸以为她去打扑克了,阴着脸。


    我们吃完了,妈妈才回来。


    她吃点剩饭剩肉,显然是在生闷气。


    晚上演了《迎新春游戏晚会》。


    其中有一条迷悟:保险一条街,打一水浒人物。


    我一听水浒人物就来了精神,脑袋里想着水浒人物,终于安上了:安道全。


    电视里一胖一瘦两名选手表演打拳击。


    我听说,中断了数年的中国拳击要恢复了。


    我记得在某本书上看见过,说练拳击的人的脑袋几乎都有疾病。拳击轻则伤人身体、破坏脑部神经,重则送人性命。


    书中还嘲笑黑人拳王阿里。


    现在为什么?一个以文明礼仪著称世界的国家要发展拳击这么野蛮的运动?


    87年1月23号星期五


    几天前,营口电视台广告:营口市电影公司宣传科征文。评论一月份以内的电视节目。


    我今天写个评论信,评《玉娇龙》。


    营口台好像也没播出玉娇龙,我管它那么多呢。


    我载着大米去二姨家换黄豆。


    在分水邮寄了评论信。


    我载着二姨家的黄豆和奶奶家的苹果花生,回到分水商店买个学科学的日记本,准备抄歌词的。


    在二姑家吃了饭,爷爷在这儿。


    我翻看几本画报书刊,不觉天色暗下来。


    我把黄豆扔下,载着苹果花生回到家。


    那爱看书的姓卢老头已然把《南叶》送回来了。


    他说我借他的《碧血剑》好看,问还有没有这样的书了?我说没有了。


    我爱和别人借书看,可并不愿意借书给别人。


    我借书看完后,通常会完好地给人家送回去。而我借出去的书,通常会被借很久,而且借的人又借给别人,多半就散失了。


    我因为这样,没少生气。


    可是我小时候,洪庆二哥给我借来的小人书,我通常就留下来,不还给人家了。


    这也许就是报应吧。


    87年1月24号星期六


    写了一集《东京寻母记》,写了些歌曲。


    天黑下来,大姨父求个面包车,拉来两袋面。


    初二大杰哥订婚。


    大姨父拿了些酸菜、猪肝、猪肠匆匆而去。


    新闻之后,演了一个《啊,中学生》座谈会。


    《啊,中学生》共六集,已然演过了。


    本来,我觉得这部电视剧像一件很好看的衣服。


    不料,他们说话如子弹,如刀子。毫不留情地挑出该剧总总失真、失误之处。


    这件好看的衣服被打的百孔千疮,成了一件没人要的废品。


    87年1月25号星期日


    我载着妈妈上大姨家。


    我买了个西游记连照。在大姨家吃完饭,妈决定明天回家。


    我载了些牛肉回家。


    87年1月26号星期一


    给二姑家送点大米。


    然后,我上分水站接妈。


    妈妈没坐火车回来,我便返回来。


    接近年关了,采购年货的人络绎不绝。路上遇到云相三大伯,把他载回韩家。


    中午。我又去接妈,在二姑家等到四点。


    我没接到妈妈,返回家里,妈妈已经回来了。


    我把《南叶》给徳海送去,把《七剑下天山》等小人书拿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