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和陈家的合作方式

作品:《开局1963,我每天一个致富情报

    齐卫东被直接带进了那间熟悉的办公室,汪小誉则被安排在外面的会客室等候。


    落座后,陈萱收敛了客套,神情变得郑重起来:“刘先生,我们不妨坦诚一些。关于我之前入股的提议,您考虑得怎么样了?”


    齐卫东的初衷是自己投资建厂,把汪小誉安顿进去历练一番。


    对于直接参股这种模式,他确实没什么经验,心中不免有些打鼓。


    他思索片刻,试探性地问道:“除了缝纫机,你们那边还有什么家底?”


    陈萱似乎早有准备,条理清晰地介绍道:“我们在深水埗有一家工厂,工人七百名,厂房共三层,总面积三万一千二百呎,估值七十六万港币。”


    “算上所有设备和流动资金,总资产是九十一万三千港币。这些数据都经过了分家时的财务审计,绝对可靠。”


    齐卫东心里咯噔一下,暗自咋舌。


    单是这部分资产就接近百万,而这据说只是陈家产业的十分之一,意味着陈家的总资产是千万级别。


    他没有立刻表态,沉吟了一下,换了个问题:“你们只要四百台缝纫机?”


    他盘算过,四百台缝纫机的成本大约二十万,却能换来两成股份。


    但问题是,他本人无法常驻此地,手下又没有懂行的人能派过来,这是个不小的隐患。


    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浮现,只是不知对方是否会接受。


    陈萱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坦言道:“当然是越多越好,只是……”


    她没有说下去,但脸上的为难已经说明了一切。


    因为家族内部的变故,她手头的资金链非常紧张,否则也不会提出用股份换机器的方案。


    可没有足够的机器,就无法申请到足额的出口配额。


    眼看配额审核在即,一旦错过这个窗口期,就只能向同行高价购买,届时不仅价格任人宰割,连能否买到都是个问题。


    拿下出口配额,挤进产业的第一梯队,是当前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


    否则,在有限的内需市场里,规模再大也只是给别人做配套,挣点辛苦钱罢了。


    齐卫东从她的神情中读懂了潜台词:缺钱。


    陈萱不想在窘境上多谈,巧妙地转移了话题:“刘先生,您可能还不太了解出口配额对我们这个行业意味着什么吧?”


    齐卫东坦诚地点了点头。


    见状,陈萱便开始为他详细剖析其中的利害关系,这次的解释比之前更为透彻。


    齐卫东不时提出疑问,在一番问答后,他的思路豁然开朗。


    “所以,刘先生,单纯卖机器的利润是有限的,但如果通过入股的方式合作,未来您将能持续分享出口配额带来的巨大红利……”


    听完这番话,齐卫东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他点了点头,直截了当地说:“我明白了。陈小姐,你先给我透个底,你们最多能吃下多少台机器?又能出让多少股份?”


    这话里透出的底气让陈萱双眼一亮,但她思量后还是审慎地摇了摇头:“具体的数字我现在无法答复,需要回去与我父亲商议。”


    “之后我们再约时间详谈。不过在此之前,我们希望能先看看机器的实物。”


    齐卫东对此并无异议,他也需要时间去安排货。


    他估算了一下时间,说道:“这样,我先去安排一下,晚上带一台样品过来给你们看,可以吗?”


    “那再好不过了。”


    事情敲定,齐卫东看了一眼手表,时间是下午一点。


    他还没忘记另一件事。


    “陈律师,能再麻烦您一件事吗?我想咨询一下漫画出版的相关事宜。”


    陈萱爽快地应承下来:“没问题,我的律所和几家出版社有业务往来,可以帮您打听一下。”


    “好,那就有劳了。我先回去一趟。”


    “好的,我在这里等您消息。”


    商议完毕,齐卫东起身告辞。


    他来到隔壁房间,汪小誉兄妹见他进来,立刻站了起来。


    “走了,先回去。”


    陈萱将三人一直送到电梯口。


    到了楼下,齐卫东转向汪小誉,从口袋里掏出一百块钱递过去:“我打算在这附近做点生意,你带妹妹在周围转转,考察一下有什么合适的门路。”


    “晚上我还会过来,到时候就在这附近找你。”


    “不用钱,我们看看就行。”


    汪小誉连忙推辞。


    “拿着吧,就当是活动经费,带你妹妹好好逛逛。”


    齐卫东不由分说地将钱塞进他手里。


    汪小誉握着手里的钞票,深吸了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用力地点了点头。


    齐卫东见状,欣慰地笑了笑,与他们挥手作别,转身离开了这条街道。


    ……


    离开后,齐卫东并未走远,而是径直朝着瞿梦妍等人下榻的酒店方向走去。


    他心里盘算着,随即戴上口罩,悄悄地上了楼。


    他本想确认一下那些人是否还在,没想到他们的房间门口依然有人站着看守。


    他用钥匙打开隔壁自己的房门,闪身而入。


    在商城购买了几本电子行业相关的书籍,随后齐卫东将自己从头到脚包裹得严严实实,再次来到那条走廊。


    在门口看守人员诧异的目光中,他将几本撕掉了封皮的书丢在隔壁房间的门口,然后转身就走,速度极快。


    “哎!”


    身后传来一声呼喊,但齐卫东头也不回,迅速消失在走廊尽头。


    门口的看守人员立刻警觉起来。


    他捡起地上的书,快速翻了翻,没发现什么异常,但还是立刻敲响了领导的房门。


    房门被敲开,金鸿祺看到手下满脸焦急的样子,不禁皱起了眉头。


    他探头看了看空无一人的走廊,问道:“怎么回事?”


    “金书记!您看这个!刚才有个形迹可疑的人丢下这几本书就跑了,我觉得不对劲。”


    汇报的人语气急促。


    他们这次是秘密前来,任何风吹草动都足以引起警惕。


    金鸿祺立刻接过书,他的第一反应是书里夹带了密信或某种暗号。


    他仔细地一页页翻查,却一无所获。


    然而,当他翻到书的第一页,看到上面印着的《晶体管电路设计与应用》一行字时,脸色骤然大变。


    接着又翻了另外几本,就连呼吸都在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