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鳗鱼干要不要

作品:《开局1963,我每天一个致富情报

    在邓诗诗看来,齐卫东这次的成功运气成分很大,很难复制。


    齐卫东闻言只是笑了笑,解释道:“那边生产队和我说过了,留了一些鸡蛋。”


    “啧啧!”邓诗诗听完,不禁感叹道,“你啊,真是咱们厂的财神爷!”


    自从政策放开,除了那些有特殊地位的单位能享受主管部门的直接调配,剩下的厂子都得各显神通自己找门路。


    单位跟单位的差距一下子就拉开了。


    多数厂子还在为人均一二两的鸡蛋供应发愁,他们厂却能弄来这么多好东西。


    这话让齐卫东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一旁的瞿心妍只是面带微笑地听着,并没有插话。


    她和这几位同事虽然认识,但交情尚浅。


    反正是周末值班,没什么紧急工作,办公室里的气氛很是松散。


    齐卫东便主动找话题,问道:“邓姐,天津那边怎么样?比咱们这儿好玩吗?”


    邓诗诗摆了摆手:“好玩什么呀,大城市都一个样!”


    她想了想,又补充道,“不过,靠着海边确实有好处,那边吃鱼不要票。哦不对,是小鱼不要票,可惜路太远,不然真想弄点回来。”


    作为采购,她对各地的吃食总是格外留意。


    齐卫东有些不解:“现在天冷,路上也坏不了啊!”


    “嗨,那边的规矩跟咱们这也差不多。渔民捕上来的大鱼都得交给公社,自己留点小鱼小虾,吃不完的都拿去当肥料了,你上哪儿买去?”


    邓诗诗嘀咕了一句,随即又笑道,“当然了,门路肯定是有的,只是咱们不认识人。要是有个海边的熟人带着,肯定能买到。”


    齐卫东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天津那边也是公社制度,和北平没什么不同。


    城里偶尔有海鱼卖,但量少得可怜。


    听说因为渔民自己都吃不饱,出海打鱼都没力气,也不知道真假。


    而且这方面管得也严,捕鱼和种地、种菜一样,都有生产指标。


    但话说回来,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不缺变通的法子,关键在于有没有那层关系。


    邓诗诗坐定后,端起水杯喝了一口,身子朝齐卫东这边凑了凑,压低声音问道:“我从那边带了点鳗鱼干,你要不要?”


    “价格跟市场价一样,一块零八分一斤,不要票。就是个头小了点,我这儿总共就两斤,给你留了些大的。”


    齐卫东思忖片刻,便点了点头:“行啊!那多谢邓姐了。”


    如今城里的黄鱼、带鱼这些鲜鱼,也要五毛左右一斤,而且还是死的。


    像鱼干、干贝这类干货,价格更是要翻一倍。


    自从前几年困难时期开始,肉类供应紧张,所有鱼类海产都被划入了肉票的范畴。


    到了去年和今年,更是紧张到市面上基本见不着,都作为肉食替代品,特供给特定人群了。


    邓诗诗的笑声在办公室里响起:“别客气,你那鸡蛋不也想着我了嘛。就是可惜了,前阵子弄到猪肉,怎么就把咱们科室给抛到脑后了。”


    齐卫东听了,只能点点头。


    那肉是别人直接送到他手上的,一来二去,还真就忘了给科室留一份。


    说到底,还是因为他自己不缺肉,总觉得这次没有还有下次,这种心态让他忽略了这点人情世故。


    邓诗诗瞥了一眼旁边的瞿心妍,许是当着外人的面,她也不好直接把东西塞给他。


    瞿心妍当然也闻到了办公室里若有若无的肉腥味,但她什么也没问。


    毕竟,她和他们不是一个科室调过来的,不熟。


    “哈——”邓诗诗打了个长长的哈欠,眼角都泛出了泪花,“困死我了。我先眯一会,等专家到了,你记得叫我。”


    “别等了,你直接回去睡吧,跑这一趟也够折腾的。”话音刚落,郑科长就从门外走了进来。


    “科长!”邓诗诗立刻站直了身子,“出什么事了?”


    郑科长摆了摆手,说道:“德国专家那边已经有人去接了,不过人家指明要先去北平汽车厂。什么时候能轮到咱们,还是个未知数。”


    “啊?”


    邓诗诗的嘴巴张成了个小小的圆形,随即又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垮了下来,“唉,那肯定没戏了,怎么争得过汽车厂。”


    那是什么地方?


    说是首都工业的亲儿子都不过分。


    能进那里的,个个都是背景过硬的,寻常市里的部门根本管不着,是直接上报劳动部备案的单位。


    汽车厂不仅是当时技术的最前沿,还承担着为机关单位和部队生产车辆的重任。


    跟人家一比,哪怕首钢都只算是后娘养的。


    邓诗诗叹了口气:“那行,我还是回去睡觉吧,躺着估计也睡不踏实。”


    嘴上这么说,她手上的动作却没停,利索地收拾着自己的东西。


    临走前,她快步走到齐卫东身边,将一个油纸包塞进他手里,还朝他挤了挤眼睛。


    齐卫东心领神会,顺手接过。


    钱的事他没提,想着回头找个机会再给。


    邓诗诗摆摆手,转身就走了。


    郑科长目送她离开,然后回头看了看办公室里剩下的两个人,自言自语道:“既然专家今天不来,那我也回去了。”


    说完,他看向齐卫东,脸上露出笑容:“小子,你答应我的那一百斤鸡蛋可别忘了,这事不能出岔子。”


    齐卫东笑着应下:“您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郑科长满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行,下个月就评职级了,你小子给我好好表现。”


    接着,他又转向瞿心妍:“你们销售组那边我还没完全上手,有急事就先找何晓勤。等我把情况摸透了,再来找我。”


    “好的,知道了,科长。”


    郑科长点点头,转身离开,嘴里还轻声嘀咕着:“真是头疼……”


    齐卫东和瞿心妍面面相觑,都很好奇科长到底在头疼什么,可人已经走远了,也不好追上去问。


    办公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人,齐卫东来厂里时间不长,手头也没什么正经工作,说白了就是个值班的,以防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