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去收猪肉

作品:《开局1963,我每天一个致富情报

    齐卫东接过文件,仔细看了一遍。“好的,多谢。”


    他道了声谢,便转身离开了厂子,没再回办公室,直接朝家的方向走去。


    到了住处附近,因为路不熟,他向人打听了一番,才找到了派出所。


    那是一排朴素的水泥砖瓦房,带着一个小院,门口挂着一块白底黑字的牌子。


    “丁哥!”一进门,他随便推开一间办公室的门,正巧就看见了住一个大院的丁小卫。


    “哟,是卫东啊!有事?”丁小卫看见他,笑着站了起来。


    齐卫东见屋里还有两个人,便掏出烟散了一圈,说道:“嗯,户口迁过来了,厂里让我先来这儿登记一下,然后再去街道办。”


    “哦,这事儿啊,简单。我正好没事,带你去隔壁屋。”丁小卫接过烟,很自然地领着他往外走。


    齐卫东连忙跟上。


    “徐哥,不忙吧?”丁小卫带着他进了隔壁的办公室,朝其中一位民警打招呼。


    “刚处理完一个案子,正歇着呢。”那人回道。


    这间屋里有两个人,其中一个正埋头给群众办事。


    丁小卫打招呼的这位,看起来正得闲。


    “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们大院新来的邻居,齐卫东,过来办户籍手续的。”丁小卫说完,朝齐卫东使了个眼色,“把资料给徐哥吧。”


    齐卫东会意,立刻将手里的文件连同一根烟递了过去。


    那位被称为“徐哥”的民警也没客气,接过烟和资料扫了一眼,抬头说:“手续齐全,没什么问题,我来给他办。”


    “那行,你先忙着,我回去了啊。”丁小卫说着,又转头对齐卫东笑道:“你安心在这儿办吧,徐哥会给你弄好的。”


    “哎,好,太谢谢您了,丁哥。”齐卫东感激地说道。


    等丁小卫一走,齐卫东看着眼前正在准备表格的民警,又递上一根烟,试探着问道:“徐哥,您是这儿的所长?”


    对方接过烟,笑了:“是副的。”


    齐卫东听了,了然地点了点头,不再多问,安安分分地等着对方为他办理手续。


    有了厂里的资料,后续的手续虽然繁琐,但总归是顺畅的。


    在派出所开了证明,齐卫东又马不停蹄地赶到街道办。


    时值正午,街上人来人往,街道办里大部分人都已经下班了。


    好在每个办公室都留了值班人员,专门处理群众的急事。


    不过人手少了,办事效率自然就慢,前面还排着几个人,齐卫东只能耐着性子等。


    直到午休结束,工作人员陆续返回岗位,窗口全开,速度才提了上来。


    等他把所有章都盖完,拿到崭新的户口本和一叠票证时,已经是下午一点了。


    户口本上,户口性质和所属单位两栏,都清清楚楚地印着“首都钢铁厂”五个字。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集体户口了。


    将这些重要的证件小心翼翼地收好,齐卫东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他抬手看了看表,时间不早了。


    心里盘算了一下,决定不耽搁,直接去安山庄,把买猪肉的事彻底敲定下来。


    这是他答应过人家的,而且办完这次,以后就不用再为这事跑腿了。


    主意已定,他就在附近找了个小饭馆,匆匆填饱了肚子,然后便动身前往安山庄。


    先是坐车,下车后,熟门熟路地换上胶靴,踏上了那条熟悉的土路。


    开春化冻,路上泥泞不堪,深一脚浅一脚的,比上次来时还要难走。


    等他跋涉到安山庄村口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因为是第二次来,站岗的“小战士”认出了他,没有再盘问。


    齐卫东径直去了队委会,没等多久,宋山宁就闻讯赶来了。


    一见到齐卫东,宋山宁脸上就堆满了笑,显然是盼了许久。


    “你可算来了!厂里那边到底是个什么章程?”


    眼下村里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马上又要春耕,急需物资为农忙做准备。


    齐卫东也没绕弯子,开门见山地报出了厂里的条件:“一斤猪肉,按挂牌价一块钱算,另外再搭一斤粮食。”


    “宋队长,要是你们觉得行,我明天回去就让厂里派车来拉。要是觉得不行,那这事就当没谈过。”


    这个条件让宋山宁脸上的笑容凝固了,他沉吟了片刻,说道:“这样,这事我一个人定不下来,得回去跟大伙儿商量一下。”


    “天都黑了,路不好走,你今晚就在这屋里歇下吧。我让人给你送点吃的过来。”


    齐卫东干脆地点了点头。


    看着宋山宁匆匆离去的背影,他回到屋里,安静地坐下等待结果。


    没过一会儿,一个挎着枪的民兵端着个粗瓷大碗走了进来,碗里是两个金黄的玉米面窝窝头。


    “队长让我给你送来的晚饭,先将就着垫垫肚子,他开完会就过来。”


    “好,多谢了。”齐卫东接过来道了声谢。


    民兵点点头,转身出去了。


    他下午一点才吃的午饭,这会儿五点多,其实并不怎么饿。


    但他还是拿起温热的窝窝头,慢慢地啃了起来。


    这应该是村里社员家大锅里刚出锅的,还带着柴火的香气。


    大概等了半个多钟头,宋山宁才一脸凝重地走了回来。“小兄弟,你看这个价钱,能不能……再给添点儿?”


    齐卫东缓缓摇了摇头,语气十分坚定:“宋队长,我没跟您绕圈子,报的就是厂里能给的实底。这是公家的事,不是我个人的买卖,我可做不了主。”


    “您看这事怎么办吧,要是同意,我就让厂里来车。要是不同意,我在这叨扰一晚,明早天一亮就回城里去。”


    说完,他便不再言语,只是平静地看着对方,等待着最终的答复。


    宋山宁思忖片刻,终于松了口:“行,那你们打算要多少?这事儿不用你们动手,我们这边收拾利索了,明早直接给你们送到厂里去。”


    听到这个提议,齐卫东心里盘算了一下,沉稳地点了点头:“有多少要多少,我们全收了,你们送过去也方便。”


    “天色不早了,不急于这一时,明早再动手,肉质更新鲜,分量也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