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顺溜弄来的山货,南越人要走

作品:《开局1963,我每天一个致富情报

    这锅药膳只是紧张日子里的一段温情插曲。


    时光流转,那三个南越佬仍在山里折腾,赵老三带人日夜紧盯,却未见他们有任何发现宝藏的举动。


    另一头,徐卫国对那部神秘电台的追踪也陷入了僵局。


    电台数次在边境线一带的密林山脉中发出信号,可他带队搜了几次,都扑了个空。


    齐卫东的日子反倒清闲了些,一有空就往军区靶场跑,枪法愈发精进,他在射击上的天赋展露无遗。


    与此同时,邢庄那边的三七收购工作也已临近收官,他偶尔也会过去看上一眼。


    午后,阳光和煦,晒在人身上暖洋洋的。


    邢庄生产队的地头,大片的三七田里,齐卫东在一道田埂上寻了块石头坐下,准备歇歇脚。


    他拧开绿军包里的大瓷缸,呷了一口新换上的好茶。


    老普洱生茶的茶汤醇厚柔和,在口中缓缓化开,让他心满意足。


    田里,疏松的红砂土中,还有些许暗绿色的三七叶子尚未收完。


    不远处,刘云芳正领着两个采购员,为刚挖出来的三七称重。


    由于本地炮制技术不过关,这些新鲜三七都得直接运到沪城的中药材公司处理。


    刘云芳是个大嗓门,即便隔着一段距离,齐卫东也能清晰地听到她那洪亮有力的声音。


    “老队长,你们公社今年的冬三七成色真不赖,光是10头的好货就收了上百斤。价钱上我们公司肯定不亏待你们,保管让大伙儿都能分上不少!”


    在邢庄,三七的收成直接关系到社员们的口粮,而三七的品质则由“头数”决定,即一斤有几个。


    头数越小,品质越高,10头的三七已是顶级,即便是种植品,在药店里也能卖到十块五一斤。


    齐卫东看着一筐筐三七被装上板车,眉头不自觉地锁了起来。


    他的视线落在了无人能见的情报面板上。


    【一级情报剩余:10】


    三七收获接近尾声,意味着他停留在此的日子也不多了。


    可“越猴子”那边迟迟没有动静,让他心中不免有些焦躁。


    正当他思绪纷飞之际,一道身影悄悄凑到了跟前。


    齐卫东回过神,扭头望去,只见顺溜正喘着粗气,满脸堆着讨好的笑容。


    “齐领导,可算找着您了!我来跟您换布。除了您要的菌子,我还给您带了些别的山货,都是好东西,您要不要跟我去瞧瞧?”


    四周人多,不是说话的地方。


    齐卫东站起身,微微颔首:“前头带路吧。”


    片刻后,两人走到一处僻静的林子里。


    顺溜在一棵高大的樟树下停住,从旁边的灌木丛里费力地拖出一个沉甸甸的麻袋。


    他先从袋子里摸出一包药材,小心翼翼地打开,热情地介绍道:“我跟康师傅打听了,知道苏所长给您做药膳要用三七。”


    “我费了好大劲才弄到这一两,是山里挖出来的野货,正经的10头品质,好得很!”


    10头的野生三七确实金贵。


    齐卫东记得自己前几天在药店买的16头野三七就要七十九块一斤,顺溜带来的这块只会更贵。


    “你用心了,东西很好。”齐卫东满意地点点头,“看看别的。”


    顺溜赶忙又捧出两块茶饼。


    虽然品质比不上齐卫东手头现有的,但成色也算不错,比起京城和沪城流行的“高碎”要强上太多。


    齐卫东照单全收。


    接着是一大包菌子,都是滇省本地人爱吃的种类,顺溜选得很地道,齐卫东也很满意。


    最后,当顺溜从袋底掏出一块黄澄澄、晶莹剔透的石头时,齐卫东脸上露出了讶异之色。


    “倒是挺漂亮,这是黄水晶?”他好奇地问。


    顺溜连忙摆手,笑着解释:“不是水晶,我们这儿管它叫黄晶石,也有叫黄玉的。我从一个老矿工那儿收来的。”


    “他讲,咱们这儿锡矿多,矿里头时常能挖出这种石头,算不上什么稀罕玩意儿。本地人拿它做个首饰戴,听说以前还有庙里用它来雕佛像呢。”


    “我看这块成色特别好,想着您兴许会喜欢,就给您带来了。”


    齐卫东打量着那些物件,满意地颔首,思忖片刻后开出了价码:“东西不错,我都要了。我用三斤布票跟你换,怎么样?”


    “换!当然换!多谢齐领导!”顺溜喜出望外,连声应道。


    “行,布料我搁在公社招待所了。你把东西带上,跟我走一趟,我这就拿给你。”


    三七田那边有没有齐卫东都一样,他索性直接带人离开。


    顺溜连忙抱着东西跟了上去。


    到了东华招待所,齐卫东刚停下脚步,就瞧见赵老三骑着自行车火急火燎地赶过来,神色颇为焦急。


    齐卫东心中一动,立刻麻利地和顺溜完成了交易,将他打发走了。


    随即,他把赵老三拉到一处僻静的角落,压低声音问:“那三个南越人有新情况了?”


    赵老三抓了抓后脑勺,凑近了低语道:


    “他们说要回南越了,下午刚递交的申请,估计明天就动身。齐领导,这算不算您说的异常?”


    齐卫东听完,眉头瞬间拧成了疙瘩。


    要走?


    这可不在他的预料之内。


    这些天,那三个南越人被招待得油光满面,除了总爱往深山里跑,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现在突然要走,难道是已经锁定了宝藏的位置,准备回去搬人手,再偷偷过来动手?


    想到这里,齐卫东的心沉了下去,他沉声追问:


    “这几天他们的行踪,你都摸清了?仔细跟我说说。”


    赵老三立刻点头道:


    “他们这两天一直在西山那片区域活动,我用您给的望远镜在远处盯着,看得一清二楚。”


    “他们走得路线很乱,到处瞎转悠,但要说有什么特别的,就是一直都沿着水边走。尤其是今天上午,他们还弄了条船,在壶水河上漂了很长时间。”


    “这个我是猜的,因为他们一上船,我就不好跟了,只能在山头用望远镜看个大概,中间有一阵子,他们漂出了我的视线。”


    “等他们中午回来,就决定要回南越了。那齐领导,我的任务是不是就完成了?”


    说完,他恋恋不舍地将望远镜还给齐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