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一天正式上班,发枪发子弹

作品:《开局1963,我每天一个致富情报

    “不必了,就这么点地方,我一个人很快就好。”


    齐卫东微一摇头,轻声谢绝。


    王洁的嘴角勾起一抹浅笑。


    父亲的眼光不差,确实是个俊朗青年,就是气色差了些。


    她心中闪过这个念头,嘴上则爽朗地说:“不用见外,几下子的事。外头天寒地冻,快点弄完,我们都好进屋去。”


    “那就有劳了。”


    齐卫东见她坚持,便不再推辞。


    两人随即默契地挥动扫帚,开始清理积雪。


    王洁眸光流转,像是随口闲聊般说道:


    “沪城可真难得见这样的大雪。放眼望去,倒真有几分古人诗词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境。”


    齐卫东笑了笑,顺口接道:


    “太阳出来了,更像是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王洁双眼一亮,笑意更深:“说得真好。”


    齐卫东摆了摆手:“只是随口胡说的。”


    雪一扫完,两人便在这不大的空地上道了别。


    王洁没再多话,只干脆地对齐卫东说:“我回去了,外面天寒地冻的,齐卫东同志也快进屋吧。”


    一踏进家门,王功庆就迫不及待地邀功:“怎么样,我没说错吧?小齐那相貌,够俊的。”


    “是俊。”


    “那为人品性呢,感觉如何?”


    “总共也没说上几句话,这哪能看得出。不过,那位齐卫东同志应该是个有学问的人。爸,钱您收好吧,这个周日的联谊会,我就不去了。”


    在这个年代,高中毕业就足以被视作凤毛麟角的人才,其稀有程度不亚于后世的名牌大学毕业生。


    而那几句诗,恐怕没有几个高中生能知晓,齐卫东却能对答如流。


    这让王洁对他平添了几分探究的兴趣。


    天气严寒,齐卫东还没来得及买煤,屋里自然也没生火。


    他草草洗漱完毕,揣着身上的粮票,出门买了三根油条作早饭。


    三分钱一根的油条,店家还额外给了一小碟酱油,蘸着吃,也算是一种朴素的美味。


    八点整,齐卫东顶着凛冽的寒风,准时抵达农科院,开启了他第一天的职场生活。


    可他屁股还没坐热,就被徐光荣叫进了办公室。


    一见齐卫东,徐光荣便将一个印有繁体字的红色小本子推了过来。


    “卫东,你的持枪证批下来了,在上面签个字。”


    持枪证上盖着派出所和保卫科的公章,待齐卫东龙飞凤舞地签好名,徐光荣又从抽屉里取出一把崭新的五四式手枪、一副手铐和两盒满满的子弹。


    齐卫东拿起手枪在手里掂了掂分量,随即凭借着身体的本能记忆,动作娴熟地拆解、检查、再组装,最后“咔嚓”一声清脆地上膛。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声音顺畅,是把好枪。


    徐光荣看在眼里,满是赞许:


    “好小子,这手艺一点没退步,比你徐叔我可强多了。”


    齐卫东笑了笑,将枪收进枪套,心中顿时踏实了许多。


    这个年代的治安远非后世可比,枪在手上,心里就有了底气。


    他甚至在想,若是回头再从储物空间里拿出些手雷备着,那底气就更足了。


    科里的武器库弹药储备充足,平时还有手雷实弹投掷训练,总归是有机会的。


    办完正事,徐光荣拍了拍齐卫东的肩膀,语气里带着些嗔怪:“你这孩子,老跟我们见外,送你敏姨的礼也太重了。三斤荤油,比你徐叔我全年的定量还多。”


    齐卫东憨厚地一笑,解释道:“那是我自个儿进山打的猪熬的油,没花什么力气。”


    “我尝着味道不错,就想着也让您和敏姨尝尝鲜。怎么样,徐叔,那猪油吃着还行吧?”


    徐光荣咂了咂嘴,回味无穷地说:“荤油怎么做都香!你敏姨拿它做了猪油拌面,我们一家子一顿就吃光了五斤面条。”


    “我那儿还有,您吃完了只管跟我说一声。”


    “哪能老让你破费。这样,等什么时候有空了,我跟你一块儿进山,也让我亲眼见识见识你这王牌侦查员的真本事。”


    “好嘞。”


    齐卫东回到大办公室,挎上枪,揣好手铐,手里还端着那两盒足足一百发的子弹,足够他用上很长一段时间了。


    科室的办公室面积不小,将近百平米,里面只摆放着几张长条桌和几条长凳。


    保卫科下属的三支队伍各自聚拢,形成了三个互不干扰的圈子。


    齐卫东走到二队的区域,刚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立刻就有人提着暖水瓶走了过来。


    “队长,喝水,我给您续上。”


    来人是老邢,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


    自打看出来齐卫东和徐光荣关系匪浅,他对这个年轻人就格外看好。


    齐卫东朝老邢点头致意,表示了感谢。


    一道尖锐的声音划破了办公室的宁静。


    “邢师傅,还拍马屁呢?我可听说了,咱们这位新来的齐队长,身子骨有旧伤,跟个药罐子没两样。”


    “咱们保卫科这活儿,不管是执勤还是训练,哪个不耗体力?就他那小身板,能不能撑得住都难说。你现在费劲巴结,不是白费功夫吗?”


    这番话音量不低,办公室里不少人立刻投来看热闹的目光。


    老邢的脸涨成了猪肝色,朝说话的人狠狠剜了一眼。


    齐卫东却面色如水,仿佛那番话是说给空气听的。


    他清楚,自己年纪轻轻就坐上这个位置,招人眼红是免不了的。


    早上他刚到任,跟队里的人都见过面了。


    二队一共十五个人,多数人对他这个毛头小子空降而来心有不服,但至少表面上过得去,客套地打了个招呼。


    唯独有那么一两个,连伪装都懒得做,矛头直指齐卫东。


    就比如刚刚开口嘲讽的老辛。


    他跟赵德方交情不错,今年已经五十二,眼看就到退休的年纪,晋升无望,纯粹是混日子。


    对付这种得过且过的老油条,别说他这个新队长,就是科长徐光荣亲至,也未必有好办法。


    职场就是如此,只要你不想彻底躺平,就躲不开这些明枪暗箭的烦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