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5章 绝不能坐以待毙!
作品:《九龙夺嫡,这江山朕不坐》 这石破天惊的捷报,如同在滚沸的油锅中泼入了一瓢冷水,瞬间点燃了所有楚军将士的血液!
“娘娘千岁!”
“朱雀军团万胜!”
刹那间,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从楚军阵中爆发出来。
原本因久攻不下而略显疲惫的士气,如同被注入了一股狂暴的力量,陡然攀升至顶点!
每一个士兵的眼睛都亮得吓人,疲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狂热和必胜的信念!
薛怀德趁热打铁,猛地拔出顿在地上的方天画戟,直指前方依旧在负隅顽抗的唐军营寨,声如洪钟,下达了总攻的最终命令:
“传本将军令!所有预备队,全部压上!弓弩手覆盖射击,步卒随我破寨!”
“两个时辰!本将只给你们两个时辰!日落之前,务必踏平此营,用胜利迎接娘娘凯旋!”
“踏平唐营!迎接娘娘!”
“杀——!”
军令如山,斗志如虹!
留守后方的生力军如同开闸的猛虎,咆哮着投入战场。
箭雨变得更加密集,如同死亡的乌云笼罩唐营。
薛怀德再次一马当先,挥舞着方天画戟,身先士卒冲向寨墙。
在他身后,是无数被捷报激励得双眼赤红、悍不畏死的楚军勇士。
唐军的防线,在这股携大胜之威、如同火山爆发般的总攻面前,开始剧烈地颤抖,崩溃似乎已在眼前!
落霞山,唐军营寨。
原本还算有序的防御体系,在楚军如同狂涛怒浪般的总攻之下,已然显露出崩坏的迹象。
寨墙多处出现破损,来不及修复的缺口处堆积着双方士兵的尸体,成为了血腥的绞肉机。
箭楼的射击频率明显下降,储备的滚木礌石也消耗殆尽。
楚军士兵那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仿佛带着一股不同以往的疯狂与决绝,一浪高过一浪,不断冲击着守军本已紧绷的神经。
望楼之上,留守主将公孙韦与副将刘弘基并肩而立,两人的脸色都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们居高临下,将整个战场的态势尽收眼底。
楚军不再保留任何实力,连最后作为战略预备队的生力军也全部投入了战场,如同压上所有筹码的赌徒,发起了不计代价的猛攻。
这种反常的疯狂,让两位经验丰富的将领心中同时升起了强烈的不祥预感。
公孙韦猛地一拳砸在面前的木栏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声音因焦虑而显得有些沙哑:
“刘将军,情况不对!薛怀德这是要拼命了!”
“连预备队都悉数压上,攻势如此癫狂,完全不留余地……除非……”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骇然:“除非赫连无咎那边已经出了天大的变故,甚至可能……已经全军覆没了!”
刘弘基闻言,身躯也是微微一震。
他死死盯着下方如同潮水般涌来的楚军,特别是那杆在万军丛中左冲右突、所向披靡的“薛”字大旗,缓缓点头,语气沉重无比:
“公孙将军所言极是。楚军此刻士气如虹,定是得到了足以扭转全局的利好消息。”
“再看他们这不顾一切的架势,分明是想在我军得知确切消息、军心动摇之前,一举踏平我营!”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分析眼下绝境:“如今楚军兵力数倍于我,攻势又如此猛烈,寨墙多处破损,军械消耗殆尽,将士们已是疲敝不堪。”
“照此情形,莫说坚守待援,恐怕连一个时辰都支撑不住,营寨便要宣告易主。”
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刘弘基转头看向公孙韦,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
“公孙将军,眼下我们只有两条路可走。”
“其一,履行军人之责,死守此地,与营寨共存亡,直至最后一兵一卒,其二……”
他压低了声音,一字一句道:“立即集结所有能战之兵,放弃营寨,趁楚军合围未完全收紧之前,强行突围,或许还能为大军保留一丝种子。”
“死守?”公孙韦几乎是咬着牙重复了这两个字。
他环顾四周,看着那些在楚军猛攻下苦苦支撑、面带惧色的士兵,又望向营寨后方那可能永远也不会出现的援军方向,脸上掠过一丝惨然,
“赫连无咎的四万大军若真已覆灭,王忠嗣大将军在黑河谷想必也陷入了苦战,甚至可能自身难保。”
“我们在此地死守,意义何在?不过是无谓的牺牲,将这近万儿郎的性命,白白葬送在这座即将陷落的营寨里!”
他猛地抬起头,眼神变得锐利而坚定,做出了最终的决定:
“不!绝不能坐以待毙!我军乃是陛下亲统的劲旅,岂能因为赫连无咎那个蠢货的败亡,而在此地毫无价值地流尽最后一滴血?”
“突围!必须突围!趁着现在还有一口气在,杀出去,与王大将军主力汇合,方是上策!”
“正合我意!”
刘弘基重重颔首,两人目光交汇,瞬间达成了共识。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任何的犹豫都是致命的。
决心既下,命令便以最快的速度传达下去。
呜咽的号角声取代了代表坚守的战鼓,在营寨上空凄厉地回荡。
这是集结突围的信号!
尚在抵抗的唐军士兵先是一愣,随即明白了主将的意图,求生的本能压过了厮杀的狂热,开始且战且退,向营寨中心预定的突围区域汇聚。
整个过程充满了混乱与血腥。
楚军显然察觉到了唐军的意图,攻势更加凶猛,试图在他们完成集结前将其彻底分割歼灭。
许多唐军士兵在撤退途中被楚军追上,惨叫着倒下。
寨墙防线迅速瓦解,楚军如同决堤的洪水般从多个缺口涌入营寨,与正在集结的唐军绞杀在一起。
“不要恋战!向我靠拢!长枪在前,弓弩断后,随我杀出去!”
公孙韦翻身上马,挥舞长刀,声嘶力竭地大吼。
刘弘基则组织起一批最精锐的甲士,充当突围的锋矢箭头。
很快,一支以骑兵为核心、步兵紧随其后的突围队伍勉强成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