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8章 抉择,收买人心

作品:《九龙夺嫡,这江山朕不坐

    “不过……”


    王羽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谨慎起来:“李大人的担忧也并非全无道理。”


    “狗急尚会跳墙,我们也不能不防那些余孽中有些不顾后果的亡命之徒。”


    他看向李弼,建议道:“为策万全,李公可立即以稳定城内秩序、防备前朝余孽煽动骚乱为由,调动部分可靠的楚军士兵,以加强护卫的名义,暗中增派到我们几人府邸周围,进行重点布防和巡逻。”


    “同时,严令府中加强戒备,近期尽量减少家眷不必要的外出。如此双管齐下,当可保无虞。”


    听到王羽既有大局分析,又有具体防范措施,李弼心中最后一点犹豫终于被打消。


    张韬和赵明也纷纷点头,认为此计可行。


    李弼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极大的决心,他重重一掌拍在书案上,震得那封威胁信都跳了一下。


    “好!就依王兄之计!”


    他的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起来,甚至带着一丝破釜沉舟的狠厉。


    “明日一早,我们便联名发布告示,宣布正式推行陛下钦定的均田令!”


    “同时,张大人负责的招兵事宜,赵大人负责的钱粮调配,也一并启动!”


    他目光扫过三人,沉声道:“诸位,如今我们已是一条船上的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唯有同心协力,共渡难关,方能在这乱世之中,为我们自己,也为我们的家族,搏出一个未来!”


    “谨遵李公之命!”


    王羽、张韬、赵明三人齐声应道,眼神中闪烁着同样的决心与对未来的算计。


    危机,似乎暂时找到了应对的方向。


    然而,隐藏在暗处的大汉余孽绝不会就此罢休。


    常安城的暗流,随着李弼等人的决定,将变得更加汹涌澎湃。


    次日,黎明破晓,常安城从一夜的沉寂中苏醒。


    然而,与往日不同的是,一种躁动不安又带着几分隐秘期待的气氛,早已在坊间悄悄弥漫。


    当第一缕阳光洒在依旧残留着血腥与焦糊气息的街道上时,一队队手持浆糊桶和大幅告示的衙役,在少量楚军士兵的护卫下,出现在了常安城各主要街口、市集以及里坊的公告栏前。


    “铛——铛——铛——!”


    清脆的铜锣声响起,吸引了早起谋生或依旧心怀忐忑的百姓们的注意。


    “官府告示!官府告示!都来看,都来听啊!”


    衙役们一边张贴着还散发着墨香的新告示,一边扯着嗓子吆喝。


    很快,各个公告栏前便围拢起了黑压压的人群。


    人们踮着脚尖,伸长脖子,努力想看清告示上的内容。


    一些识字的人,则被众人簇拥在中间,磕磕绊绊地,带着激动的心情,大声念出告示上的文字。


    告示的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正是那传闻已久、牵动无数人心的“均田制”!


    “奉大楚皇帝陛下圣谕,为安黎庶,固国本,即日起,于汉地全境推行均田地之策!”


    “凡无地、少地之民,皆可至所在坊正、里长处登记造册,由官府统一丈量、核查后,依律分予田亩……”


    “分田地了!真的要分田地了!”


    “老天爷开眼啊!我们家里七口人,就靠两亩薄田过活,这下有救了!”


    “是真的吗?那些老爷们的田,真的会分给我们?”


    “告示上白纸黑字写着呢!还有官印!假不了!”


    人群中爆发出巨大的议论声,惊喜、怀疑、激动、期盼……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对于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底层百姓而言,土地是他们最根本的渴望。


    尽管对新朝的统治仍有恐惧,但均田这两个字,如同黑暗中的灯塔,瞬间照亮了许多人灰暗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希望。


    许多人当场就激动地抹起了眼泪,或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家告诉亲人这个天大的好消息。


    然而,更让群情沸腾的,是告示的第二部分——募兵令!


    “为保境安民,肃清前朝余孽,特此募兵!凡年龄十六至四十,身强体健之男子,自愿从军者,一经录用,其家当年赋税,全免!”


    念到这里,人群已经骚动起来,免一年赋税!


    这对于任何一户寻常人家来说,都是极大的诱惑,意味着一年辛苦所得可以完全留在自己手中!


    念告示的人深吸一口气,用尽力气喊出了最后,也是最重磅的一条:“若在军中,奋勇杀敌,立下战功者,凭军功,其家可免三年赋税!”


    “免三年!”


    “我的天!三年不用交税!”


    “当兵!让我家那小子去当兵!”


    “我虽然年纪大点,但还有把子力气,我也要去试试!”


    如果说均田是长远的希望,那么这募兵令带来的赋税减免,则是立竿见影的巨大实惠!


    在赋税沉重的年代,免一年税足以让一个家庭松一大口气,免三年税,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对于许多青壮年来说,这不仅是出路,更是改变家庭命运的捷径!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以惊人的速度传遍了常安城的大街小巷。


    原本因战乱和清洗而显得萧条冷清的街道,瞬间被人流所淹没。


    人们奔走相告,脸上洋溢着许久未见的兴奋与激动。


    很快,设在原京兆尹衙门外广场上的募兵处,成为了全城最热闹的地方。


    只见广场上人山人海,万头攒动,喧嚣声直冲云霄。


    从四面八方涌来的青壮年男子,如同潮水一般,将偌大的广场挤得水泄不通。


    有衣衫褴褛的贫苦农民,渴望通过从军改变命运。


    有眼神机灵的市井青年,看到了出人头地的机会。


    甚至还有一些原本有些武艺底子的破落子弟,也想借此重振家声。


    队伍从募兵点一直排到了广场边缘,并且还在不断延长,蜿蜒曲折,如同一条躁动不安的长龙。


    维持秩序的士兵们不得不手拉着手,组成人墙,声嘶力竭地呼喝着,才能勉强控制住场面。


    “都别挤!排好队!一个个来!”


    “你!年龄超了,不行!”


    “你,身子骨太单薄,下一个!”


    “姓名?籍贯?可曾习武?”


    负责登记的小吏们忙得满头大汗,笔走龙蛇,连抬头的时间都没有。


    张韬亲自坐镇,看着眼前这火爆的景象,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不断下达指令,增设登记点,加快流程。


    整个常安城,仿佛在这一纸告示之下,重新注入了活力。


    那因王朝覆灭和血腥清洗而笼罩的阴霾,似乎被这求生的渴望和改变命运的热情驱散了不少。


    李弼等人站在远处的高楼上,俯瞰着这沸腾的场面,心中既感到一丝欣慰,也更加坚定了走下去的决心。


    他们知道,这把火已经点燃,接下来,就是要小心操控,不能让这火焰烧到自己,更不能让它被暗处的敌人所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