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4章 吓哭,求饶

作品:《九龙夺嫡,这江山朕不坐

    队正又惊又喜,声音都因激动而变了调!


    “独孤伽!刘襄!哈哈!真是老天爷开眼,让这泼天的大功落在老子手里!”


    他死死攥住两人的胳膊,如同铁钳一般,任凭他们如何挣扎也挣脱不开。


    “放开本宫!你这卑贱的丘八!放开!”


    身份被识破,独孤伽彻底撕下了伪装,她如同疯妇般挣扎、嘶吼,试图用往日的威仪震慑对方。


    “本宫乃是大汉太后!你敢动本宫一根汗毛,诛你九族!”


    然而,她的威胁在此刻显得如此苍白可笑。


    周围的楚军士兵听到队正的呼喊,立刻围拢上来。


    刀枪并举,将两人死死围在中央,看向他们的目光充满了好奇、鄙夷,以及一种捕获猎物的兴奋。


    刘襄则已经完全崩溃,瘫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语无伦次地喊着“母后救我”、“不要杀我”。


    独孤伽看着周围那些冰冷的面孔和锋利的兵器,知道逃跑已然无望。


    极度的恐惧和失败带来的巨大屈辱,反而激起了她最后一丝歇斯底里的疯狂。


    她不再挣扎,猛地抬起头,对着那名队正,也对着周围所有的楚军士兵,发出了尖锐而充满不甘的咆哮:


    “楚宁呢?!让楚宁来见本宫!本宫要见他!他敢如此对待本宫,他不得好死!让他来见本宫!!!”


    她的声音在城门洞内回荡,充满了穷途末路的绝望和一种试图维持最后体面的可笑坚持。


    她要用这种方式,来面对她此生最大的敌人,也是将她逼入如此绝境的胜利者。


    那队正看着状若疯魔的独孤伽,冷笑一声,对手下吩咐道:


    “看好他们!我立刻去禀报陛下!嘿嘿,这可是两条真正的大鱼!”


    很快,西门口捕获大汉太后和王爷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飞速传遍了正在肃清残敌、接收城防的楚军各部。


    也迅速传向了坐镇东门方向,正准备移驾皇宫的楚宁耳中。


    独孤伽和刘襄,这对曾经站在权力巅峰的母子,此刻却如同待宰的羔羊。


    在无数楚军士兵冰冷而好奇的目光注视下,迎来了他们命运的终局。


    暮色如血,浸染着长安城西门的巍峨箭楼。


    楚宁在一众玄甲亲卫的簇拥下策马而至,铁蹄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沉闷而规律的声响,在这片因战火而格外肃杀的天地间,敲击着所有人的心弦。


    城门洞开,残阳的光线斜斜射入,将门洞内泾渭分明的两拨人照得清晰无比。


    一边是甲胄鲜明、刀剑出鞘的楚国精锐。


    另一边,则是这场持续数月战争的最终目标,大汉王朝最后的象征:太后独孤伽,以及那位刚刚在混乱中仓促继位,却连龙椅都未曾坐暖的少年天子刘襄。


    空气中弥漫着硝烟、血腥以及一种近乎凝滞的紧张。


    楚宁勒住战马,目光如两道冰冷的电光,瞬间便锁定了那对蜷缩在胜利者刀锋下的母子。


    他没有立刻下马,只是高踞马背,居高临下地审视着,仿佛在欣赏一件即将被收入库藏的、残缺的战利品。


    他一身玄色铁甲,肩头染着不知是敌人还是自己的些许暗红。


    连日征战的疲惫并未写在他脸上,反而淬炼出一种岩石般的冷硬与漠然。


    刘襄,这个不过二十来岁的少年,穿着那身明显不太合体的、绣着章纹的帝王常服,脸色惨白如纸,身体控制不住地瑟瑟发抖。


    在触碰到楚宁那毫无温度的目光瞬间,他仿佛被抽走了所有力气,双膝一软,“噗通”一声重重跪倒在冰冷的石地上。


    涕泪瞬间涌出,混杂着尘土,在他稚嫩的脸上划出狼狈的沟壑。


    “楚……楚王……不,陛下!陛下饶命!饶命啊!”


    他的声音因极致的恐惧而尖利变形,带着哭腔,额头用力磕向地面,发出“咚咚”的闷响。


    “朕……不,小人愿降!愿献上传国玉玺,只求陛下开恩,留……留小人一条性命!小人什么都愿意做……”


    哀求声在空旷的城门洞里回荡,显得如此刺耳而卑微。


    他身后的独孤伽,却如同一尊骤然被怒火点燃的雕像。


    她同样衣衫凌乱,发髻散落,几缕灰白的发丝贴在汗湿的额角。


    但那双眼眸中燃烧的,却不是恐惧,而是近乎疯狂的怨毒与一种濒临绝境的、高傲的疯狂。


    “襄儿!你给我起来!”


    她的声音嘶哑,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尖锐,像是指甲刮过铁器。


    “你是大汉的天子!是刘氏皇族的血脉!你的身体里流淌着高皇帝和先帝的英魂!”


    “你怎么能……怎么能向这个国贼,这个弑君篡逆的乱臣贼子下跪?”


    她猛地转向楚宁,那双深陷的眼窝里喷射出的仇恨,几乎要化为实质的火焰。


    “楚宁!你这窃国大盗!乱臣贼子!”


    每一个字都像是从齿缝间迸出来的,带着血淋淋的恨意,“你狼子野心,犯我大汉疆土,屠戮我大汉子民!”


    “更可恨的是,你竟敢……竟敢杀害先帝!此等滔天之罪,人神共愤,天地不容!”


    她剧烈地喘息着,胸脯起伏,仿佛要将积压了太久的愤懑与绝望一次性倾泻而出。


    她知道,从楚宁大军攻破外城的那一刻起,她的命运就已经注定。


    王朝斗争,从来就是你死我活,绝无转圜余地。


    尤其是她这样身份的前朝太后,新朝统治者绝不会允许她活着,成为未来可能的精神旗帜和动乱根源。


    既然求生无望,那便唯有求死,求一个符合她身份和骄傲的死法。


    “刘襄!你看看清楚!眼前这个人,不是什么陛下,他是你的杀父仇人!是双手沾满你父皇鲜血的刽子手!”


    她的声音愈发凄厉,带着一种母兽护犊般的疯狂,又夹杂着对儿子不争气的痛心疾首。


    “我大汉纵然今日国祚倾覆,也绝不能失了气节!”


    “你可以死,可以堂堂正正地死于社稷,但绝不能摇尾乞怜,辱没先祖!”


    “给我站起来!挺起你的脊梁!”


    在母亲那混合着命令、斥责与绝望的目光逼视下,刘襄的哭泣声渐渐低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