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7章 要不要去救?

作品:《九龙夺嫡,这江山朕不坐

    汉军传令兵迅速将写有简单求救信息和地点的绢条塞入鸽子腿上的细竹管内,随即猛地将鸽子抛向空中!


    几只灰色的信鸽扑棱着翅膀,惊慌地掠过血腥的战场,奋力向上飞起,试图冲破这死亡的峡谷,朝着来时路的方向飞去。


    然而,楚军对此早有防备!


    “射下来!别让他们的信鸽飞走!”山坡上,负责指挥弓弩手的楚军军官厉声喝道。


    顿时,一片特意预留的、瞄准天空的箭矢离弦而出!


    “噗噗噗!”


    空中爆开几团血羽,大部分信鸽瞬间被射杀,哀鸣着坠落。


    只有一只格外矫健的信鸽,险之又险地避过了几波箭矢,带着伤痕,奋力冲出了落鹰涧的范围,消失在天际。


    霍广看着那只唯一可能带来希望的信鸽消失,心中稍安,但随即又被更大的忧虑所笼罩。


    杨勇军能及时赶到吗?就算赶到,面对以逸待劳、占据地利的楚军,又能有多少胜算?


    但此刻,他已无暇多想。楚军的围攻愈发猛烈,他挥舞长枪,发出了绝望的怒吼:


    “弟兄们!坚持住!援军很快就到!杀啊!”


    落鹰涧,彻底变成了一座血色的囚笼,困住了大汉这支精锐的先锋骑兵,也困住了霍广最后的希望。


    就在霍广及其五千骑兵在落鹰涧陷入苦战、浴血求生之际,数十里外,大汉先锋军的主力部队仍在步兵的正常行军速度下,向着洪都城方向艰难而警惕地推进。


    中军处,副将杨勇军眉头紧锁,骑在马上,心神不宁。


    霍广仅率五千轻骑贸然先行,始终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


    他不断派出斥候向前探查,但尚未有明确消息传回。


    就在这时,天际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黑点,歪歪斜斜地朝着大军方向飞来。


    一名眼尖的哨兵立刻惊呼:“将军!有信鸽!是我们军的信鸽!”


    杨勇军心中一凛,一种不祥的预感瞬间攫住了他。他立刻下令:


    “快!引它下来!”


    专业的驯鸽兵立刻发出信号。


    那羽信鸽似乎也力竭了,扑棱着翅膀,精准地落入了驯鸽兵的手臂上。


    士兵迅速从其腿上的竹管中取出一小卷染血的绢帛,快步呈给杨勇军。


    杨勇军几乎是抢过绢帛,手指甚至有些颤抖地将其展开。


    目光快速扫过上面那潦草却熟悉的字迹,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额头上瞬间渗出了细密的冷汗!


    “落鹰涧……遭遇楚军主力埋伏……情况万分危急……速救!!!”


    短短一行字,却如同惊雷炸响在他的脑海!


    他最担心的事情,果然发生了!


    “快!击鼓!召集所有校尉以上将领,即刻来中军议事!快!”


    杨勇军的声音因极度震惊和焦虑而变得嘶哑尖锐。


    急促的聚将鼓声立刻响彻行军队伍,各部将领不知发生了何事,纷纷以最快速度从队伍前后飞马赶到中军位置。


    众人刚刚聚拢,便看到杨勇军那难看到极点的脸色,心中都是一沉。


    杨勇军将手中的绢帛传递给众将传阅,每一个看到内容的将领,无不倒吸一口凉气,脸上露出骇然之色。


    “诸位都看到了!”


    杨勇军的声音沉重无比,充满了挣扎和焦虑:“霍将军轻敌冒进,果然中了楚军埋伏!如今被困落鹰涧,危在旦夕!”


    他环视着众将,说出了此刻最令他煎熬的困境:“我军此刻距落鹰涧尚有距离。


    霍将军信中所言,乃是遭遇‘楚军主力’埋伏!


    然楚军主力究竟有多少人?


    其意图究竟只是吃掉霍将军这五千骑,还是……这本身就是一个更大的陷阱,意在引诱我军主力前去救援,而后一网打尽?”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语气充满了不确定性:“若我军此刻全军急速驰援,一头撞入敌军预设的包围圈,而敌军兵力远胜于我,则非但救不了霍将军,我等这两万五千步卒,亦将尽数葬送于此!”


    “届时,洪都之围未解,我先锋军已全军覆没,陛下大军未至,则大势去矣!”


    这番话,如同冰水浇头,让原本有些躁动的将领们瞬间冷静了下来,纷纷陷入了沉思。


    是啊,若是救援不成,反把自己搭进去,那罪过可就大了。


    但很快,另一种声音响起。


    一名性格刚烈的将领猛地抱拳,情绪激动地说道:“杨将军!末将知道您的担忧!”


    “但霍将军乃我军主将,更是陛下的心腹爱将!此刻他深陷重围,正浴血奋战,盼着我等救援!”


    “我等岂能因惧敌而裹足不前,坐视主将被歼?若真如此,我等还有何颜面去见陛下,去见军中同袍?”


    “末将愿亲率本部兵马为前锋,先行探路,请将军允准!”


    “王将军此言差矣!”


    另一名较为年长稳重的将领立刻出言反驳:“岂能因一时意气而置全军于险地?霍将军遇伏,已证明楚军早有预谋!其‘主力’二字绝非虚言!”


    “我军步兵为主,仓促赶去,人困马乏,敌军以逸待劳,又占据地利,我军胜算几何?”


    “救不救得出来尚在两说,若是再中埋伏,后果谁来承担?”


    “依末将之见,当立即停止前进,就地构筑防御工事,同时派快马飞报陛下主力,请陛下定夺!”


    “就地防御?等陛下旨意?”


    先前那王姓将领顿时怒了:“等旨意到来,霍将军早就到时候什么都晚了!”


    “那你这就是要去送死!”


    “难道见死不救就不是罪过吗?”


    “你这是拿全军将士的性命开玩笑!”


    帐内顿时吵作一团。


    主张立即不计代价全力救援的将领和主张谨慎行事、甚至认为应以保存主力为重的将领各执一词,争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


    双方都有充分的理由,也都有着难以承受的风险。


    贸然出兵,在不清楚对方实力的情况下,难保他们不会中埋伏。


    可若是就这样放任此事不管,一旦霍广被杀,他们失去了主将,将士们士气低落不说,皇帝也会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