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正文完】

作品:《冰山伯爷为我折腰

    第130章


    就在翼王举兵东进时,京都皇城太极殿内皇帝的御案上也收到了从蜀州快马加鞭送来的信函。


    只是此刻坐在御案后的人不是宣武帝,而是两个女人。


    淑妃把手里展开的信函交给坐在龙床边的裕安太妃,脸上难掩兴奋,“王爷的兵马即刻动身,咱们可以动手了。”


    裕安太妃就着床边的烛火把手里的信件看了又看,终于确定上面所写的内容,苍老的面皮不由抖动了几下。


    她欣慰地把信件贴近胸口,红了眼眶,“好好好,哀家就要见到吾儿了,太好了太好了。”


    “动手,快,叫她们把药端来喂陛下喝下!”


    裕安太妃命令着帘外的太监,激动地双手颤个不停,并未留意身边的淑妃眼里闪烁着异样的神采。


    不过片刻功夫,裕安太妃最信赖的太监谢环便用托盘端着一碗褐色的药进来,太妃起身朝床上昏迷不醒的皇帝瞥了眼,谢环心领神会,随即招呼身后的两个小太监扶起皇帝,强行灌药。


    就在药汁即将入口的瞬间,太极殿门突然被人从外撞开,有老者大喝一声,带着乌泱泱的一群人奔了进来。


    为首的大太监正是谢环的干爹,御前大太监总管郭槐。


    郭槐刚被人从内廷救出来,一口浊气憋得心口生疼,也不管旁的官员如何怒不可遏地叫冲进来的御林军抓住太妃,他抽出别在腰间的拂尘兜头就往谢环身上抽打,嘴里骂道:“忘恩负义的玩意!为了权势富贵连咱家都害,呸,亏得咱家昔年好心教导,咱家今个就抽死你,为陛下出气。”


    结结实实挨了几下,谢环这才反应过来,忙拉过身边的小太监护在身前,想趁乱逃出去。


    奈何这些官员和御林军像是早就知晓太极殿如今的情形一般,利落地擒住了裕安太妃等一干人。


    郭槐是宫里的老人,见他双眼发红地望着瘫软在地的谢环,都识趣的没有上前阻拦。


    小太监不经打,没几下就昏死过去,郭淮扒开两人,回回往谢环身上招呼,打得谢环下跪求饶。


    “大总管,爹,饶了儿子,儿子知错了。”


    郭槐哪里肯依,抽得他皮开肉绽,才缓缓停下,“呸,贱皮子,咱家早就说过,一个奴才不能吃两家饭,该,活活该被咱家打,今个,咱家就打死你!”


    说着,慢下来的双手又开始挥舞起来。


    谢环转身去寻太妃的庇佑,可太妃已经被御林军按住,自身都难保哪里能救他?


    眼神流转,谢环又去寻淑妃,本该和他们一样境况的淑妃,此时却像众人的主心骨一般被官员们拥簇着坐在龙床边。


    她看着皇帝,轻轻拭泪,嘴里不停地喊着陛下。


    谢环有些呆滞地看着哭得泪花带雨的淑妃,突然明白过来。


    “你你们,早就勾结在一起了?”


    没人理他。


    谢环趴着往太妃那边挪,嘶声力竭地大吼,“娘娘,咱们中计了,中计了!她们哪里是要拥护殿下登基,明明是要暗害娘娘,让娘娘背上弑君的罪名!而最后渔翁得利的是她淑妃,娘娘,啊啊啊疼啊,娘娘,救救奴才,救救奴才啊!”


    裕安太妃脸色苍白地看着他,张嘴想呵斥郭槐住手,却怎么都说不出口。


    她在宫里待了一辈子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弑君是不争的事实,满朝文武当场捉了个现行,这个时候不会有人帮她,更不会有人替她求情。


    淑妃


    是她老糊涂了,只想着杀了皇帝一切便都迎刃而解,却忘了淑妃才生下不久的皇子。


    可那只是个还未满月的婴孩啊,怎么能够登基称帝?哪里比得过他的儿子,一个先帝疼宠寄予厚望的成年皇子啊!


    不,不,她不能就这么认栽,她不能让儿子兵临城下却得一个弑君造反的名声。


    裕安太妃猛地挣脱两边的御林军,反手抽出他们腰间的佩剑,直奔淑妃而去。


    只要她杀了淑妃,小皇子便没了倚仗,她是太妃,永安侯府是她的外家,只要她把一切罪名都推到淑妃身上,说是她怂恿她的,死无对证,她再游说朝中大臣,她不信,淑妃还能得意


    这股信念支撑着她如同枯朽的身体往前迈去,却在迈出不过五步的距离处御林军重新捉住。


    手里的剑被卸下,淑妃红着眼眶叫左右退下。


    太妃愤怒地看着她,淑妃却并不生气,她走近缓缓俯身在太妃耳边低语。


    “娘娘放心,本宫答应过伯爷,饶你和翼王一命,便不会食言。若娘娘还想和翼王母子相见,便别在反抗,臣妾自然保娘娘无虞。”


    淑妃的话像降火的清泉,瞬间抚平了太妃眼里的急躁和怒火。


    她低头看着不知何时缚在手腕上的绳索,眼中渐渐染上无力的挫败。


    “哀家真的能见到翼儿吗?”


    没人回答她。


    太妃忽得仰头大笑起来,“哈哈哈哈,段文裴,好一个段文裴,若阿絮知道你背着她与这妖妃合谋,拥立小儿称帝,却断她表哥生路,哀家看你如何自处!如何自处!哈哈哈哈哈”


    淑妃看着她突然发疯的模样,有些嫌恶地冲御林军挥了挥手。


    太妃被押了下去,谢环也被郭槐打了个半死。


    偌大的太极殿内,只余继续哭泣的淑妃和关心宣武帝身体是否康健的臣子。


    太医院的太医们很快被请来,却一个接一个地默默摇头不语。


    臣子们脸上的神情越来越肃穆,终于,在淑妃哀戚的哭声中,宣武帝在太极殿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有晶莹的泪水自年轻皇帝的眼角滚滚而下。


    却无一人


    在意。


    *


    蜀州城外西郊,迎着灰蒙蒙的天色赶路的南絮莫名其妙地打了个两个喷嚏。


    她不在意地揉了揉鼻子,朝身下的马驹狠狠抽了两下。


    她想快点追上段文裴。


    余荣有些担心她如此急速奔驰身体会不会吃不消,但南絮坚持,他也无话可说。


    一时间,宽阔的土路上只有数道骏马奔驰扬起的尘土。


    终于,在天际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时,南絮一行人追上了段文裴。


    只不过,她们追上的不仅仅是段文裴一人,还有走大道的翼王和他的军队。


    出了蜀州城朝东进发的第一道关卡就是驻守剑豫关的长毅军。


    南絮骑马奔上山头最高处,看着段文裴一行人穿过茂密的树林,悄无声息地进了剑豫关。


    余荣问她可要跟着进去。


    南絮举起他递来的西洋望远镜看了半响,摇头说不。


    “我们不知道他的具体打算,现在跟着进去只会让他分神担心,一动不如一静,咱们先看看再说。”


    余荣略一思考也觉得有些道理,便示意众人以山头为中心,四散开来,密切关注剑豫关内的动向。


    南絮跟了过来,段文裴自然无从知晓,此刻,他正避开翼王的人在剑豫关的中军大帐中秘密和长毅合谋。


    有亲卫禀报,伏虎军和镇北军已逼近关口,翼王的人催促他打开关门放行。


    长毅指着沙盘上营门后面的一处凹形深谷给段文裴看,“回来后我左思右想,还是觉得在关外发难不太妥,稍有疏忽,翼王他们可以立即退回蜀州城,到那时我们就被动了。”


    蜀地腹部平坦,但外围多崇山峻岭,一旦翼王龟缩回去,要再想打开蜀州城可就有些困难了。


    再把翼王惹急了,他就地称王,割开东西枢纽,占据西南地界,到那时朝廷一时半会还真拿他没办法。


    这个顾虑段文裴也不是没想过,只是


    “若放进来打,将军有把握吗?”


    “伏虎君人数不多,但因为先帝当年疼爱翼王的缘故,挑选的各各都是精兵强将,镇北军就不说了,王松庆虽不善打仗,但练兵确实有一套,数万之众,长毅军恐怕吃不消。”


    长毅望着那片峡谷,面色也有些凝重,“我何曾不知,只是两相厉害取其轻,去蜀州城的前一日我就给武昌府驻军迟将军去书一封,望他及时发兵支援,到如今我还没收到回信。若再等上一日或许会有转机,可你看,翼王他是不会给咱们这个机会的。”


    “我总不能看着他大摇大摆地从我这剑豫关过去吧。”


    本来他和段文裴提前是计划好了的,假意受胁迫答应打开剑豫关门,在诱翼王靠近关门时,左右早先埋伏好的将士和关内的将士一起出击,击退翼王的大军。


    只要拖住翼王几日,朝廷援军一到再行歼灭。


    但此时非彼时,静仪公主突然献出了那些震天雷,早前的部署便不再适合。


    火器开路,可抵千军万马,长毅只好立刻求援,只是原定战术不能再用了。


    段文裴望着帐外越来越亮的晨光,眼中神色不停变幻,就在账外亲卫再次催促时,段文裴终于下定了决心。


    “好,就按将军的意思来,只是,打法要变一下。”


    “如何变?”


    段文裴摩挲着下巴,把沙盘上营门外众军之中的那面黄色的旗帜拔了起来。


    “擒贼先擒王!”


    *


    就在翼王耐心即将耗尽之时,剑豫关的大门终于被人从内打开,长毅骑着马亲自相迎。


    翼王想了想,叫赵明丞带着镇北军先行。


    赵明丞虽然对此举有些不悦,但这个时候,不是要价还价的时候,便只好带着赵家的家臣和部分镇北军率先进关。


    长毅想随行,被翼王拦住。


    “将军不急,等赵家主进关后,再随本王一起进关不迟。”


    长毅料到翼王会耍些花样,没想到会如此谨慎。


    担心后怕之余,又不免庆幸,此刻关内掌握大局的是段文裴。


    便打着哈哈,笑着说不妨事。


    翼王观察着他的神色,见并未有何异常,心中不觉稍安。


    等了片刻,关内忽得冒起一股黄色的烟雾,翼王勾了勾唇,振臂一挥,身后的大军即刻朝关内进发。


    翼王擒着长毅的手臂,缓缓前行。


    这一幕皆落在上头的几十双眼中,南絮放下手里的望远镜,叫余荣吩咐下去,收起长刀,换上弓箭,再就地准备些火石。


    余荣也正有此意,随即招呼了声,众人纷纷照做。


    “把我那把弓也给我吧。”


    南絮拔下头上的珠花,散了发,用发带简单地扎起,又去扎袖口,余荣见此情形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有些不同意,“刀剑无眼,夫人就在此处候着,属下带人前去支应主子。”


    南絮咬住发带的一端,用另一只手给袖口扎结,闻言摇了摇头,“我虽是女子,但并不是无用之人,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叫我等在这,倒叫我不安。”见余荣还是不肯松口,她自顾自地夺过被他放在马上的弓箭弯着腰率先朝关内的方向走去,“我知道我箭术不行,但那时射近处,或许射远处就行了呢?”


    射箭对臂力的要求很高,近处都不能射中,还能射中远处?


    看着南絮瘦削的背影,余荣无奈摇头,罢了,自家夫人都这么说了,他还能说什么呢?至少人在面前,情况不对他也能及时护她周全,不至于丢了爷的嘱托


    *


    就在南絮等人把手里的箭矢对准关内时,翼王一行人已有七八成进了关内。


    待翼王和长毅皆踏入关门后,关门忽然砰的声落了下来。


    翼王瞬间警惕,扣紧了长毅的脉门,怒目而视,“怎么回事?”


    长毅急忙宽慰,“殿下勿惊,这关门一到冬春就会这样,刚才又开得太久,将士们难免手麻,这才没拉住滑了下来,我这就去看看。”


    说着长毅就要走,翼王却死死拉住不松手。


    “你一个将军管这干嘛,叫人去打开就是。你先送本王入关,免得误了时辰。”


    长毅见此,只得说是。


    翼王带着他纵马上前,隔着伏虎军正好遥遥看见前方的赵明丞,见他神情放松,翼王心里又安了大半。


    不觉催促着身下马儿快行。


    中军让路,马蹄声格外响亮,就在翼王快要穿过伏虎军时,忽然有亮光疾驰而来,翼王下意识伏身躲闪,身侧被他拽住的长毅顺势反手抓住他,抽出腰间佩剑横劈而下。


    翼王反应也快,立即长腿前伸一脚蹬在他护甲上,借着反弹的力度,施展轻功朝身后伏虎军而去。


    他已察觉出中计了。


    只要被伏虎军护住,他们便可势不可挡地冲出去。


    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长毅和段文裴又怎会放过,营中高处挥舞着红色小旗,号角吹响,早早埋伏在两侧和山头的长毅军立即出动,迅速切开分隔包围镇北军和伏虎军。


    而段文裴则带着周家人和自己的亲卫,朝翼王袭去。


    翼王再如何文武双全,到底是个养尊处优的皇子,敌不过这些常年拼杀之人。


    几个回合下来,若不是有拼死靠拢的小队伏虎军保护,早不知被挑落几回了。


    翼王知道,这个时候不能逞能,必须立刻回撤。


    他不再恋战,纵马回奔,冲散围住伏虎军的长毅军,不顾身后紧追不舍的长毅和段文裴,大吼一声撤。


    伏虎军确实厉害,竟在围攻之下撕开条口子,借着摧枯拉朽之力,围着翼王冲到了关门前。


    关外,剩下的镇北军也在积极抵抗外面埋伏的长毅军。


    翼王叫人攻上关口哨卡,打开关门。


    见人冲不进去,段文裴不再与伏虎军纠缠,飞身从众人头上掠过,如大鹏展翅般朝翼王而去。


    翼王瞧见,忙见人射箭。


    箭矢纷至沓来,段文裴左闪右避,险些被射中,眼看箭矢如雨,忽然侧面高处有箭矢抵住了翼王的攻击。


    段文裴来不及细想是谁在助他一臂之力,趁着阻挡的间隙,手臂发力,长剑随之甩出,正好削去翼王的发冠。


    翼王大怒,亲手夺过将士的弓箭朝他射去,这一箭躲在众箭之后,角度刁钻,段文裴躲闪不及,竟从腋下而过,射穿了喜服的袍袖。


    段文裴提气再上,翼王哪会给他机会,三箭齐发,迎着他面门而来。


    眼看就要射到眼前,忽的,高处又有一箭袭来,竟横着打掉了三只迎面而来的箭矢。


    段文裴朝上看了眼,光秃秃的山伢子上果然有许多人影,但瞧不清面庞。


    他提气直跃,腰腹发力直取翼王,翼王往后退几步,躲在了将士身后。


    段文裴身子腾空一时没了借力的地方,就在他身子即将掉下去时,伏虎军中突然冲出道略矮的人影。


    此人大喊一声怀州,便往上一顶,托着段文裴跃入了伏虎军身后。


    段文裴对此毫不意外,两人齐齐出手,扫落一大片伏虎军,那人趁机射出两箭,段文裴贴着箭矢袭向翼王,却被伏虎军众将打落。


    段文裴皱眉,正算着如何回撤,高处又射来一箭。


    这一箭如有神助。


    段文裴不再犹豫,以箭化形,直指翼王咽喉。


    翼王尚在拔剑,却已被他压住了命脉。


    伏虎军不敢再轻举妄动。


    萧静撕开面上的伪装,上前缚住翼王,路过段文裴时低头一瞧,有些诧异道:“这箭不是你送给南絮的那个吗?”


    ——正文完——魔.蝎`小`说 M`o`x`i`e`x`s.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