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为何执着
作品:《江湖七百里》 洛锦和姜渊鹤的身份是在碧海城时在黑市的一个商人手里买来的。
碧海城有一套完整的身份贩卖体系。那些为了钱财而出卖自己清白身份的人,经由黑市贩子的手,将自己身上唯一值钱的身份卖出去,六四分成。
二人选择的身份就是孤南墨川一个地主小家族里外出打拼谋生的二房家的儿子和新媳妇。
“还附赠你们一个半死不活的老头。他可以给你们的身份背书。”
小贩指了指枯坐在门口,那个只剩下半条命的邋遢老头。
“喏,被儿子儿媳拖到这里,千求万谢地让我们给他们换点钱。”
小贩摇摇头,“爱要不要,反正我们管不了了。”
老头面色灰败,眼睛里的浊气比死气更甚,他的印堂穴凹陷下去,仿佛只有薄薄一层皮,一戳就能看到里面干瘪的血肉。
“不必。”
世间诸多苦难,若不看就不会心伤。虽独善其身,却心如漂萍,每每欲往微苦众生而去。
洛锦只拿了身份铭牌,不敢再去看,快步离开了。
那老头恰巧也姓姜,在墨川的时候被大房家的哥哥处处打压,实在活不下去了,找了个下雨的深夜,从险峻的悬崖上跳下去,侥幸没死,顺着水流往西边飘去了。
等老头被救上岸的时候,发现已经出了孤南,到了真正开化的外头来了。
于是姜老头就在这里落地生根,找了个同样没有母家的孤女成了婚,生了个讨债儿子。如今半死不活地活着,还要拽着洛锦的手,哀求她,说想要落叶归根。
他甚至都没有走到真正的老年,但他的生命却已经燃到尽头。
“明明是回不去的故乡,为什么偏要执着?”
洛锦看着名帖上出现的崭新的两个名字,写着姜渊鹤,墨川姜家第三十九代姜柴琛之子;洛锦,姜渊鹤之妻。
她问自己,为何执着。
姜家现在的掌权人是姜柴琛一母同胞的哥哥姜柴资,虽已是知天命之年,看起来却更年轻,看来权利真的是人永远追求的长生法。
姜家在边防中也有人脉,一些旁系的孩子整日无所事事虚度年华的时候,姜柴资就把他们安排进卫兵队,某种意义上也算个美差。
因此姜柴资很快就知道了老二家的儿子不远千里回乡祭祖来了,还带回来一个顶漂亮的媳妇儿。
“嗯,你,长得和你爹很不相像。”
姜柴资艰难开口,眼前这个陌生的侄儿和自己那个不成器的弟弟九分有十分得不相似。
他们姜家从太爷爷辈开始就是标准的国字脸,姜柴资总认为方脸是上天赐予姜家的荣耀,代表着天圆地方的宇宙哲学,也冥冥之中庇佑着家族的繁荣昌盛。
没想到姜柴琛这一趟离开故土,回来的是个丢了姜家模样的小白脸儿子。
姜渊鹤确实生得不错,世俗意义上的俊朗郎君,刀削斧凿般硬朗流畅的脸部线条,配上一双多情的桃花眼,方圆几里的姑娘哪个看了不心动呢。
“……我和我娘长得像。”
姜渊鹤开始脸不红心不跳地编造。
“是嘛,那你娘呢,为何不与你们一道回来?”
姜柴资的妻子董青也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和他属于强强联合,这会儿开口的就是她。
董青过门的时候正是姜家几个兄弟争权最厉害的时候,而大哥姜柴资有了董家的帮扶,自然比一众光棍弟弟看起来更靠谱些。
她与姜柴琛也曾有过一段过往,不过随着姜柴琛头也不回地离开,往日的最后一丝情分也消散殆尽了。
“大伯母好,我娘她去世许多年,我爹也……他临死前千叮咛万嘱咐我们一定要回墨川寻根,我们这才紧赶慢赶回来了。”
姜渊鹤说起这对虚假的爹娘,一字一句情真意切,让听着也忍不住为之揪心。
“可怜的孩子,不过现在你们回家了,不会再受苦了。”
董青表情哀婉,不知是在为谁而感到哀恸。
“这是我的妻子,洛锦。”
姜渊鹤顺势向大房一家介绍洛锦。
董青的哀伤还凝固在脸上,看见这个漂亮的侄儿媳,嘴角还向下压抑着,眼中的震惊却拉动脸上的肌肉,好像突然坏掉的木偶,震惊和嫉妒取而代之,破坏了原本素雅的容颜。
“好,好呀,真是漂亮的孩子。”
董青皮笑肉不笑地盯着洛锦,仿佛想要把她烫穿,也似乎是在疑惑,这二房一家凭什么这么好运,找个媳妇都是这样好看的神仙一样的人,而自己那个不成器的。
想到这里,董青就恨得牙痒痒。
还是姜柴资开口将这突变尴尬的氛围给拉了回来,“嗨,赶紧回家吧,你们舟车劳顿的,先回家梳洗一番,我再慢慢给你们介绍家里人。”
姜柴资向董青投去一个收声的目光,然后像一个真正的好大伯一样,将二人迎至姜家。
“你觉不觉得这里的人怪怪的?”
姜渊鹤和洛锦远远缀在后面,姜渊鹤压低声音,发出疑问。
“明明心怀鬼胎却要装出其乐融融的一家人。”
洛锦思考着董青方才看她时那一眼复杂的悲哀的仿佛同病相怜的眼神。
姜家的大宅门头威严显眼,在一众低矮的石头平房里,伫立起一座粉刷完全的镬耳联排屋,一下子与众不同起来。
孤南气候潮湿,夏日是难捱的潮热,到了秋冬,就是裹挟着水汽的潮寒。
只有洛锦和姜渊鹤来的这几日,恰好夏日连月淅淅沥沥的梅雨散去,而寒潮尚且还在赶来的路上,难得的晴日。
“你们看,恰好你们来得时候放晴,一定是姜家列祖列宗保佑,让你们能平安抵达。”
董青站在宅门前,望向很远很高的深蓝色晴空,纤长的脖颈高高扬起,像一只濒死的天鹅,莫名有些可怜。
黑色的屋梁四四方方,圈出来一块土地,高高的门槛隔开两个世界,宅门中的一切都显得灰蒙蒙的,没有活力。
宅门前方不远处,是一座闷闷的小土丘,山不高,但是岩石裸露着,还能看到杂乱的草木根系。没什么绿色的植被,石头胡乱堆积着,远远地看就像一个小坟包。
而屋后能听见些急促的流水声,敲打在岸边的石头上,也是闷闷的。
穿堂煞长驱直入,阴气极盛。
这本该是难聚财的恶风水之象,可看姜家人,一个个赚得盆满钵满,尤其是姜柴资,虽四白眼加之苦相,鼻边纹路延伸至唇部,但财富宫盛,复杂又矛盾。
许是洛锦的观察太过肆无忌惮,姜柴资转过头来,问:“小锦可有什么疑问?”
四人一道进了宅门,花园倒是被打理地井井有条,各种兰花,竹子种了满院子,颇有附庸风雅之意。
“这些花倒是不错。”
洛锦道。
上京少见的墨兰在这里居然随处可见,成了装点院子的陪衬,而曾被拍出天价的蝶瓣兰花也随意地种在各个角落里,高低有致。青竹笔挺地屹立着,竹叶盘靓条顺,折射着莹绿色的闪光。
“小锦也喜欢这些东西吗?”
董青有些惊喜地问。
洛锦点点头。
“都是你大伯母闲来无事侍弄的,上不了什么台面。”姜柴资摆摆手,“要是你喜欢,尽管拿去。”
董青面色一变,本想说些什么,还是忍住了,陪着笑道:“是啊,都是些小玩意儿。”
“阿爹,阿娘,我回来了。”他们正要进屋,大门那里突然风风火火地跑进来一个青年,看起来比洛锦和姜渊鹤大点儿,和姜柴资几乎长得一模一样。
看到这青年,就能想象到姜柴资年轻时候的样子。而董青在他身上唯一的显化,就是二人脸上如出一辙的黑色小痣,都长在唇角,比单单姜家人更多了些柔和。
“这两位是?”
他见到洛锦的一瞬间,眼中闪过一丝经验,连那种不规矩的流里流气的动作都收敛了些。
“这是老二家的,刚从外面回来,姜渊鹤,洛锦。”姜柴资对自己的儿子道,然后面对二人,“这是犬子姜钰火,你们这一辈从金从玉,你的名字中本该也有个钰字。”
“堂哥。”
洛锦和姜渊鹤礼貌问好。
“弟媳好呀。”
姜钰火露出一个自认为帅气的眼神,超越了初次见面的陌生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极其具有侵略感地将姜渊鹤挤到一旁。
“你们是从哪儿来的,远不远,路上很累吧,我这堂弟真是不靠谱,怎么能让你一个女孩子跟着一起吃苦赶路呢。”
他忸怩地伸出手,做出一个生涩别扭的邀请姿势,“快到屋里休息休息,我……”
“姜钰火!”
一个怒气冲冲的声音传来。
这个言语泼辣的女孩听起来年纪尚小,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老娘一会儿不见你,你就开始到处勾搭些不三不四地人!”
藕粉色的素纱百褶夹裙灵动可爱,更衬得人比花娇。
“呀,”她走进堂屋,看着二人夸张地捂着嘴。
“这是你们二叔家的孩子,文娘,不得无礼。”
董青出言训斥。
文娘可不怕她,黑亮的大眼睛滴溜地转着,小声不满地反驳道:“切,也不知道有没有沾染上外面的陋习。”
她像一只骄傲的小公鸡一样,虽然只到洛锦的肩头,却气势汹汹地贴近洛锦,高傲开口:“二房家的媳妇儿,你给我小心一点,姜家的规矩繁复杂多,你还有的学呢。”
“我明白了,嫂嫂。”
洛锦不咸不淡地回应,倒让文娘有些不好意思了,“那,那没事啊,我会教你的。”
文娘母家是墨川最有底蕴的大世家,林家。
林家出了个林文康,是文娘最大的堂哥,也是当今墨川镇的镇将。而文娘则是林家这一辈最小的孩子,说一句掌上明珠当然不为过。
她和姜钰火差了七八岁,当时年少轻狂被姜钰火的花言巧语哄骗成婚,婚后的一地鸡毛也让这个年轻的新妇时常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