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取钱被抢

作品:《穿越七零假装算命高人

    “认得吗?”


    “不认得了,谁都不认得了。”


    “到底怎么回事?”桂花奶奶着急追问道。


    老大媳妇顿了顿,想了想,村里去县里的人多,早晚会传开,干脆就说了,“我堂叔不是纺织厂的总会计吗?”


    “啊,怎么了?”


    “一个月前他带着人去取钱,准备第二天厂里发工资用,半道上,让人给抢了,厂里找到他们人的时候,两个人晕在胡同里,身上还留着血。”


    “伤最轻的是我堂叔,他是中了药,治疗后,当晚人就醒了,他马上配合派出所的同志给出线索,可当时抢钱的人蒙着脸,能给的线索有限,找了一个多月了都没消息。”


    “钱是我堂叔拿的,当时那贼人是直冲他脸甩了一方巾,他就晕了,那贼人拿着钱就跑,陪他取钱的两位保卫科同事马上追上去,没想到,早有埋伏,其中一人受了重伤,现在还躺在医院里。”


    “时间越拖越久,找到钱的希望越来越渺茫,整个厂几百号人的工资,得多大一笔钱,还有医院里保卫科的同事,万一没醒,就是一条命。”


    桂花奶奶听完,抓着手里海鲜停下动作,“这,不能算你堂叔的错,被抢钱他也不想。”


    “厂里都理解,也没让他还钱,第二天厂长亲自带人取了钱,发了工资,可堂叔他心里自责,觉得都是他的责任,那么多钱,一条人命。”


    “堂婶说,自打他醒来,就没睡过整觉,每天被梦惊醒,坐在堂屋到天亮。”


    “天天守在派出所门口,每天雷打不动的问,没到半个月,头发白了,精气神也没了,日子一天天过,钱还是没找到,人就疯了。”


    “我爹说,这是心病,想不开。”


    桂花奶奶连连点头,“这谁受得了,几百个工人的工资,眨眼说抢就抢了,还有一位同志。”


    “那你堂婶这是搬回村里住?”


    “现在堂叔心里只有这一件事,每天醒来就是找人,问找谁,不知道,堂哥担心他们一个没留神,堂叔跑没影,就跟堂婶商量把他关在屋里。”


    “前阵子,堂婶出去买菜的功夫,人就不见了,找了两天,吓得堂婶都生病了,堂婶想着还是搬回村里,村里谁都认识,族里人也多,堂叔万一跑出去,大家伙都能搭把手。”


    桂花奶奶刷着螃蟹脚,“县里那么多人,当时抢钱都没帮忙拦着?”


    “当时事情发生的太快,那贼人跑得也特别快,没人会想到,青天白日,热热闹闹的街道,居然有人会抢钱,派出所的同志说那伙贼人可能早就盯上堂叔了。”


    桂花奶奶点点头,“还真是,不然目的咋那么明确。”


    “唉~”


    “等忙完这阵子,你再回去看看。”


    老大媳妇感激的点点头,“谢谢娘。”


    因父辈之间相处得很好,小辈们几乎天天一起玩耍,小时候,堂叔家的条件比她家条件好,常常留她和几个哥哥在家吃饭,搬到县里后,只要回村过节都会给他们几个小辈带零食。


    多好的堂叔,怎么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午饭时,桂花奶奶切碎地瓜,老大媳妇纳闷,“娘,您中午煮地瓜粥?”


    男人做力气活,地瓜粥容易饿啊。


    “没,就一碗,给三小子。”


    “筑子在家?”老大媳妇惊讶,“筑子病了吗?”


    挺精神的小伙,怎么说病就病了。


    “对,这阵子干不了活。”


    芩丫头没说休息多久,但多休息总是对的,本该要死的人没死,还不躲着点。


    千万别让天地注意了,求放过,求原谅,桂花奶奶每天都对着天地偷偷摸摸拜拜。


    郑云芩要是知道桂花奶奶有这想法,高低得解释一句要相信科学,虽然她不是很科学。


    大难不死,桂花奶奶一家的命运也发生了变化,至于将来会发生什么变化,是好是坏,一切都未发生,能知道的是命都在。


    这时的郑云芩在院子里洗洗刷刷,住海边的人处理海产品的工具还是很多的,刮鱼鳞的一种,刷壳类的一种,这些工具都很旧,应该传了好几代。


    咿咿呀呀,院门打开又关上,“捡这么多,你怎么拿回来的?”


    “大家伙帮忙拿回来的呀。”


    严韶珏微愣,点点头。


    郑云芩没听见他再说什么,抬头看他,他面上没有任何表情,脑海里想起,他从来都是独来独往。


    不管是重物、还是地里的重活,他都是一个人默默处理。


    形单影只。


    “下次你拿不动这么多东西,我帮你分担。”


    “这么点东西,不需要你。”


    郑云芩满腔安慰的热情哽住,人好心好意,你倒好!


    你行,你最行!


    瞪了严韶珏一眼,转身去厨房,“准备吃饭。”


    严韶珏嘴角翘起,今天九点到地里,就是除物,卸掉多余的水,再加上风大,没什么汗,简单洗手洗脸擦身,顺手拎着水桶进厨房。


    “这些小鱼打算弄咸鱼干?”


    “对。”


    “那你放着,晚上我来杀。”


    “好,外面那些鱿鱼我打算晒干。”


    鱿鱼干炖东西好香的。


    “听你的,你洗好,我晚上一起弄。”


    短暂的休息之后,村里的广播再次响起,家里没有时钟,郑云芩每天都不知道当下是几时几分几点。


    严韶珏正要出门,郑云芩连忙道:“我想回家搬一点我习惯用的东西过来,顺便打扫一下,晚饭可能会晚一些。”


    “好,太重的东西,我来。”


    “都不是什么很重的东西。”


    ……


    下午的太阳走到了另一个方向,郑云芩小心翼翼挪着衣服架子,全职做家务后,她才知道做家务真累。


    早上早起做饭,上山砍柴,下山歇一口气,接着洗锅碗瓢盆筷子,洗衣服浇菜园子,还有家里的地,每天都要扫。


    因为是土坯,走来走去,难免引起灰土。


    蚊帐被子每天也是要拍,人在窗户打开通风,不在家一定要关紧,不然一会儿的功夫,你也不知道会飞进个什么小动物。


    也是很神奇,这些飞行动物好像知道人在不在。


    挺烦人的。


    关好门窗,看了眼都晒到太阳的衣服,挎着篮子走出院门。


    她家的位置离宗祠祠堂很近,因为祖祖辈辈的手艺,当年建房子的时候村里的老人建议住那边方便。


    经过祠堂,郑云芩瞄了一眼,大门灰扑扑的,关的很紧,周围的杂草都长得很高,不过她知道,里面被整理的很整洁很干净。


    破除封建迷信的战斗刚打响没几年,有些封建思想依旧根深蒂固,辈辈相传,什么生病了喝符水,不用吃药;什么骗人有血光之灾,需要拿钱化解;什么天煞孤星不祥之人等等。


    这些封建迷信很容易害死人。


    可要全说是封建迷信吧,祖上蒙荫,福泽子孙怎么说?


    看祠堂内整理的干干净净。


    说不清道不明,但有一点,不能害人。


    郑云芩到家门口,开了锁进门,站门口看了很久,说实话,有点吓人。


    郑家是外来户,为了躲避战乱常年搬家,新中国刚建立那会儿,爷爷拖家带口来到上水村落户,刚开始几年凭着家传的手艺攒下家底,建了房子,说小不小,说大不大,总共有六间。


    值钱的东西,以防万一爷爷藏在隐蔽的几个地方,郑云芩知道在哪,最先去确认也是这几个地方,她担心出嫁了,家里没有人,会有人来偷东西。


    毕竟当年爷爷算的准,门庭若市,不仅本村人,连外村人,县里人,市里人都慕名前来。


    特殊时期刚开始,经常有人说他们家骗钱,一大帮人来闹,一次两次三次……爹娘在混乱中离世,爷爷当时恨急,众目睽睽之下说这些人必招天谴!


    说巧不巧,大太阳的突然惊雷,在场人吓坏了,一个跑,后面接连跟着跑,听说闹最凶的两个被雷劈了,当场嘎掉。


    自那以后,大家伙私下谣传,是爷爷的报复,不然,怎么会那么巧,两条命。


    后来,闹事的接连出事,谣言传开,更像事实,有人赶紧拿着东西来忏悔,爷爷以身体为由闭门不见,没多久,那些人也出事了。


    所有人都猜测是爷爷用功德报复,伤了身,身体越来越差。


    就连日夜相处的奶奶都忍不住问,爷爷摇摇头,他哪有这个本事,要有这个本事,他就让儿子儿媳活过来……


    事情闹开,倒是没有人再敢来闹事,而且更加敬重爷爷。


    后面的日子,郑家倒是风平浪静。


    家里几天没住人,落了不少灰,前前后后打扫,很累人,这么大一个院子要是废掉挺可惜的,郑云芩打算三五天来打扫一次。


    何况她冬天衣服什么的,也都在这,零零散散拿了一些东西放进篮子里,她今天回家的目的还有一个,拿手表。


    是梅花牌,奶奶在世的时候偷偷给她买的,说是嫁妆,她的嫁妆分散在家里六间房,为了不引人注意,比如布匹,其中有一块红布,用来做嫁衣,藏在爹娘冬被夹层里。


    还有几块金子,藏在家里各个角落,还用特殊墨汁涂抹做了记号,爷爷经历过战乱,他知道乱世金子最有用。


    郑云芩整理好东西,戴上手表,拉下衣袖盖住,便回了家,路过小石头家时,她听见桂花奶奶和谁说话的声音。


    想是严家大哥大嫂回来了。


    PS:看人不一定会看到眼睛,有时候只看轮廓,于是初次见面的话,会很快就忘记对方的长相~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取钱被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