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解锁封印的记忆

作品:《觉醒SSS级鉴宝神眼,宝物无所遁形

    李道小心翼翼地把木匣放到了桌子上,仔细检查一遍后,轻轻地把宝匣的盖子抽出。


    瞬间,一股腐朽的味道扑面而来。


    “天哪!这是什么宝匣啊,怎么这么臭?”


    李茜捂着鼻子,问李道。


    李道一笑,说道:“看着有一、两百年的时间了,有些腐败的味道也正常了。不过,你还是躲远一点儿,我担心这里面的气味有害身体。”


    “不!你不怕,我也不怕。”


    李茜倔强的拒绝。


    “那你用手堵住点儿口鼻。”


    点点头,李茜就掏出几张纸巾,自己用两张罩住了口鼻。另一只手则捂上了李道的口鼻。


    这个举动,让李道心里一甜。一股迷人的桂花香气,让李道瞬间沉醉。


    温情地看了李茜一眼,李道集中目力向宝匣中探查。在确认里面没什么危险的东西后,伸手就把里面的东西取了出来。


    五本书;五件工具;五只瓷瓶;五根长短、粗细不一的针。还有五枚钱币,五色丝线。


    丝线因为年代久远,一碰就碎,只能依稀看出不同的颜色。


    “这些都是什么呀?”


    李茜好奇地问道。


    “除了五枚钱币和五色丝线外,其他的东西都和中医有关系。现在看来,这根黄花梨紫油梨木应该是医馆、药店,或者是药王庙大殿的主梁。”


    李道耐心地解释着。


    五本书医书,《灵枢九鉴》《神农脉案》《佰草经方》《骨伤论》《食疗本草》;


    五件工具,分别是药铲、药镰、药刀、药篓和要杵;


    五根针分别是金、银、钢、铁,还有砭石磨制的。


    五枚钱币也可以看出是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所铸。


    无色丝线就不用说了,青、红、白、黑、黄,中国古文化代表吉祥的五色。


    唯有五只瓷瓶内装有什么,李道没有敢打开。担心里面的东西遇空气生变,只能等到以后再尝试打开了。


    “这些东西,从文物、文化方面评估价值,那这价值要远远高于这根紫油梨木的价值。”


    李道感慨地说道。


    “为什么啊?”


    李茜不明白地问道。


    呵呵一笑,李道说:“茜姐!如果你让徐明杰徐老和邓维卓邓老,在四千万和这些东西之间做选择,我敢断定他们肯定选后者。”


    “嗯……有道理。他们都那那么大年纪了,对钱已经没有什么兴趣了。这些书却有可能保他们长命百岁。”


    李茜的分析另辟蹊径,到让李道无言以对了。


    “李道!这个店你盘到手了,可咱们怎么经营啊?关键是‘盛唐’没人懂这一行儿的人啊!”


    听完李茜的话,李道皱着眉头想了想,忽然想起了一个人。


    “我想到一个人,或许他可以当这个掌柜的。”


    “谁?”


    微微一笑,李道说:“还记得我给你的那只沉香扳指吗?”


    说着,就把自己同何君豪的恩恩怨怨说了一遍。


    点点头,李茜说:“这个人倒是挺合适的,懂行。但是,他被你连着虐了几次,会不会背地里搞点儿小动作什么的呢?”


    摇摇头,李道正色地说道:“肯定不会。何君豪虽然有点儿鬼心眼子,但这个人很重家庭感情。我帮他侄女的学业保住了,他会感激我一辈子的。再说,这个店我也不是直接交给他,我们和他也不是雇佣关系。”


    “你想以股份分红的形式经营?”


    “茜姐!你是这方面的专家,这事儿还是你拿主意吧。”


    说完,就把注意力转移到那五本古代医书上了。


    李茜也知道李道对商业运行没有太大的兴趣,这事儿也只能由她自己来完成了。


    一个电话,李茜找来专业的搬运公司,把那根价值超千万的海南黄花梨紫油梨木搬回了“盛唐”,为了隆重,还特意蒙上了一块红色丝绸。


    等回头研究一下后,再决定是整料出手,还是做成文玩饰品出售。


    而“万宝阁”出了一根三米多长的紫油梨木老料子的消息,一个下午就传遍了北京古玩行儿,听到消息的卢克鹏当即就晕死了过去。


    醒来后,狠狠地抽了自己一个耳光后,咬着后槽牙对他老婆说:“那根木头我一直以为是房梁呢。没想到,竟然是一根宝贝。小二十年了,我怎么就没想着爬上去看一眼呢。”


    说完后,直接就瘫软在椅子里,看上去一下就老了十多岁。


    紫油梨木运走了,李道把何君豪叫到了潘家园,把自己的想法一说,老何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兄弟!这事儿没说的,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什么分红不分红的,我能混口饭吃就行。多少年了,我这‘包袱斋’的营生早就干够了。”


    “何大哥!这事儿以后咱们在细聊。关键是要在短时间内,把这个店支撑起来。还有‘万宝阁’这个名字也不能用了。你看……”


    李道还是以晚辈的语气请教何君豪。


    “古玩行儿开门做买卖,关键是要有能拿得出手的物件儿。”


    何君豪条条是道地说:“我看了,这些手串儿找个明白人拆了重穿,再把你手里的龙胆金丝楠木手串捡几条差的摆上,不出一个月,我保证咱们这个店就是潘家园最红火的手串文玩店。”


    何君豪表现出了他的雄心壮志。这么一来,把店交给何君豪李道也就放心了。


    对于店名,何君豪却没有谱。想了一会儿,李道想到了“串儿门”这个名字。


    别说,何君豪立马拍手叫好。


    只一天时间,李道竟然成了潘家园开店的小老板了。


    晚上回到家,看到梁晋山父子俩已经开始动手拆除赵立峰老房子里的东西了。但按照李道的要求,老房子主体的砖瓦梁柱一点儿都不能破坏了。对这个,他有自己的打算。


    饭桌上,李道就把自己在家门口建工作室的想法告诉了付雨露。老爷子一听就赞同了,表示大力支持自己的外孙子。但对租用老赵家的房子,他还是有所怀疑。不过,也被李道应付过去了。


    吃完饭,李道一头扎进自己的房间,研究起那五本医书。


    虽然五本书在房梁里安置了一百多年了,但好在紫油梨木油性大、木质紧密,宝匣和木梁上的盖子也密封得很好,五本书虽然有所损伤,但总体保存完好,纸张上的字迹依旧清清楚楚。


    五本医书,《灵枢九鉴》《神农脉案》《佰草经方》《骨伤论》《食疗本草》,分别对应的是针灸、诊脉、方剂、正骨,还有食疗。


    而且每本书中都记载了几手中医诊疗的绝招。


    原本,李道对中医理论一点儿都不了解,也毫无兴趣。可不知道为什么,五本书他逐一读了一遍后,他脑子里就好像打开一本《天书》,一部分封印的记忆瞬间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