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作品:《有双眼睛盯着你

    在派出所里,面对警察的审问,拒绝竹筒倒豆子,全都招了。


    她说自己叫吴清君,口天吴,清楚的清,君子的君,25岁,无业。警察说看你的所作所为,可不像君子所为。警察又问,怎么想起骗取网友手机的?拒绝说都是他们给逼的。


    “他们是谁?”


    “就是那些网友。”


    “他们怎么逼你了?”


    “开始在网上聊天的时候,都夸自己长得多么多么帅,见面一看,整个儿一青蛙!”


    “青蛙?”


    “就是长得特别难看的那种人。”


    说到这里,又有必要给九零后和零零后普及一下,互联网刚刚在中国兴起时候的一些网络术语。其中,这些术语里最出名、使用率最高的两个词当属“青蛙”和“恐龙”。这两个词都是形容长相难看的人,青蛙是男恐龙,恐龙是女青蛙,明白了吧?当时网络上还流行一首夸人的打油诗,叫做——“你帅你帅,头顶一窝白菜,身披一条麻袋,腰缠一根海带,自以为东方不败,其实是衰神二代。”


    警察估计也是第一次听说青蛙这个词,不自觉地点点头说:“有意思!接着说。”


    “在网上他们都说得好着呢!什么温柔、幽默、有风度。其实一肚子坏水,见面的目的就是为了跟你上床,然后还不想给钱。”


    “所以你就想法报复他们?”


    “对。”


    “那你是怎么让手机在你需要的时候响的?”


    “这很简单,设个闹钟就行了。”


    “设闹钟?”


    “是呀。比如现在是8点,我就把闹钟设成8:05,这样过5分钟手机就会响了。”


    “那闹钟的铃声和来电的铃声是一样的吗?”


    “不一样,但只有我自己能听出来,外人乍一听是分辨不出来的。”


    “干过几次了?”


    “就两次,第二次就被你们抓到了。”


    “你骗走的手机呢?”


    “第一个我卖了,第二个被你们收走了。”


    “卖了多少钱?”


    “那破手机,才卖了200块钱。”拒绝打开挎包,拿出钱包,从里面掏出两张老人头放在桌上,“我把它们都给你,你放了我吧?”


    警察笑着摇头:“这可不是我说了算的!”


    审完拒绝,警察把等着听消息的于翔和陆平送出派出所。警察把拒绝交代的情况告诉他们俩,并提醒陆平,一夜情法律不管,但如果涉及金钱交易就触犯了法律的红线。陆平连连称是,并说下次一定注意,其实他心里想的是,鬼才想给钱呢,能不给我当然不给了。然后又问关于他手机的事情,警察说拒绝交代说给卖了。陆平问卖了多少钱,警察说200。


    陆平忿忿不平地说:“这缺德娘儿们,200就给卖了?上次有人给800我都没卖呢!”


    警察说你放心,这些钱我们会暂时替你保管,等结案了就会还给你们。


    俩人谢过警察,走出派出所。


    于翔说:“哥,下次你可得注意了,交友得小心。”


    陆平往地上啐了一口说:“下次我还上当呀?!下次谁找我借手机我都不借!呸!妈的,这臭娘儿们!”


    第二天早上,于翔刚上班,就接到了夏冰的电话,夏冰告诉他,早上来了一帮警察,把她住的旅馆给封了。


    “封了?为什么?”


    于翔吃了一惊,但表情里似乎又有些得意。


    “说是好像旅馆里有卖淫的。”


    “那你现在在哪儿?”


    “我现在住在别的旅馆。”


    “我能帮什么忙吗?”


    “我想让你帮我找房子,我不想老住旅馆了。又脏又乱,还不安全,上厕所、洗澡都不方便。”


    “你想找什么样的房子?”


    “当然是楼房,有家具、电视、电话,厨房、厕所就更不用说了。”


    “好吧,我尽量帮你找找。”


    “不是尽量,是尽快。旅馆我一天也不想再多住了!”


    挂上电话,于翔走到前台,陈晨正在电脑前录入一份手稿。


    于翔走过去问:“又聊天呢?”


    陈晨做了个嘘的动作。


    “别造谣啊,人家工作呢!”


    于翔探头看了一眼。


    “帮谁打稿子呢?”


    “还能有谁?张总呗!”


    “他不是有电脑吗?”


    “人家是领导,能自己动手吗?!”


    “那他要电脑干吗?不会也是为了聊天吧?”


    “我怀疑他都未必会。”陈晨不屑地一撇嘴。


    “那他的电脑岂不等于一堆废铁?”


    “谁说的?人家可以看DVD、听音乐嘛!”


    于翔点点头:“有道理。”


    “你找我干吗?”


    “咱们这儿订的报纸呢?”


    “今天的在张总那儿,以前的都扔了。”


    “扔了?”


    “过期的不扔干吗?你有用吗?”


    “我想在上面找点租房的信息。”


    “你又要找房了?老李他们家不让你住了?”


    “我帮别人找。”


    “是刚才那个给你打电话的女孩儿吧?”


    “是又怎么着?”


    “看来你们俩关系不一般呀!找房子这种事情她都找你帮忙!”


    “谁说的?我们只是一般朋友!”


    “真的吗?”


    “谁都像你思想那么复杂?”


    “我这是合理的推断。”


    “那你帮我推断一下,哪儿还能找到房屋出租的信息?”


    “网上呀,现在网上也有租房的信息。”


    “对呀,我怎么没想到?”


    “还是我聪明吧?!”


    “没错,以后我就叫你葱葱吧,大葱的葱。”


    “你讨厌!”


    得到陈晨的指点后,于翔又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有人说了,上网找房子不是很正常吗?放到现在是再正常不过,现在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在网上解决,但是倒退二十年你想想看。哦,对了,二十年多前的事情很多零零后都不知道,那时候他们的父母都还是小孩呢。那时候的网络远不像现在这样发达,一个原因是前面说过的,因为网速的限制。另一个原因是观念的影响,很多人包括网络从业人员本身,都还没意识到网络的广阔前景,那时候的网站主要任务基本就两个,一个是从传统媒体上拷贝新闻信息粘贴到自己的页面上,另一个就是大力开发聊天室。那时候人们交友的时尚方式,一个是QQ,另一个就是各大网站的聊天室。那也是一个ONS故事井喷的时候。


    于翔坐在自己的电脑前,在键盘上敲击了几下。


    屏幕上出现了许多房地产网站的名称。


    于翔在搜索框输入一居室。


    屏幕上弹出一个页面,上面有一个表格,表格里全是一居室的信息。


    于翔仔细浏览着,眼睛亮了起来。


    “这套房不错,打个电话问问。”


    于翔拨通电话,话筒里传出一个女人的声音。


    “喂,你好!”


    “请问您那儿是不是有房要出租?”


    “我们这儿要出租的房很多,你要哪种?”


    “你们家有很多房吗?”


    “我们家?不不不,你误会了,我们是四海置业公司。”


    “四海置业,是中介吧?”


    “也可以算是中介。”


    “我还以为你们是房主呢?你们为什么不事先声明?”


    “我们也有我们的苦衷,很多人以为中介公司就会收中介费,其实找我们有时候比直接找房主更保险。”


    “什么意思?”


    “每一桩买卖成交的时候,我们都会要求房主、求租人和我们签一个三方共同遵守的合同。你要是直接找房主,他才不会跟你签什么合同呢,一般都是口头约定,一旦出事,谁来保障你的利益?”


    “有道理。”


    “先生你想看什么房?”


    “我在网上看到你们那儿有一个国展附近的一居室,有三气、电话、家电,月租1600,这房现在还有吗?”


    “对不起,这房没了。”


    “没了?那你们为什么还在网上发布消息?”


    “这房今天上午才租出去,我们还来不及撤下这条信息。不过我们这儿还有许多跟这套条件差不多的房子,您要是有兴趣,最好亲自过来看一下。”


    “你们公司在哪儿?”


    “就在国展后门。一打听都知道。”


    “不用左拐右拐什么的吗?”于翔故意问道。


    “左拐右拐?什么意思?”


    “没意思。”


    于翔把在网上查到的情况告诉了夏冰,然后和她一起去四海公司。两个人按照电话里说的找到国展后门,一位大妈听到他们报出的门牌号,随手一指身后的居民楼说就在这楼里。


    于翔满脸疑惑地问:“在这楼里?我还以为是写字楼呢。”


    大妈很肯定地说:“没错,就这楼,8楼。”


    谢过大妈,于翔和夏冰走进楼道里的电梯。


    开电梯的大妈看了他们一眼问:“去哪儿?”


    有人又会问了,电梯还有人开?当然,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BJ,大都市居民楼里的电梯都是有人开的,开电梯的人多数是中年妇女。他们的工作也很简单,就是你报出楼层,他们伸出一阳指在相应的电梯按键上按一下,仅此而已。有人会说,这样的工作还有必要专门设置一个专人来负责?那你就错了,一部电梯可不止养活一个大妈,至少两个。而且那个时候的电梯,不是全年无休全天24小时,一般过了晚上10点还是11点,电梯就停运了,哪怕你住30层,对不起,您也得自己个儿腿着上去。


    于翔说:“8楼。”


    大妈按下电钮,关上电梯门。


    “租房的吧?”


    “您怎么看出来的?”


    大妈有些得意地撇撇嘴说:“我在这楼里开电梯好几年了,这楼里谁不认识?去8楼的好多都是租房的。”


    “他们公司为什么开在居民楼里?”


    “为什么?便宜呗!”


    到了8楼,迎面就是一套单元房,防盗门敞开着,半敞着的房门上钉着一块金属门牌,上面写着“四海置业公司”。


    于翔和夏冰推门进去,在一个像客厅的房间里,摆着几张办公桌,4、5个操外地口音的人或焦急或气愤地嚷嚷着,5、6个同样操外地口音的男女似乎在向他们解释着什么。


    一个瘦小的男青年迎上来,热情地冲于翔伸出手,操作一口外地口音问他们,两位租房吗?于翔和他握手说是。


    男青年介绍说我姓李,木子李,是这儿的业务员,你们有什么要求可以跟我说。


    “你们这儿怎么收费?”


    “我们这儿的收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我们给你提供房源并且带你看房,你看好房后,我们收一个月的房租作为中介费。还有一种我们只给你提供房主的联系办法,你直接跟房主联系,我们一次收200的信息费。要说还是前一种比较有把握,虽然你们出的钱多,但我们可以带你看房,一处不成我们还可以带你看其它地方的,直到成功为止。第二种我们只给你提供房主的电话,至于你联系得上联系不上我们概不负责。”


    于翔和夏冰互相看了看说:“那还是按第一种走吧。”


    “你们想租什么样的房?”


    “最好是三环附近的一居室,有三气、电话、家电,房租嘛,最好在1000块钱左右,是吧?”


    于翔一边说,一边不时看看夏冰,好像在征求她的意见。


    夏冰紧紧抓着于翔的一条胳膊,依偎在他身边,一副小鸟依人的样子。


    “等我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