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作品:《有双眼睛盯着你

    于翔走了,夏冰躺在床上还是怨气难消。在床上翻来覆去大半天,她还是决定要打电话狠狠地骂骂那个负心狼。于是就拨通了电话。电话响了半天,传出的不是她想骂的那个人的声音,而是一个嗲声嗲气的女声。


    女声告诉夏冰,说她拨打的电话已经呼转到秘书台,问她要不要留言。


    夏冰气呼呼地说:“如果他要跟我分手,就让他去死!”


    女声温柔依旧:“对不起小姐,骂人话不能呼!”


    夏冰想了想:“那就让他见鬼去!”


    女声依旧温柔:“对不起小姐,这还是骂人话。”


    夏冰急了,提高嗓门:“这也不能留那也不能留,那什么能留?”


    女声沉默片刻,不急不恼:“小姐您还留言吗?”


    夏冰:“那就让他去见上帝吧!”


    就在夏冰在电话里骂人的工夫,于翔来到了力仁文化公司。这是一个在许许多多的写字楼里随处可见的无数个小公司中的一个,就连办公室的格局也毫无新鲜之处。


    一个大开间里,一边是打了许多隔断的办公区,一边是几个小房间,房间的门上分别写着制片人、机房、会议室和财务部。靠近大门的地方是秘书陈晨的位置,于翔进来的时候,她正在打电脑。


    陈晨:“先生,你好,有什么事儿吗?”


    于翔:“我是来应聘的。”


    陈晨:“哦,早上是你打的电话吧?”


    于翔:“对。”


    陈晨:“你跟我来。”


    陈晨领着于翔走向制片人的办公室。敲门之后,推门而入。


    房间里,一个尖嘴猴腮、带着金丝边眼镜的中年男人斜靠在沙发上,两脚放在窗台上,面朝窗外正闭目养神。


    陈晨走到大班台前,小心翼翼地叫了一声:“张总!”


    张大江闻声转过身来,双眼微睁,口齿含混地问:“有事儿吗?”明显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


    陈晨一指于翔:“有人应聘编导。”转身又对于翔一指尖嘴猴腮:“这是我们张总。”


    于翔微微一鞠躬:“张总您好!”


    陈晨带上门退了出去。


    张大江斜着眼打量了于翔一番:“你带材料了吗?”


    “带了。”于翔说着从随身的背包里掏出一个大牛皮信封,然后从中拿出一叠材料放在桌上。


    张大江懒洋洋地翻了两页材料,依然斜眼看着于翔:“你以前干过编导吗?”


    于翔有些结巴:“干,干过!”


    张大江:“在什么栏目?”


    于翔被问住了,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其实,他远不用那么紧张。因为,张大江的这个问题简直就是屁话。虽然中国的电视业没有美国发达,没有英国发达,没有法国发达,没有日本发达,但中国却有着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多的电视台,甚至小到一个县、一个区都有自己的电视台,据说总数超过3000家。把这些电视台的所有栏目加在一起,简直就是天文数字,随便说一个,张大江肯定不知道,也就不会露出破绽。但于翔是老实人。老实人的特点就是并不因为对手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答案。


    其实张大江似乎也并不关心于翔以前是否干过编导,在什么栏目干过。于翔后来才知道,在张大江眼中,不管你高矮胖瘦,不管你好看难看,不管你干过没干过,不管你有经验没经验,只要你来应聘,你在他眼中就是新人,就得从试用期干起,就得接受他开出的条件。其实不仅是张大江,很多公司的负责人都是这样。而他们之所以还要在面试时问一大堆乱七八糟的问题,是为了显示他们的专业,是为了让来面试的人有压力,这样才能以尽可能低的价钱雇用到真正能干的人才。在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问了一大堆不着四六的狗屁问题之后,张大江对于翔说你跟我来。


    张大江带于翔来到的是公司的机房。


    机房里,4台编辑机靠墙一字排开,旁边还放着用于非线性编辑的电脑和音箱等物。


    一个身材敦实的中年人正坐在编辑机前看片子。于翔后来知道他叫李国立。


    张大江领着于翔走进来,指了指编辑机。


    张大江:“你们以前是用的这种机器吗?”


    于翔有些紧张,低着头:“呃,差,差不多。”


    张大江顺手从编辑机上抄起一盘小BETA带。


    张大江:“这是我们的编导以前拍的素材,你看一下,然后根据这些素材编一个5分钟的短片。”


    屋外突然传来陈晨的喊声。“张总,电话。”


    “你先编着,编好了叫我。”张大江说着离开了。


    于翔打开带盒,从里面拿出带子,琢磨了一会儿,将带子小心翼翼地塞进编辑机里,监视器上出现了一个定格的画面。于翔看着编辑机上的一排排按钮,不知道动哪个才好。


    老李看着他友善地笑笑。


    老李:“来应聘的?”


    于翔:“呃。”


    于翔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手在编辑机上摩挲着,无意间碰了一下一个黑色的大旋钮,监视器上的图像动了起来,但很快便停了下来。这使于翔信心大增,于是他按顺时针的方向转动大旋钮,图像飞快地走了起来。于翔有点兴奋,又试探着往逆时针的方向转动大旋钮,图像便飞快地往后退。于翔按住大旋钮左右来回转,图像便一会儿进一会儿倒。


    老李看着他好奇的样子,禁不住摇摇头。


    老李:“小伙子,你干吗把带子来回倒?”


    于翔如同芒刺在背,额头上的青筋都鼓了出来。“我,我找感觉,找找感觉。”


    张大江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拿起电话一听,原来电话是他的小情人打来的。张大江的脸色顿时便难看起来。“怎么是你?不是告诉你不要随便往这儿打电话吗?有事儿打我手机!说吧,什么事儿?”


    在张大江接电话的工夫,于翔还在跟编辑机较劲。


    无论他按编辑机上的哪个按钮,图像都看不出有任何变化,这使他有些气馁,脸色也越来越阴沉。


    这细微的变化没有逃过老李的眼睛。


    老李:“小伙子,哪儿人呀?”


    于翔:“东北的。”


    老李:“哦,是吗?我还在东北插过队呢。”


    于翔:“北大荒?”


    老李:“不是,一个小地方,你可能不知道,白城。”


    于翔:“白城我知道,离我们家不远。”


    老李:“你们家在哪儿?”


    于翔:“长春。”


    老李:“哟,那咱们能算半个老乡了。我在那儿待了5年呢。”


    于翔:“是嘛?其实,我爸妈也是在BJ上完大学后分到我们那儿去的。”


    老李:“这么说,咱们得算多半个老乡了?!”


    于翔:“也许吧。”


    老李站起身走到门口,向外边看了看,关上门,走回于翔身边,严肃地问:“小伙子,这屋里现在没别人,看在多半个老乡的面子上,你跟我说实话,你是不是没干过编导?”


    于翔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老李:“其实,你刚才来回倒带子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这儿的编导有几个刚来的时候也是什么都不会,都是边干边学,现在也都干得不错。不会不要紧,关键是要虚心。你们年轻人脑子活泛,学什么都快,只要肯用心,没有什么学不会的。”


    于翔的眼睛里仿佛看到了希望,态度诚恳地说:“那您能看在多半个老乡的面子上帮帮我吗?”


    老李坐到编辑机前,熟练地操作起来。


    老李:“我帮你编没问题,但你得在旁边认真看!”


    于翔:“行,我一定认真学!”


    此刻,张大江正坐在自己的电脑前,百无聊赖地玩着五子棋。其实,在他上班的时间里,大多数时候都是无所事事的。明明无所事事还要让下属看起来无比繁忙,这就是大多数中国老板的管理之道。


    正在张大江聚精会神的工夫,于翔走了进来。“张总,片子编完了,您过去看看吧。”


    张大江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手表,“这么会儿就编完了?”


    张大江随于翔回到机房,老李给他拉过一把椅子,张大江倒是不客气,一屁股坐下,一手托腮,斜眼看着监视器里的图像。看了一会儿,他转过头,斜眼看着于翔问道:“你知道你这片子有什么问题吗?”


    于翔显得十分紧张地摇摇头,两只手在身前紧紧地绞在一起。


    张大江:“结构比较松散……”


    于翔的额头开始冒汗。


    张大江:“时间顺序有点儿乱……”


    于翔的脸上黑一阵黄一阵。


    张大江:“总之编导意图不够清晰!”


    于翔的脸如同死灰一般难看。


    张大江:“不过那些都是经验问题了,好在你技术上没出什么错儿。所以,我觉得你还是可以来试试的。”


    于翔如释重负地喘了一口粗气。


    张大江:“我们公司现在做的一档节目叫作《热线追踪》,它主要是通过暗访的方式做一些深度报道,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这个节目每周在市台7频道播出两期,每期30分钟。新来的编导都有3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之内没有基本工资,做多少片子拿多少钱。每期片子30分钟,每分钟片酬一百五,也就是说做一期片子,你能拿到4500块,一个月做两期就有9000块,做得越多拿得越多。”


    于翔脸上的表情越来越灿烂。


    张大江:“不过,你先别高兴得太早,刚才说的都是片子不出问题的情况下你能拿到的钱,万一你的片子有问题,比如不能按时交片、声画不对位、画面或者声音有问题等等,都要按公司的规定扣钱,具体的规定你待会儿可以问一下陈晨。”


    于翔:“陈晨是谁?”


    张大江:“就是刚才那秘书。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于翔:“我还有一个小问题。”


    张大江:“什么问题。”


    于翔:“我什么时候可以上班?”


    张大江:“下个星期一。”


    于翔仿佛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救星的翻身农奴一样,兴高采烈地去找陈晨办手续。


    陈晨此时正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低头看着一本时尚杂志。


    于翔走过来,对着陈晨半鞠了个躬。


    于翔:“张总让您帮我办一下手续。”


    陈晨抬起头,脸上带着微笑。


    陈晨:“怎么?面试通过了?”


    于翔:“大概是吧。”


    陈晨:“我早就知道你一定行的。”


    于翔:“你怎么知道?”


    陈晨:“感觉呗!”


    陈晨拉开办公桌的抽屉,从里面拿出一张员工登记表。


    陈晨:“你带身份证了吗?”


    于翔:“带了。”


    于翔从口袋里掏出身份证放在桌上。


    陈晨瞟了一眼身份证,惊叫起来。


    陈晨:“你是外地的?”


    于翔浑身一激灵,脸上的表情也凝固了一半。


    于翔:“怎么?外地的不行吗?”


    陈晨无所谓地耸耸肩。


    陈晨:“谁说不行?!我也是外地的!你填表吧。”


    于翔伏下身,在桌子上填表。突然,一个身影映入他的眼帘。


    他抬头一看,来人竟然是刘刚。刘刚也是来办手续的。


    刘刚看见于翔也是一愣,随后俩人都笑了起来,共同感叹这世界真小!


    古人云,人生四大乐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于翔和刘刚在力仁公司的再次重逢,也可以算是他乡遇故知。既是乐事,自然免不了庆祝一番。于是从力仁公司出来后,俩人便相约去了一家小饭馆。推杯换盏之间,俩人不知不觉都有些喝高。进去的时候还是光天化日,出来的时候已经灯火阑珊。


    俩人勾肩搭背,在一条僻静的小街上踉跄而行。


    刘刚说:“小,小于,我,我比你大几岁,叫你小,小于,你没意见吧?”


    于翔回答:“没,没关系!”


    刘刚:“小于,我,我跟你说,咱,咱们都是外地的,找个工作不,不容易!要好好干,多,多挣钱!我还要,要把我老婆接过来享受享受!”


    于翔点头如鸡啄米:“对!你,你说的对!”


    刘刚:“我,我要多挣钱!挣好多,好多钱!”


    于翔:“对,挣好多,好多钱!”


    这个时候,夏冰正坐在陆平家客厅的椅子上,两眼直愣愣地盯着房门。


    于翔推开门进来,因为脚下没站稳,整个人撞在门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夏冰噌地站起来,迎上去,埋怨地说:“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于翔打了个嗝,喷出一股酒气。


    夏冰:“你喝酒了?”


    于翔:“对。”


    夏冰生气地板起脸:“我等你大半夜,你却跑出去喝酒?”


    或许是喝多了酒,于翔似乎并未意识到夏冰的不悦:“我,我高兴!”


    夏冰:“有什么可高兴的?”


    于翔:“我,我找到工作了。”


    夏冰:“找到工作有什么了不起,谁还没上过班呀?!”